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宋词三百首评插图

1.唐诗宋词元曲三百首的评论

唐诗和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大高峰。在中华文明灿烂的长卷中,唐诗宋词是其中最为绚丽的华章。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诗歌是中国人灵魂的咏叹,诗歌是中国人浪漫精神、文化气质的体现与象征。诗以唐冠,宋以词我,说明了唐诗宋词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

作为浓缩了唐诗宋词精华的《唐诗三百首》和《宋词三百首》,被奉为中华文化的传世经典而备受推崇。自书成以来,伟人英雄,歌以咏志;达官巨贾,诵以怡情;家家户户,诗书传家。凡中国文化影响的地方,都有《唐诗三百首》和《宋词三百首》的诵读声,而且还将伴着时代的风雨永远传诵。

唐诗,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将中国的诗歌成就推向历史的顶峰。这一时期,名家辈出,流派纷呈。开启唐诗盛象的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即所谓的“初唐四杰”。处于初、盛唐之间,起着承前启后重要作用的诗人是陈子昂,他极力提倡“汉魏风骨”,对盛唐诗文豪放风气的形成起了重大影响。

到了开元、天宝盛唐时期,唐诗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辉煌景象。这一时期,不仅产生了我国两位伟大的诗人——李白和杜甫,而且人才济济。贺知章、王昌龄、王之涣、崔颢、高适、岑参、孟浩然、王维等名家,都活跃在这一时期的诗坛上,写出了许多流传千古的名篇。在创作方法和写作风格上,这一时期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盛景,边塞派、山水派、田园派、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各领风骚,争奇斗艳。

李白、杜甫的成就标志着唐诗的鼎盛,随后进入一个低潮。到了元和、长庆中唐年间,唐诗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高潮。这一时期的佼佼者是白居易、刘长韩愈、柳宗元、孟郊、贾岛、李贺等。

唐诗经过中唐的再度繁荣以后,到了晚唐,呈现出衰颓之势,但这一阶段也出现了两个重要诗人杜牧和李商隐。

唐诗,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到了今天,依然焕发着不灭的光辉,且历久弥香。

词是宋代文学的灵魂,它继承着晚唐五代词体初兴的机运,经许多天才作家的努力创作,发扬光大,取得了光辉灿烂的成绩。

以晏殊、欧阳修为代表的前期小令,是北宋词坛的第一批报春花,紧接着伟大文学家柳永的慢词创作给宋词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柳永的词广泛吸取民间音律的优点,以白描的手法叙事抒情,为宋词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阶段。苏轼的词是宋词发展的一座里程碑,他与擅写恻艳之情的柳永不同,他的词以豪放著称。“词为艳科”,在当时可以说是一种牢固的传统,苏轼成功地转为了这种风气。以苏轼为中心的元佑词林,代表着北宋词坛的鼎盛气象,一时名家辈出,如秦观、黄庭坚、陈师道、王安石、谢逸等,都写出了很多优秀的词作品。在苏轼以后,北宋词坛出现了以周邦彦为代表的格律词派,一散一整,各有所长。北宋末期则出现了杰出的女词人李清照,她能于“苏豪”、“柳俗”和“周律”之外别树一帜,形成有名的“易安体”。

南宋词坛因为北方的沦陷、国家命运的改变,呈现出另一番景象。以辛弃疾为代表,贯穿其词中的一个基本思想就是恢复中原、统一祖国的坚强信念。这样,苏轼所开创的豪放派被移植到爱国主义的沃壤上,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这一时期,著名的词人还有陆游、文天祥、刘克庄等。

宋词,作为中华民族一座浩大的文学艺术殿堂,给后人留下了无穷的宝藏。经和唐诗一起,成为滋养一代代中国人的心灵药石。

本书特色

2.唐诗三百首 图片

【北山】 陟彼北山,言采其杞。

偕偕士子,朝夕从事。 王事靡盬,忧我父母。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 四牡彭彭,王事傍傍。

嘉我未老,鲜我方将。 旅力方刚,经营四方。

或燕燕居息,或尽瘁事国。 或息偃在床,或不已于行。

或不知叫号,或惨惨劬劳。 或栖迟偃仰,或王事鞅掌。

或湛乐饮酒,或惨惨畏咎。 或出入风议,或靡事不为。

【出处】: 中华诗词-先秦-诗经 【天净沙】 即事 莺莺燕燕春春, 花花柳柳真真, 事事风风韵韵。 娇娇嫩嫩, 停停当当人人。

【出处】: 中华诗词-元-乔吉 【舞春风】 严妆才罢怨春风, 粉墙画壁宋家东。 蕙兰有恨枝犹绿, 桃李无言花自红。

燕燕巢时帘幕卷, 莺莺啼处凤楼空。 少年薄幸知何处, 每夜归来春梦中。

【出处】: 中华诗词-唐五代-冯延巳 【燕燕】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

之子于归,远于将之。 瞻望弗及,伫立以泣。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 之子于归,远送于南。

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仲氏任只,其心塞渊。

终温且惠,淑慎其身。 先君之思,以勖寡人。

【出处】: 中华诗词-先秦-诗经 【淡黄柳】 (正平调近) 客居合肥南城赤阑桥之西,巷陌凄凉,与江左异,唯柳色夹道,依依可怜。因度此阕,以纾客怀。

空城晓角,吹入垂杨陌。 马上单衣寒恻恻。

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 正岑寂,明朝又寒食。

强摧酒、小桥宅。 怕梨花落尽成秋色。

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出处】: 中华诗词-南宋-姜夔 【踏莎行】 自沔东来,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

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明又向华胥见。 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别后书辞,别时针线,离魂暗逐郎行远。 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出处】: 中华诗词-南宋-姜夔 【贺新郎】 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 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 算未抵、人间离别。

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 看燕燕,送归妾。

将军百战声名裂。 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

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 正壮士、悲歌未彻。

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 谁共我,醉明月? 【出处】: 中华诗词-南宋-辛弃疾 【贺新郎】 别茂嘉十二弟 绿树听鹈鴂,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 蹄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

算未抵人间离别: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 看燕燕,送归妾。

将军百战声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 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

[1] 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 谁共我,醉明月! 【出处】: 中华诗词-南宋-辛弃疾 【谒金门】 春半 春已半,触目此情无限。

十二阑干闲倚, 愁来天不管。 好是风和日暖, 输与莺莺燕燕。

满院落花帘不卷, 断肠芳草远。 【出处】: 中华诗词-南宋-朱淑真 【苏州网师园】 风风雨雨暖暖寒寒处处寻寻觅觅 莺莺燕燕花花叶叶卿卿暮暮朝朝 【出处】: 附录-名胜对联集锦。

3.有哪些书籍和中国古典文学相关,非四大名著

有很多,恐怕人穷尽一辈子也读不完,这里列个总纲,你参照一下。

《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万卷出版公司的子公司智品运作的《家藏四库》系列的图书都是关于中国古典文化的,而且价格便宜。

《唐诗三百首》(插图本)《宋词三百首》(插图本)《图解论语》《图解庄子》《图解周易》《图解孟子》《图解诗经》《图解楚辞》《图解老子》《资治通鉴》(插图本)《孙子兵法·三十六计》《文心雕龙》(插图本)《史记》(插图本)《人间词话》(插图本)《陶渊明集》(插图本)《吕氏春秋》(插图本)《东坡集》(插图本)《大藏经-》(精华本)《花间集》(插图本)《古文观止》(插图本)《西游记》(插图本)上、下《三国演义》(插图本)上、下《红楼梦》(插图本)上、下《水浒传》(插图本)上、下《战国策》(插图本)《阅微草堂笔记》(插图本)《容斋随笔》(插图本)《图解尚书·礼记》《儒林外史》(插图本)《世说新语》(插图本)《四书五经-》(插图本)《婉约词》(插图本)《豪放词》(插图本)《黄帝内经》(插图本)《杜甫诗集》(插图本)《闲情偶寄》(插图本)《三国志》(插图本)《春秋左传》(插图本)《史记全本》(插图本)《官场现形记》(插图本)《梦溪笔谈》(插图本)《小窗幽记》(插图本)《聊斋志异》(插图本)《元曲三百首》(插图本)《隋唐演义》(插图本) 上、下《十三经解读》(精华本)上、下《二刻拍案惊奇》(插图本)《喻世明言》(插图本)《搜神记》(插图本)《老残游记·孽海花》(插图本)《随园诗话》(插图本)《山海经》(插图本)《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插图本)《唐宋八大家集》(插图本)《李太白集》(插图本)《二十四史精华》(文白对照本)上、下《初刻拍案惊奇》(插图本)《警世通言》(插图本)《醒世恒言》(插图本)《菜根谭·呻吟语》(插图本)《了凡四训》(插图本)《智囊》(插图本)《五灯会元》(插图本)《柳宗元集》(插图本)《帝鉴图说》(插图本)《韩愈集》(插图本)《茶经·续茶经-》(插图本)《曾国藩家书》(插图本)《幼学琼林·弟子规》(插图本)《天工开物》(插图本)《乐府诗集》(插图本)《名家批注周易》(插图本)《名家批注论语》(插图本)《孔子家语·颜氏家训》(插图本)《六韬·三略》(插图本)《纳兰词》(插图本)《太平广记》(插图本)《白话资治通鉴》(插图本)《三苏集》(插图本)《牡丹亭·西厢记》(插图本)《汉书·后汉书》(精华本)《长生殿·桃花扇》(插图本)《说文解字》(插图本)上、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插图本)《七侠五义》(插图本)《荀子》(精华本)《徐霞客游记》(精华本)《镜花缘》(插图本)《淮南子》(精华本)《封神演义》(插图本)上、下《东周列国志》(插图本)上、下《诗品·词品》(插图本)《孔子家语》(插图本)《大唐西域记》(插图本)《本草纲目》(插图本)《历代诗话》(插图本)《漱玉词》(插图本)《名家批注道德经》(插图本)《诸子百家》(插图本)《辛弃疾词》(插图本)有些并非全本,请看这段内容评价:考察万卷出版公司的《家藏四库》系列丛书汇报 前天给皮皮买课外读物,去他们学校旁边的教辅书店转了转,看到了万卷出版公司的《家藏四库》系列丛书,感觉不错,应朋友的要求,昨天又去了那家书店,这次人少,至少我进去的时候就我一个人。直接奔摆着一排《家藏四库》的书架而去,一本本的翻着看,直到他们关门。

下面是翻看后的简单汇报:1. 首先最明显的,是这套丛书的封面颜色不同,简单的分析了下,认为应该是根据经、史、子、集来分的颜色,要不怎么叫家藏四库呢。2. 有些书上写着“图解”字样,有些写着“插图版”,不过看了半天也没看出有啥区别来,因为都是带着图的3. 从另一个角度看这套书,有1)单本的,相信是足本的,比如《论语》,《孟子》,《老子》等等,还有2)合集,比如《四书五经》,《诸子百家》,《历代诗话》(不过《历代诗话》这本书应该古已有之,但没仔细看这本里说的历代是泛指呢还是专指那本书)。

另外,还有3)带名家批注的,昨天就看到有一本叫《名家批注道德经》。4. 《四书五经》、《诸子百家》这类合集的,都不是足本,以《四书五经》为例,其中的论语部分和单本的《论语》比少了这些内容: 1)从体例上,《四书五经》少了解读心得 2)从内容上,《四书五经》中的论语不是足本,部分章句是没有的,所以看当当上有人说“都是精华”。

3)《诸子百家》呢,删减的应该就更多了,简单翻了翻,里面也有论语部分章节(应该一半都不到吧),还有荀子庄子老子墨子孙子鬼谷子等等各家的东西,不过肯定都是不全的。5. 名家批注系列的和单本的比,多了注,应该是精选了的一些注,肯定不如古书的全(比如没法跟四书集注比),以及一些“经典事例”。

因为只看到一本《名家批注道德经》,我拿来和《老子》比较了下,里面的注释、译文和解读应该差不多,但名家批注系列增加的经典事例。

4.唐诗300首点评

在李商隐的众多诗作中,成就最高,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当推他的七律。

七律这种体裁,在杜甫手里才走向成熟。可以说,杜甫提高了七律的地位,使之成为可以和同属近体诗的绝句,五律等平起平坐的诗体。

杜甫以后,则是李商隐的七律最能得老杜的神髓,而又具有自家面目。本文拟对李商隐七律三个突出的特点进行说明。

一,意象的错综 李商隐的七律,在意象的使用上,确比前人进了一步。像叶嘉莹先生指出的:“至于义山,这才真的是一位意象化的大师。

……而义山诗中之意象则是‘缘情造物’,在义山诗中我们可以清楚地感觉到,作者对于意象的有心制造和安排。有时在义山诗中所表现的就是一片错综繁复的缤纷的意象,……其意象之所取材,也就特别偏爱于某些带着恍惚迷离之色彩的非现实之事物,因为唯有这些非现实之事物,才能够表现出他的哀伤幽眇的情思。”

(叶嘉莹《从比较现代的观点看几首中国旧诗》)这既是李商隐七律“沈博绝丽”(朱鹤龄语)的原因,另一方面,也使之晦涩难解。以致元好问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论诗三十首》)的感叹。

王士祯《论诗绝句》也说:“獭祭曾惊博奥殚,一篇锦瑟解人难。”不管是肯定还是否定,都抓住了义山诗意象错综的特点。

其实李商隐很多诗,虽然不好懂,但是写的很美,艺术价值很高。比如《锦瑟》,我们虽然不知道它的具体所指,但确实是一首可作为义山代表作的好诗。

它传达了义山对一生感情方面的思考和感受,能引起读者鲜明的印象,使之受到深刻的感动。换句话说,就是具有强烈的感发作用。

我们下面就以《无题》为例说明李商隐七律意象错综这个特点。以《无题》为题的七律共七首——“昨夜星辰昨夜风”,“来是空言去绝踪”,“飒飒东风细雨来”,“相见时难别亦难”,“凤尾香罗薄几重”,“重帷深下莫愁堂”,“万里风波一叶舟”。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万里风波一叶舟”,其他六首都入选《唐诗三百首》,可证《无题》七律确实脍炙人口,艺术价值很高。“万里风波一叶舟”,此首冯浩认为系失题。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从题材风格来看,冯浩的说法是对的。因为其他几首无题诗不管有无寄托,至少字面上都是写爱情,“万里风波一叶舟”却是怀古思乡,风格也比较明快,不象其他无题诗意象那么错综繁复,意境那么含蓄飘渺。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这首诗相对来说比较好懂,手法比较写实。诗人刻画了一个典型场景,开篇就交代了时空:时间是“昨夜星辰昨夜风”,空间是“画楼西畔桂堂东”。

用了句中自对的手法,写得很美。清人黄仲则受到这两句影响,写出了名句:“如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绮怀》)3,4句写相思,用了一个精彩的比喻,是篇中警句。彩凤,灵犀皆为现实中未有之物,正是缘情造物。

不过因为是明喻,叙述之际,尚有理念可寻,不至于晦涩难解。5,6句写聚会的欢乐,著一“暖”字,“红”字,境界全出。

7,8句写离别的伤感。全诗用工笔刻画,细腻感人。

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任好风。

重帷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这两首无题诗是连在一起的。字面写的是与女子的邂逅相遇,别后相思。

因为意象错综繁复,色彩恍惚迷离,一般认为是有寄托之作。但寄托者究竟何事,就不那么能确指了。

何焯认为第二首“直露(自伤不遇)本意”,比较切合实际。可以说是作者将身世之感打并入艳情。

细味这两首诗,可见李商隐偏爱写精美幽雅的事物:“凤尾香罗”,“碧文圆顶”,“金烬”,“石榴”,“菱枝”,“桂叶”等,这些意象都从侧面烘托出女主人公的美貌高雅,并用这些事物的华美映衬出人物的寂寞无聊。笔触深细精致:“碧文圆顶”是“深缝”,“重帏”是“深下”,这样就从心理上和读者拉开了距离,以这距离产生一种美感。

“清宵”是“细细长”,正是“不眠知夕永”。“羞难掩”,“语未通”都是以工笔写人物情态。

“寂寥”,“消息”,“惆怅”,“清狂”等词在形音义方面增加了诗的美感。盛唐七律多从大处落笔,意象密度不大,转折不多,一般来说景语情语有明显的分别。

中唐七律虽道得人心中事,多数却嫌格调凡近。李商隐七律喜从小处刻画,以情造物,意象纷至沓来,应接不暇,而意境曲折深远,不流于小巧,不但句秀,而且骨秀神秀。

这正是李商隐善于学习老杜,遗貌取神的结果。也是写作技巧自觉性的演进。

另外,李商隐似是掌握了语言的炼金术,且不说非现实之事物,即便是现实中司空见惯的事物,在他笔下也具有了恍惚迷离的异彩。这正是大师的标志: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在客观世界以外,创造出一个独立的诗的世界。

二,章法的变化 诗有字法句法章法,章法相对于字法句法,是更高层次的要求。所谓字法,一般就是指炼字,怎样选择更富。

5.求一些古代文学书籍,除了四大名著,花间集,诗经楚辞,还有其他啥

昭明太子编的《昭明文选》,什么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就出自此诗集。是做学问和装B的最佳选择。昭明太子本身就文学性还是小说yy性都很强。

《古文观止》,这里几乎包括你高中学到的所有文言文。真正的学以致用类书籍,无论是写文章还是做人,给你无与伦比的感受。Ps:高考语文好像最用得着。

《幽梦影》也不错,道理类书籍的小清新,挺偏的。

要推荐《三言二拍》嘛,嗯,要的。未成年人选读哈。适合想看古人八卦的同学,满足你们所有的yy心。

暂时先到这里。

欢迎追问,热烈!!!

6.唐诗三百首收录了三百脍炙人口的唐诗,但宋、元、明、清三代诗却缺

宋诗三百首

作者: 金性尧 选注

出 版 社: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7-1

字 数: 300000

开 本: 16开

I S B N : 9787561331705

定价:¥28.00

《宋诗三百首》共选诗三百三十七首,在去取上公允稳妥.既收录了历久传诵的名篇,又发掘出不少为人所忽略的佳作。金性尧先生凭其深厚学养,秉持严谨之态,对这些诗作进行了言筒而意深的注释,对诗人和诗作的评价则比较注重“对社会与人生的态度”,同时也尽量反映宋人“驱使文字的本领”。

上一篇
唐诗东溪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