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文中的“唯”和“惟”怎样辨别唯和惟都是“只有”的意思,是单一的,在次主要一他们的偏旁“口”“心”以做区别,“唯”字用的范围比较广,而“惟”一般用于心里的认同! 唯:<;象>;形声。本义:急声回答声 <;副>;只有,只是 以,因为 <;连>;虽然,纵使 <;助>;表示肯定 用于句首,无实义 惟:<;动>;形声。本义:思考;思念 <;副>;只有,只是 表示动作、行为的重复,相当于“又” 相当于“犹”、“还” 用在句首,表希望、祈使 <;连>;表示并列关系,相当于“与”、“和” 表示顺承关系,相当于“则” 表示让步关系,相当于“即使”、“虽然” <;介>;由于,以 惟独:就单单的意思 唯独: 具有在其他人中所不能找到的根本特点的 排除任何他人或他物的;再没有别的人或别的东西的 唯独他到达了 单单;只有 古汉语虚词词典中: 唯,可用作副词、连词、助词。先秦时已有用例,后一直沿用于文言中。现代汉语书面语也使用。 惟,可用作副词、连词、助词。先秦已普遍使用,后一直沿用于文言中。 《说文》中对两个字的本意解释:(可以看最前面的词霸上找的内容.) “唯,诺也。” “惟,凡思也。” 在字的本意上,二者是有差别的“唯”表一种应答,“惟”表示思考。 像“唯唯诺诺”就不能用“惟”。而且作为副词时“惟”没有表示“应答”的意思。 而“惟妙惟肖”就不能用“唯” “唯”并不能完全取代“惟”,只是,在现代汉语中,用到只能使用“惟”的情况并不多 2.古文中唯和惟的区别与“唯 ”“惟”相关的异形词语 唯, 读 wéi,是形声字。 《说文·口部》“唯,诺也。从口,隹声。” 本义为恭敬的应答声,表示应允,如“唯唯诺诺”。惟, 读 wéi,也是形声字。 《说文》:“惟,凡思也。从心,佳声。” 本义为“思考”,如“思维”本写作“思惟”。 唯、惟,假借为副词、助词,都与各自的本义无关。 唯,假借为范围副词, 读 wéi, 用来限定事物或动作的范围,相当于“只”“只有”。如“唯独”“唯恐”“唯利是图”“唯命是从”“唯命是听”“唯我独尊” “唯一”“唯有”等。 此义也可用“惟”,以上词语中的“唯”均可用“惟”。例如:“这篇一发表,我的剪存材料,可以废去不少,唯有一篇,不忍听其湮没……”(《鲁迅全集》第 4 卷,第 504 页)“我们的劳苦大众历来只被最剧烈的压迫和榨取,连识字教育的布施也得不到,惟有默默地身受着宰割和灭亡。 ”(《鲁迅全集》第 4卷,第 221 页) 但是,在此义上,与“唯物”“唯心”相关的词语只能用“唯”,如“唯物论”“唯心主义”“唯心史观”“唯物辩证法”等。这是因为它们作为表示哲学概念并曾高度政治化的强势词语,长期高频度使用,其词形、语形早已在社会语用中定型。 唯、惟,又假借为语气助词,表示肯定、强调,也可起调整音节的作用。如“唯其”“人心唯危”,也写作“惟其”“人心惟危”。 惟妙惟肖,最初写作“维妙维肖”。“维妙维肖”的“维”,是语气助词,用法与“唯其”的“唯”近同。 例如,清代冯镇峦《读杂说》:“《聊斋》中间用字法,不过一二字,偶露句中,遂已绝妙,形容维妙维肖,仿佛《水经注》造语。 ”维妙维肖,后来也写作“惟妙惟肖”“唯妙唯肖”,这是因为“维”“惟”“唯”在语气助词这一用法上往往可通用。 3.高考必备的古诗文中“唯”和“惟”、“余”和“予”的区分关于“唯”和“惟”的区别这里有详细的 关于“余”和“予” 两者都多用于文章自叙,“余”“予”是相通的;都可做主语、宾语。 语气的细微差别:一般书面语言常用余。 从语法角度来讲,予假借为余,常可通用。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予常用于自谦的语境中。 帝王对先辈或常人后辈对长者常自称为予。如予小子。有时候帝王嘉勉大臣进柬时,常自谦为予。如:予违汝弼(我有过失,你应匡正) 但予在有些词汇组合中,有自以为如何,略带谦义或贬义。如予知(自以为聪明)、予圣(自以为圣人)予知予雄(自以为智慧聪明) 呵呵,不知对高考是否有用。 4.语文古诗文中唯和惟有什么区别默写的时候总是分不清1、作为名句默写,这两个字的区分没有多少意义,必须死记住古代诗文原文中用的是哪一个,比如“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就只能写作“唯”,因为课本上就是写的这个;“惟草木之零落兮”(屈原《离骚》)就只能写作“惟”,因为课本上就是写的这个。 等等。2、说到二者的区别,有两点需要说明:(1)作“①只”“②因为”“③句首助词,无实义”“④通‘虽’,即使(是)”“⑤拟声词,表示应答之声,亦可叠用作‘唯唯’或‘惟惟’”等讲时,二者可以通用。 (这是二者都有的5个义项)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2)“惟”作“思;思考;考虑”(这是“惟”的本义,可引申为“希望”之意)“为;是”“与;和”等讲时,不能用“唯”通用。如:伏惟启阿母(《孔雀东南飞》)臣窃惟事势,可为痛苦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 (贾谊《陈政事疏》)(3)另外“维”亦可常与“惟”通用,有“以;因为”“与;和”“为;是”“句首助词,无实义”“通‘惟’,考虑”等5个义项。总括言之:“惟”“唯”“维”三个字在意义相同时皆可互通,即互为通假字。 需要注意:1、“唯”没有“思考”“与;和”“为;是”的意思。2、“维”字与它的本义有关的义项,其他二字没有。 3、作“希望”讲时,“惟”“唯”偶尔亦可通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