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车前草有古诗吗1、简述:古诗中有写车前草的诗篇——《诗经·周南·芣苢》2、原诗:芣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之。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之。3、译文:采呀采呀采芣苢,采呀采呀采起来。 采呀采呀采芣苢,采呀采呀采得来。采呀采呀采芣苢。 一片一片摘下来。采呀采呀采芣苢,一把一把捋下来。 采呀采呀采芣苢,提起表襟兜起来。采呀采呀采芣苢,掖起衣襟兜回来。 4、注释:⑴采采:采而又采。芣苢(fúyǐ ):植物名,即车前草,其叶和种子都可以入药,有明显的利尿作用,并且其穗状花序结籽特别多,可能与当时的多子信仰有关。 ⑵薄言:发语词,无义。这里主要起补充音节的作用。 ⑶有:取得。⑷掇(duō):拾取,伸长了手去采。 ⑸捋(luō):顺着茎滑动成把地采取。⑹袺(jié):一手提着衣襟兜着。 ⑺襭(xié):把衣襟扎在衣带上,再把东西往衣里面塞裹。 二、谁读过一篇关与诗经药名的散文,里面有关于车前子等植物描述,请发芣苢满阡陌 五月,阳光明媚。天空辽阔旷远,洁白柔软的云朵在遥远的天际悠悠地飘浮。 林间风煦,陌上草薰,碧色连天。蒲公英、苦麻菜、紫云英及其它不知名的小草一簇簇,一片片,热热闹闹,幽深浓密,铺满了陌上。各色细碎的花儿在浓浓的绿意里极力绽放着,展示着它们短暂的不为人知的美丽。泥土的湿润、植物的清香在空气里无声地弥漫着。 在这生机盎然的阡陌上,车前草也正默默地生长着。车前草,《诗经》里叫“芣苢”,春初生,圆润的叶片紧贴着潮湿的地面,舒展着纯粹而明净的绿意。不妖娆,不张扬,温良敦厚,独自散发着淡淡的香息。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恍然间,有清越的歌声隐隐响起,若远若近,飘飘渺渺,随着茸茸青草的幽香,漫过绿野,漫过阡陌。 伴随着歌声,陌上走来了一群《诗经》里的葛衣女子,挎着竹篮,三三两两,笑语盈盈,且歌且舞,左右采之。车前草啊密又多,快点把它采下来;车前草啊叶儿圆,撸不尽来采不完;车前草啊绿又嫩,快快把它采回家。 采回家做什么呢,一定是晾晒干了做药吧。一直以来,只知道车前草是一味中药,可以当菜食用还是近来才知晓的。 周末游玩九龙瀑布,来到布依山寨的农家乐就餐。原木小方桌上,蕨菜翠生生、青玉米饱满香糯、五彩的花米饭晶莹圆润,各种布依特色的食物摆满桌。 待我们坐下,主人又端上一汤盆色青翠的绿叶菜,放在中央,说,这是野菜,猪耳朵叶,味道不错。 我疑惑地看着,这不是车前草吗?还是可以食用啊。挑起一棵,白根绿叶,赏心悦目。入口,清香滑爽,无一点苦味。 在我的记忆里,车前草一直跟常喝的中药一样苦。 小时候,身体不好,隔三差五,母亲就带我去找镇上的王老先生瞧病。抓好一大包中药后,总需车前草做药引子,有时是桑叶或竹芯。因在田埂、河沟等到处都有车前草,老先生便不开这味药。 回到家后,母亲拿了镰刀,拎着竹篮,带我去田埂上挖车前草。 蜿蜒的陌上,芳草萋萋,翠色欲滴。青青的麦苗已开始吐穗,蒲公英开着一朵朵金黄的小花。绿绿的车前草,这儿一簇,那儿一丛,嫩嫩的叶片平滑如匙面,闪烁着光泽。 母亲小心翼翼地连根劁起一株肥嫩的车前草,对我说,孩子,这车前草,它是那么的普通、朴素,不被人注意,但它的生命力极强。能够在车辙马道上生长,即使被马蹄踩烂了,也能重新挺起腰杆。所以,也叫马蹄草。我们人哪,也要像车前草一样。 母亲的话,我似懂非懂。只是在想曾读过的一句“踏花归来马蹄香”,那踏青归来的马蹄上,可有车前草的清香呢? 挖了两三株车前草,回家洗净。白白的细密的根须好似老人的胡须,根与茎叶的长度几乎相等。母亲把先前抓好的中药放进一个土制的黑色陶罐,再把车前草放在最上面,倒上水没过药面,便盖上盖子,浸泡一会儿,就放在炉子上熬着药。 我坐在小板凳上,看着。慢慢的,药熬开了,扑扑地响着,白色的水汽升腾,屋子里弥漫着浓郁的药味。母亲把火关小,又用文火熬上10多分钟。然后,把药罐拿下来,倒了一大碗酱色的中药给我,浓浓的,酽酽的,极苦。 我揭开盖子,看那车前草,不再鲜活青绿,已经跟其他中药一般色泽。 就这样,中药的苦涩,车前草的记忆,几乎伴随了我整个童年时光。 此时,已值初夏。陌上,到处都是车前草的身影,那样的翠绿水灵,沉静优雅。有的车前草已抽穗扬花,叶柄长长,花穗亭亭,犹如素婉的女子,立在阡陌上,姿态清秀,等待有人把它想起,在它身边留下足迹。无论是否有人经过,是否有人驻足,它都是那么素朴静然,不喜亦不悲,在清寂的风里安静地等候着,守望着。 在那遥远的故乡,我那容颜苍老的母亲,是否也似这样,默默地等待着独自天涯的女儿? 注释:芣苢就是车前草,是一味中药。 三、与植物有关的诗句有[梅花] 1.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2.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3.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4.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5.玉骨冰肌绝俗缘,悬崖峭壁傲霜天。 6.霜欺雪压浑无惧,愈是严寒愈吐香。 7.孤芳自赏远嚣尘,欲唤东风报早春。 [柳] 1.短长条拂短长堤,上有黄莺恰恰啼。 2.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3.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海棠] 1.清秋湛露挹琼芳,素影摇窗玉砌旁。 2.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四、求车前子的诗歌《三原色》三原色 车前子 我,在白纸上, 白纸——什么都没有, 用三支蜡笔, 一支画一条, 画了三条线, 没有尺子, 线歪歪扭扭的。 大人们说: 红黄蓝, 是三原色, 三条直线, 象征三条道路。 ——我听不懂啊, 又照着自己的喜好, 画了三只圆圈。 我要画得最圆最圆。 赏析:诗中以一个孩子的口气自述道: 我,在白纸上/白纸…什么也没有/用三支蜡笔/一支画一条/画了三条线/没有尺子/线歪歪扭扭的 这本是是孩子们常见的游戏方式,仅此而已,可是: 大人说(他很大):/红黄蓝/是三原色/三条直线/象征三条道路 在这里,“大人”硬是将孩子们无意义的游戏赋于那么多意义,将简单想象为复杂,这实在令人啼笑皆非。所以孩子说: …我们听不懂(讲些什么啊?)/又照着自己的喜欢/画了三只圆圈/我要画得最圆最圆 这首诗肯定了儿童运用的简化律反映出两代人的隔阂,它是一种代沟。当“大人”以陈旧的观念将孩子培养成人时,孩子便失去了认识世界的能力。因为,只有对孩子,世界才是敞开的。那些并不是为儿童所写的现代诗,只是由于用了少儿的眼光,遵循了儿童的简化原则,也就有了特殊的魅力。 五、形容有植物的诗词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蓉。——朱庭玉《天净沙·秋》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张仲素《春闺思》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郑燮《新竹》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王安石《梅花 / 梅》 白锦无纹香烂漫,玉树琼葩堆雪。——丘处机《无俗念·灵虚宫梨花词》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叶绍翁《夜书所见》 六、诗经采花草送人的诗句 诗经中关于花的诗有哪些光暗使者438 :你好。 《诗经》有花草:《关雎》: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葛覃》: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卷耳》: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 注:卷耳,野菜名。菊科,草本,百花。 蔓生。可食。 《樛木》: 南有樛木,葛藟累之。南有樛木,葛藟荒之。 南有樛木,葛藟萦之。注:葛藟:野葡萄藤。 《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芣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之。采采芣苢,薄言祰之,采采芣苢,薄言撷之。 注:芣苢:车前子。《汉广》: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采蘩》: 于以采蘩,于沼于沚。 于以采蘩,于涧之中。注:蘩:白蒿。 《草虫》: 陟彼南山,言采其蕨。陟彼南山,言采其薇。 注:蕨:蕨菜。其薇:青青的蕨菜叶。 《采苹》: 于以采苹,南涧之滨。于以采藻,于彼行潦。 注:苹:浮萍。藻:水藻。 《邶风 凯风》: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注:棘:酸枣树。《邶风 匏有苦叶》:匏有苦叶,济有深涉。 注:匏:匏 (páo) 〔匏瓜〕a.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实比葫芦大,对半剖开可做 水瓢。 b.这种植物的果实。均俗称“瓢葫芦”。 中国古代八音之一,如笙、竽等。 《鄘风 墙有茨》:墙有茨,不可埽也。 注:茨:蒺藜。《鄘风 桑中》:爰采唐矣,沫之乡矣。 注:唐:菟丝子。爰采麦矣,沫之北矣。 麦:麦苗。爰采葑矣,沫之东矣。 葑:蔓菁。《鄘风 载驰》:陟彼阿丘,言采其蝱。 虻:贝母草。我行其野,芃芃其麦。 注:芃芃:茂盛、茁壮。《卫风 淇奥》:瞻彼淇奥,绿竹猗猗。 瞻彼淇奥,绿竹青青。瞻彼淇奥,绿竹如箦。 《卫风 氓》: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卫风 竹竿》:籊籊竹竿,以钓于淇。《卫风 芄兰》:芄兰之支,童子佩觿。 芄兰之叶,童子佩韘。注:芄兰,多年生草本植物,断之有白汁。 可食。茎、叶和种子均可 入药。 又名萝藦 《卫风 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投之以木李,报之以琼玖。《王凤 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彼黍离离,彼稷之实。 《王凤 中谷有蓷》:中谷有蓷,暵其干矣。注:蓷:益母草。 《王凤 葛藟》:绵绵葛藟,在河之浒。注:葛藟:野生藤蔓 《王凤 采葛》: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注:萧:艾蒿。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王凤 丘中有麻》:丘中有麻,彼留子嗟。丘中有麦,彼留子国。 丘中有李,彼留之子。《郑风 有女同车》:有女同车,颜如舜华。 有女同行,颜如舜英。注:舜华、舜英:木槿花。 《郑风 山有扶苏》:山有扶苏,隰有荷华。山有乔松,隰有游龙。 《郑风 出其东门》:出其闉闍,有女如荼。 注:荼:白茅花。 《郑风 野有蔓草》:野有蔓草,零露漙兮。野有蔓草,零露瀼瀼。 《齐风 南山》:艺麻如之何,衡从其亩。 注:艺麻:大麻。 《齐风 甫田》:无田甫田,维莠骄骄。 注:莠(yǒu 有):杂草;狗尾草。 《魏风 汾沮洳》:彼汾沮洳,言采其莫。彼汾一方,言采其桑。 彼汾一曲,言采其藚. 注:藚xù 一种中药草,即“泽泻” 《魏风 园有桃》:园有桃,其实之肴。园有棘,其实之食。 《唐风 椒聊》:椒聊之实,蕃衍盈升。椒聊之实,蕃衍盈匊。 《唐风 绸缪》:绸缪束楚,三星在户。 注:楚:荆条。 《唐风 采苓》:采苓采苓,首阳之巅。 注:苓:甘草。采苦采苦,首阳之下。 。 苦:苦菜 采葑采葑,首阳之东。 。 葑:蔓菁。 《秦风 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注:蒹:没有长穗的芦苇称蒹。初生的芦苇,称葭。 蒹葭萋萋,白露未曦。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秦风 终南》:终南何有,有纪有堂。 注:纪:枸杞子;堂:海棠。《陈凤 墓门》:墓门有棘,斧以斯之。 。墓门有梅,有鸮萃止。 。 注:鸮:猫头鹰。 《陈凤 防有鹊巢》:防有鹊巢,邛有旨苕。 中唐有甓,邛有旨鷊。 注:旨苕:嫩苕草。旨鷊:绶草。 《陈凤 泽陂》:彼泽之陂,有蒲与荷。 彼泽之陂,有蒲与蕳。 彼泽之陂,有蒲菡萏。 《桧风 隰有苌楚》:隰有苌楚,猗傩其枝。 注:苌楚:中华猕猴桃的古名。 《曹凤 下泉》:冽彼下泉,浸彼苞稂。 注:苞稂:稂草 冽彼下泉,浸彼苞萧。 冽彼下泉,浸彼苞蓍。 芃芃黍苗,阴雨膏之。 《豳风 七月》:七月流火,八月萑苇。 注:芦苇初生名菼,幼小叫蒹,长成后叫萑 四月秀葽(yāo),五月鸣蜩(tiáo)。 注:葽:野瓜。六月食郁及薁(yù) ,七月亨葵及菽。 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 注:郁:李子。葵:葵菜。 菽:大豆 。断壶:摘葫芦。 叔苴:采麻籽。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穋(lù)。 禾麻菽麦 。注:禾麻菽麦:小米、麻籽、豆。 七、古诗中有哪些描写草木植物的句子5466465456写草的诗句: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陶渊明《归园田居》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曹操《观沧海》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崔颢《黄鹤楼》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韦应物《滁州西涧》 细雨湿流光,芳草年年与恨长 草色遥看近却无 燕歌未断塞鸿飞,牧马群嘶边草绿 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刘禹锡 《陋室铭》 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墙头雨细垂纤草,水面风回聚落花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 风吹草低见牛羊 草青临水地,头白见花人 蟾光澹荡,冷浸琪花瑶草 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楼中到夕阳。 八、车前子的用处有哪些别名:车前实、猪耳朵穗子、塔曰马(藏名)。 形态:车前草科植物车前的种子,多年生草本。叶成丛,全部为根生,常平铺地面,有长柄,叶片椭圆状卵形。 花茎数个由叶丛挺出,花淡绿色。 蒴果,种子细小,长圆形,较扁平,成熟种子为棕黑色。 花果期6〜8月。生 于路旁及荒地。 产于全国各地。 采制:秋季采成熟种子,割取果穗,晒干生用或炒用,用时捣碎。 6〜7 月割全草,鲜用或晒干。 性味:味甘,性寒。 功效:清热利湿.通淋止泻,益精明目。治小便不利、腹泻、痢疾、目 用量:3O 〜50 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