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关于衢州的诗吗唐代诗人孟郊在有一首描写烂柯山传说的诗词: 仙界一月内,人间千岁穷。 双棋未变局,万物皆为空。 樵客返归路,斧柯烂从风。 唯余石桥在,犹自凌丹虹。 天脊龙门自然鬼俯神造的天然奇秀。清赵熙在《龙门峡道中》写到: 出郭二十里,入山千万重。 遥寻瀑布水,忽听松林钟。 石涸樵生路,云开雁过峰。 传闻葛由侣,于此伏虬龙。 然而在游历过江郎山的历史名人远不止徐霞客一个人,唐白居易在《江郎山》中写道: 林虑双童长不食,江郎三子梦还家。 安得此身生羽翼,与君来往醉烟霞。 《江郎山和韵》: 三峰一一青如削,卓立千寻不可干。 正直相扶无倚傍,撑持天地与人看。 2.关于衢州的诗词歌赋:“寒满一衾谁共。夜沈沈、醉魂蒙松。雨呼烟唤付凄凉,又不成、那些好梦。明日烟江暝曚。扁舟系、一行螮蝀。季鹰生事水弥漫,过鲈船、再三目送。”(《夜行船.雨夜泊吴江,明日过垂虹亭》)毛滂词 春晚出山城,落日行江岸。人不共潮来,香亦临风散。 花谢小妆残,莺困清歌断。行雨梦魂消,飞絮心情乱。《生查子》 古寺长廊清夜美,风松烟桧萧然。石栏杆外上疏帘。过云闲窈窕,斜月静婵娟。 ——《临江仙.宿僧舍》 手抚归鸿,坐临烟雨帘旌润。气清天近,云日温栏楯。 ——《点绛唇.月波楼重九作》 楚山照眼青无数,淮口潮生催晓渡。 ——《玉楼春.至盱眙作》 此外,毛滂还留有大量吟咏山水的诗、文。其一些七言绝句,写得颇为清新,具乃词潇洒之风。 隔墙杨柳舞腰斜,傍砌鹅梨玉作花。此地风光谁管领?小诗收入长官家。 ——《游翠峰寺》 故遣白云遮谷口,不教幽梦落人间。 ——《昼寝石煕寺》 楼台影压浮天浪,钟鼓声随过岸风。 ——《桐君山,邑人呼为小金山,桐君所庐也》 找了半天,只找到毛滂一人的诗词,他是衢州人,所写景情人,都是来自于这个地方,你可能有用。抱歉/ 3.关于衢州名胜的诗歌望江郎山怀东山读书室 [清]尤侗 石者白为云,云者青为石。 云石不可知,一片空蒙色。三蜂豁复开,面面芙蓉出。 天半卓奇文,千古江郎笔。 过闽关 [明]刘基 关头雾露白朦朦,关下斜阳照树红。 过了秋风浑未觉,满山粳稻入闽中。 衢州市药王山: 铁杆铜条耸碧霄,千年不朽;铜烧汞炼点丹药,一日回春江山奉化毛氏祠堂宋室开基八百年,江山衍脉三千里 江郎山 [明]徐 渭 危蹬发闽甸,孤壁矗江浦。 日如云外升,天从隙中度。 标映翠逾莹,赭错苍微护。 不爱山人樵,自山水沉树。 高顶澄方地,遥夜足春雨。 蝌蚪自依苔,鲜鳞倏飞雾。 何以致兹奇,鸟攫涸流鲋。 清夕听啼猿,白日接仙驭。 仰止莫能攀,搔首徒延伫。 双郎山 [宋]柴随亨 世事无情几变迁,郎峰万古只依然。 移来渤海三山石。 界断银河—字天。 云卷前川龙挂雨,风生明洞虎跑泉。 群仙缥缈来笙鹤,石顶天香坠玉莲 江郎峰三石山 [宋]杨万里 走遍名山脚不停,见渠令我眼偏明。 郎峰好处端何似,笋剥三竿紫水精。 当郎山和韵 [宋]辛弃疾 三峰一一青如削,卓立千寻不可干。 正直相扶无依傍,撑持天地与人看。 过灵石三峰 [宋]陆 游 奇峰迎马骇衰翁,蜀岭吴山一洗空。 拔地青苍五千仞,劳渠蟠屈小诗中。 晓日瞳?雪末残,三峰杰立插云间。 老夫合是征西将,胸次先收一华山。 还有很多自己到这个网址看吧 /whmy/whmy_04.php。 4.关于衢州名胜的诗歌望江郎山怀东山读书室 [清]尤侗 石者白为云,云者青为石。云石不可知,一片空蒙色。三蜂豁复开,面面芙蓉出。天半卓奇文,千古江郎笔。 过闽关 [明]刘基 关头雾露白朦朦,关下斜阳照树红。过了秋风浑未觉,满山粳稻入闽中。 衢州市药王山: 铁杆铜条耸碧霄,千年不朽;铜烧汞炼点丹药,一日回春江山奉化毛氏祠堂宋室开基八百年,江山衍脉三千里 江郎山 [明]徐 渭 危蹬发闽甸,孤壁矗江浦。 日如云外升,天从隙中度。 标映翠逾莹,赭错苍微护。 不爱山人樵,自山水沉树。 高顶澄方地,遥夜足春雨。 蝌蚪自依苔,鲜鳞倏飞雾。 何以致兹奇,鸟攫涸流鲋。 清夕听啼猿,白日接仙驭。 仰止莫能攀,搔首徒延伫。 双郎山 [宋]柴随亨 世事无情几变迁,郎峰万古只依然。 移来渤海三山石。界断银河—字天。 云卷前川龙挂雨,风生明洞虎跑泉。 群仙缥缈来笙鹤,石顶天香坠玉莲 江郎峰三石山 [宋]杨万里 走遍名山脚不停,见渠令我眼偏明。 郎峰好处端何似,笋剥三竿紫水精。 当郎山和韵 [宋]辛弃疾 三峰一一青如削,卓立千寻不可干。 正直相扶无依傍,撑持天地与人看。 过灵石三峰 [宋]陆 游 奇峰迎马骇衰翁,蜀岭吴山一洗空。 拔地青苍五千仞,劳渠蟠屈小诗中。 晓日瞳?雪末残,三峰杰立插云间。 老夫合是征西将,胸次先收一华山。 还有很多自己到这个网址看吧 /whmy/whmy_04.php 5.请大家帮我找几篇描写或关于浙江衢州的优美文章,急用衢州散记 一座城市的历史融化在千年积淀而弥久不散的文化中,自然的山水构建出一城一池的轮廓,而文化则给它注入了灵魂。 一首诗,一散曲在当时看来只是文人墨客的一时豁然兴起,经过时间的洗礼筛选后凝结下来的名句佳言则仿佛莹透而不散的晨露,滋润笼罩着城市的一切,并且将这座城市的内涵无限的放大。 春花三月正浪漫,恰是游山玩水时,三月里的空气也仿佛充满了无限的活力,余等一行九人驱车前往衢州,一扫昨日工作的紧张,一路的欢声笑语,心情舒展到也说不出惬意。 人兴奋的欣赏着窗外的风景,风景也在好奇的打量着我们这群外来的客人。 衢州古称姑蔑、大末、信安地处浙江西部、钱塘江上游,厄浙、闽、赣、皖四省之门户,自来是历史上的交通要道,特殊的地理位置赋予了衢州一种从容不迫的气度:“控鄱阳之肘腋,扼瓯闽之咽喉,连宣歙之声势”。 然而在它浑然的气魄中不失灵秀与俊美。甚至在这种灵秀和大气中时而不时展示它的一丝的幽默与睿智。 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经三游衢州,在其巨著《徐霞客游记》中大量记载了衢州名胜,而徐霞客本人特别钟爱江郎山,谓江郎山之雄奇、景致之变幻不在雁荡、黄山之下。古人的游历自然是艰辛,交通的不便,地理的险远,住宿食物的准备多有不便。 徐在其游记中记述到:“行路之难如此!十里,过漳树潭,至鸡鸣山。轻帆溯流,十五里至衢州,将及午矣。” 幸而我们生活在交通、物质发达的二十一世纪,我们无法也无需体会当时游者的辛劳,从上海出发驱车五小时就到达了我们本次衢州游的第一站烂柯山。 烂柯山又称石室山。 山高 164米,风景优美,古时在“洞天福地”中被列为“第卅福地”,道书中称它为“青霞第八洞天”。走近烂柯山,很远就可以看到一座雄伟奇特的石桥横卧于山顶,这就是“青霞景化洞天”的天生桥。 石梁上有一隙缝,人称“一线天”,形势十分险峻。石梁下洞壁上多摩崖石刻,地坪上近年刻有围棋盘,规模之大天下第一。 唐代诗人孟郊在有一首描写烂柯山传说的诗词: 仙界一月内,人间千岁穷。 双棋未变局,万物皆为空。 樵客返归路,斧柯烂从风。 唯余石桥在,犹自凌丹虹。 “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典故就出与此。 但是孟郊在这首诗说的并不详尽,流落在民间的传说要比他丰富有趣的多。相传衢州府有个人叫王质,一日上山砍柴,看见有两个人在山上下棋,王质本来就是个棋迷,见这两人下的正起劲,就用斧头柄往地上一垫,坐在一旁看棋。 这两人一边下棋一边吃桃,还掰了半个桃递给王质,王质边吃边看,没等吃完,扔在地上的桃核已发芽长成桃树。这时,两个老人提醒他说:“你还勿回去,看你的斧头柄都烂了。” 从此这座山便称为烂柯山,而现在烂柯山又成了中国围棋的故乡。 天脊龙门自然鬼俯神造的天然奇秀。 清赵熙在《龙门峡道中》写到: 出郭二十里,入山千万重。 遥寻瀑布水,忽听松林钟。 石涸樵生路,云开雁过峰。 传闻葛由侣,于此伏虬龙。 天脊龙门就是原来的龙门峡谷,经过近几年的修缮开发,现在已经是衢州的第一旅游景点,从龙门到水门尖为一条长达25华里的大峡谷,相对高差近1000米。景区集奇山异石、天然洞府、幽谷川流和自然园林景观于一体,聚山、林、泉、瀑、云、雾等奇观于一谷,形成了险、雄、奇、秀、幽之形胜。 特别是一条长达1800余米、海拔1000米的“飞龙在天”栈道,盘旋起伏于崇山峻岭中,气势磅礴,堪称华东第一栈道。 最后一站来到了徐霞客曾三游并赞绝的江郎山,徐在游记中写到:“始过江山之青湖。 山渐合,东支多危峰峭嶂,西伏不起。悬望东支尽处,其南一峰特耸,摩云插天,势欲飞动。 问之,即江郎山也。”这段文字记述了徐初见江郎山的情景。 可能徐早就听说江郎山的盛名,所以在文字中也流露出对江郎山的仰慕和偏爱。就像是同情人的初次见面,迫切中又带着一点渴望。 然而在游历过江郎山的历史名人远不止徐霞客一个人,唐白居易在《江郎山》中写道: 林虑双童长不食,江郎三子梦还家。 安得此身生羽翼,与君来往醉烟霞。 这首诗中有一个凄美的爱情传说,讲述的都是有关江氏三兄弟眷恋仙子而化作石峰的故事。如今我们静静的驻足远眺三石峰,体会这段美好的爱情与过往的时光。 不同的心情孕育出不同的景色,在白居易看来江朗山是如此的浪漫与闲静。一代词人辛弃疾面对江郎山,回首坎坷不平的仕途,他笔下的江郎山则要雄伟壮阔的多: 《江郎山和韵》: 三峰一一青如削,卓立千寻不可干。 正直相扶无倚傍,撑持天地与人看。 众所周知,辛一生致力与抗金,但屡遭当权者之忌,流放江西多年。 这首诗正式辛重受宋光宗召见,赴京面圣时经过江郎山时所做。在途中诗人心情复杂,不知此行凶吉,多年的抗金志愿即将在此次面圣时有一个分晓。 诗中展现了诗雄大的智略,与坦荡无畏惧的气魄。 告别衢州,一路在车上思绪良多,望着满车疲惫的游客,此刻我确毫无睡意。 收肠刮肚,寻找关于名城衢州,关于诗词文化,关于历史传说的诸多回忆点滴,写下上述的感想。 衢州,此刻我走了,何时再能会到你身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