搜索
首页 其他

有关政法干警的诗句

1.有关政法干警

首先我先说下考试的难度,A类的比B类的难度大,总体比公务员考试容易些下面我把考试大纲给你看看,希望能对你有用,如下: 2010年江苏政法干警考试大纲一、考试科目 2010年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公共科目笔试分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

全部采取闭卷考试方式。 (一)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为客观性试题,考试时限为120分钟,满分为100分。

(二)申论为主观性试题,考试时限为150分钟,满分为100分。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笔试试卷设“专科类”和“本硕类”两种版本,分别适用于报考“专科试点班”的考生和报考“本科及法学硕士班”的考生,在试题类型、数量、难度等方面有所区分。

二、作答要求 (一)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考生务必携带的考试文具包括钢笔或圆珠笔、2B铅笔和橡皮。 要求考生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

作答在试题本上或其他位置的一律无效。 (二)申论 考生务必携带的考试文具包括黑色字迹的钢笔或圆珠笔、2B铅笔和橡皮。

使用答题卡进行作答的,考生必须用2B铅笔在申论答题卡指定位置上填涂准考证号,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用现代汉语作答。在非指定位置作答或用铅笔作答的,成绩无效。

直接在申论试卷或答题纸上作答的,考生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圆珠笔在试卷或答题纸指定位置上用现代汉语作答。在非指定位置作答或用铅笔作答的,成绩无效。

三、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介绍 (一)测验的目的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与基层政法机关工作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察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 (二)题型说明及举例 第一部分:数量关系 主要测查考生理解、把握数量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技能技巧,主要涉及数字和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方面。

本部分有两种题型。 第一种题型:数字推理。

每道题给出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要求考生仔细观察这个数列各数字之间的关系,找出其中的排列规律,然后从四个供选择的答案中选出最合适、最合理的一个来填补空缺项,使之符合原数列的排列规律。 例题:1, 3, 5, 7, 9, ( ) A.7 B.8 C.11 D.13 解答:正确答案是11。

原数列是一个等差数列,公差为2,故应选C。 第二种题型:数学运算。

每道题给出一道算术式子,或者表达数量关系的一段文字,要求考生熟练运用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法则,利用基本的数学知识,准确、迅速地计算出结果。 例题:甲、乙两地相距42公里,A、B两人分别同时从甲乙两地步行出发,相向而行,A的步行速度为3公里/小时,B的步行速度为4公里/小时,问A、B步行几小时后相遇? A.3 B.4 C.5 D.6 解答:正确答案为D。

只要把A、B两人的步行速度相加,然后被甲、乙两地间距离相除即可得出答案。 第二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 主要测查考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和思考、迅速而又准确地理解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

它包括根据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正确理解阅读材料中指定词语、语句的准确含义;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阅读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据上下文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等等。 本部分有三种题型。

第一种题型:阅读理解。侧重考察考生对语言文字的综合、分析、理解能力。

例题:铁路新线路的开辟与否往往必须在建路花费尽可能少的要求与新建路线的贸易运输量尽可能多的要求之间取得妥协。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论点,即新建铁路的线路: A.应该是一条造价最低的线路 B.其选择决定了新兴贸易中心的位置 C.决定于是否与终点之间的距离最短 D.不会总是具有最低建造成本的路线 解答:仔细考察四个选项,您可以发现,选项A与题中“妥协”的含义不相符;选项B和C都无法从题中得出;只有选项D 是短文支持的一种主要观点,因此正确答案为D。

第二种题型:逻辑填空。侧重考察考生正确判断句子前后逻辑关系、理解语句内涵、正确使用语言的能力。

例题:只要方向正确,任何一点积极性都应当得到( )和支持。 A.尊重 B.肯定 C.表彰 D.重视 解答:用“肯定”填空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最准确,故应选B。

第三种题型:语句表达。主要考查考生对于语气、词序、语法结构等在语言表达中的作用的理解程度。

例题:请从给出的四句话中找出没有语病的一句: A.尽管前几年遇到了许多挫折,但是他一点儿也不灰心 B.前几年他不管遇到了许多挫折,但是一点儿也不灰心 C.前几年他无论遇到了困难和挫折,他也从不灰心 D.他尽管前几年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挫折,但是他一点儿也不灰心 解答:B句“不管”是表示排除一切的,因此不能与“许多”搭配,应将“许多”改成“多少”;“了”字多余,应删去。C句在“困难和挫折 ”前缺少与“无论”(表示排除一切的)相呼应的“多少”一词,前一个“他”可以删去。

D句开头的“他”应删去。只有A句无语病,本题答案是A。

注:各省区市应根据实际情况,从中选择至少两种以上题型进行命题,并针对专科类和本硕类考生两张试卷,在题目数量、类型和难度上进行区。

2.公务员跟政法干警的区别是什么

政法干警考试今年进行了改革试点,面向人群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高中学历的退伍军人,考试通过后根据报考岗位不同,在警察学校或者司法学校修专科两年,毕业后进入所报考岗位工作,进入国家公务员编制序列:还有一类是面向大学毕业生,专科和本科根据报考岗位和专业不同,分别进入不同院校修专升本或者第二学位或者法学研究生学历,两年毕业后,进入所报考岗位工作,公务员序列。

两类人员的考试科目都不同,具体情况,你可以关注今年的政法干警考试招考简章。公务员考试笔试考行政能力测试和申论,面试政审体检通过后,直接上班#。

3.关于政法干警的问题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

2015江西政法干警考试公告暂时还未发布,请参考2014江西政法干警考试报名条件:

(一)招录对象

招录职位分三类,分别面向以下三种对象招考:

1、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应届毕业生(须在2014年9月底前取得毕业证),且具有江西户籍或系江西生源(指在2014年8月25日前已为或曾为江西户籍,或高考时系江西生源,或者为江西省内普通高校2014年应届毕业生)。

对2012、2013年毕业至今未落实工作单位的普通高校毕业生,其档案保留在原毕业学校,或保留在各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各级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和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可按应届高校毕业生对待。

2、已退役士兵,且具有江西户籍(指在2014年8月25日前已为或曾为江西户籍)。

其中部分职位要求大学生退役士兵报考。大学生退役士兵是指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的(含在校大学生应征入伍,退役后完成学业的)。大学生退役士兵须同时持有全日制普通高校专科以上学历毕业证书(2014年9月底前毕业)和退役证。

3、江西省统一招募并服务期满的“大学生村官”等四个项目人员(指由我省省级相关部门组织实施的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社区)任职、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全国项目的服务期满、考核合格人员)。四个项目人员的服务期计算至2014年9月30日。其中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人员和西部志愿者应服务期满2年,特岗教师应服务期满3年。服务期内被借调到县市级机关工作的,借调时间不计入基层服务年限。

(二)招录条件:符合报考公务员的基本条件;符合教育部规定的报考相应学历学位教育考试的基本条件;符合职位规定的其他资格条件(见招考计划表);报考人民警察职位的还应符合人民警察招录条件。

报考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须具有国民教育序列法学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报考第二学士学位试点班的,须具有国民教育序列本科学历。报考专科及以上学历起点本科试点班的,须具有国民教育序列专科及以上学历。报考专科试点班的,须高中及以上学历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

报考资格条件中的专业要求,按照《江西省2014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专业分类目录》执行。

报考人员须在18周岁到35周岁之间,具体年龄条件见招考职位表。年龄计算方法如下:18周岁以上是指1996年8月25日(含)以前出生;25周岁以下是指1988年8月25日(含)以后出生;27周岁以下是指1986年8月25日(含)以后出生;30周岁以下是指1983年8月25日(含)以后出生;35周岁以下是指1978年8月25日(含)以后出生。此计算方法适用于本次考试录用全过程。

更多有关2015江西政法干警考试信息请关注江西人事考试网。

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4.有关政法干警方面

根据你所述情况,是可以报考今年的政法干警的。

流程我发个2015的给你,报本科层次考民法,行测,申论,按照你的年龄,明年只要不是超过27周岁也是可以考的,请安心备考哈!2015浙江政法干警考试流程(报考流程),注意对应流程的时间节点和注意事项,以便考生报考工作更加顺畅!1、认真阅读《招录公告》、下载查看浙江政法干警考试职位表(招考计划) ,了解基本的政策和要求,特别是报考条件,选择与自己条件相符的招录机关和职位。2、“考生注册”。

登录当地人事考试网进行报名。3、阅读诚信承诺书,填写《报名登记表》,并上传照片。

4、查询资格审查结果。5、报名确认及缴费。

6、网上打印笔试准考证。7、参加笔试。

8、笔试成绩公布及查询。 9、入围资格复审、参加体能测评。

10、体能测评合格参加面试。11、体检、考察。

12、拟录用人员公示。

范文涉及诗人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