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和灵璧奇石有关诗句

一、灵璧奇石有哪些种类

参照有关史料的记载,灵璧石大体可分为以下6大类: (一) 磬石类 有墨玉磬石、灰玉磬石、红玉磬石等,此类石种也统称八音石,除颜色、形体差异较大,其石态、石质等方面基本相似,玲珑剔透,扣之有声。

(二) 龙鳞石类 有红碗螺、灰碗螺、黄碗螺等,此石种的原始石身均有鳞状,直观感觉强,石身规律排列无数条龙身形体,且头、尾、完整,如切片加工,打磨石上光,则平面显露出个个螺状环体图案,层次分明,轮廓清晰,环状色差较大 (三) 五彩灵璧石类 该石色彩缤纷,黄、绛、红、青色花纹雕嵌,曲折有致,如山川、河流、清泉、小溪、朝霞或黑云压城,洪荒无情。 (四) 花山青霜玉类 石质较硬,7度以上,手感滑润,天然光洁,以红、黑两色组成,深嵌体中,形美以山丘象形居多,独成一体。

(五) 莲花石类 此石多为圆、椭圆状。黑、灰底色展现出人物、植物、山川、清溪等,古相典雅,栩栩如生,透过背面以强光照射,观之韵味无穷。

(六) 白灵璧石类 有红白灵璧石、黄白灵璧石、灰白灵璧石、褐白灵璧石数种,各底色呈现斑斑点点的白玉,质地坚硬,如积雪、白云、点缀通体,天生丽质,自胜粉黛。

二、灵璧奇石公园作文

今天上午,我和爸爸去梵天寺参观灵璧奇石。

奇石的形状各种各样。十二生肖:飞龙在天、福猪拱财、灵猴攀岩、天狗望月等;佛祖:慈祥的观音菩萨、笑开怀的弥勒佛、红光满面的寿星等;蔬菜:广纳百财的“白菜”,大丰收的冬瓜和丝瓜等;还有的做成日用品:烟灰缸、茶几、鱼缸等。

奇石的大小不一。最大的有6米多长,3米多高,但厚只有3分米。

最小的和花生米一样大。有的和我一样高,有的和床一样厚,有的和桌子一样长,还有的说不出形状和大小。

奇石的颜色五彩缤纷。有黄白相间的“泰山日出”、“玉满金山”;有红艳艳和天蓝的珊瑚;有灰白相间的“梅开五福”;还有鸡血红的“母子情深”。

这真是一次眼球“大餐”,让我一饱眼福!。

三、赞美灵璧石的话

石质坚硬素雅,色泽美观。

更奇的是击之灵璧石做的磐。“灵璧一石天下奇,声如青铜色碧玉,秀润四时岚岗翠,宝落世间何巍巍”,这是一首宋代人赞美灵璧石的。

所谓灵璧石,又名磬石,产于安徽灵璧县浮磐山。是我国传统的观赏石之一,早在战国时期就已作为贡品了。

它漆黑如墨,也有灰黑、浅灰、赭绿等色。石质坚硬素雅,色泽美观。

更奇的是击之灵璧石做的磐。“灵璧一石天下奇,声如青铜色碧玉,秀润四时岚岗翠,宝落世间何巍巍”,这是一首宋代人赞美灵璧石的诗。

灵璧石之美为古今名人喜爱,至今仍是藏石爱好者搜集的对象。故宫、孔庙保留的编磬都是产自灵璧。

色如墨,声如磬灵璧石天下奇。灵璧石独具神韵,闻名遐迩,领骚神州,古往今来有无数石痴为之倾倒,它的天工造化之功,在古今中外赏石界产生强烈影响。

灵璧石主要特征概括为:“三奇、五怪”。三奇即色奇、声奇、质奇,五怪即瘦、透、漏、皱、丑。

一奇为色。黑如墨玉,磨之可为镜;白色则泽润如羊脂,犹如一团白云;彩色石红、黄、青、蓝搭配,美不胜收。

二奇为声。犹如金振玉鸣,历来有金石之声的说法。

扣之有声,克谐八音。灵璧磬石在古典乐器中鹤立鸡群,向来被皇家宫廷所喜爱。

可以制作成为编磬、垂磬、特磬和,鱼磬等。据《文房器具笺》记载:“有旧玉者股三寸,长尺余,古之遍磬也。

有灵璧石色黑性坚者妙,悬之斋中,客有谈及人间事,击之以待清耳”。由此看来,灵璧石优美的音质,不仅上层喜爱,庶民百姓也爱不释手

三奇为质。灵璧石在所有的奇石中,硬度最好,处于4—7之间,最利于长期收藏。

其石,质经有关部门测定,无放射质,无有害化学成分。1994年经国家建材测试中心化验分析,灵璧石中含有十多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特别是锶的含量高达0.48%,具有促进人体健康,抗癌增寿的功效。

所以利用灵璧石制作的各种工艺品,是符合环境保护和国际流行的绿色用品之要求,深受海内外普遍欢迎。它是集鉴赏、收藏、实用、工艺、保健于一体,是其它奇石都难以媲美的石中之奇。

一怪为瘦。瘦——体态窈窕,实兀嵌空。

乃阳刚之谓。以石体而论,其势棱角毕现,刚硬苗条,中枢坚挺,不肿不疲,骨气昂然。

二怪为透。透——洞豁贯穿,玲珑剔透。

石多孔多洞,灵动飞舞,仰俯观而多姿多势。古人云:石以玲珑透空者为上品。

透——可活全石,也符合阴柔为清的审美观。现仍留存在世的古代灵璧石“中华峰”可称透之美石之典型。

三怪为漏。漏——空穴委曲,鬼斧神工。

漏者,茅屋夜雨,柳稍垂露,上下可穿行也。上可乘天冰,下可接地气,惟漏可行。

石峰有漏,则体若莲瓣,翻唇吐樱,跌宕多姿,疏郎明了。现上海豫园中有一古代灵璧石名为玉玲珑(又说太湖石),可谓“漏”之神品。

朵云突兀,万窍灵通,一孔注水,孔孔皆出,若自下焚香于一孔,则众孔皆烟。何不为奇也。

四怪为皱。皱——皱毂叠浪,岩窦纵横。

皱石之外像。其纡回峭折,氤氲连绵,起伏松弛,阴阳正背,石肤收放皆归于皱。

灵璧石的皱象犹如斧劈千仞;似海浪层层,大雪叠叠;象春风吹碧水,微波滚滚;石肤若披麻,千丝万缕。其之“皱''真奇也。

五怪为丑。丑——丑极则美,美极则丑。

丑而雄,丑而秀,乍看怪丑,实则娇美。丑是自然天成,大璞不雕,返朴归真的美学观念,是赏石文化的最高品位。

总之,灵璧石瘦者铁骨铮铮,透者跌宕,漏者遒逦,皱者江河行也,丑者藏美丑而不丑。灵璧石可谓一石一景,一石一物,一石一天地,一石一世界。

形态大气,实中有虚,虚中有实,虚虚实实,神美貌丽。 魅力独特 灵璧石具有独特的魅力:一是无论大小,天然成型,千姿万态,并具备了“皱、瘦、漏、透”诸要件,意境悠远;二是灵璧石的肌肤往往巉岩嶙峋、沟壑交错,粗犷雄浑、气韵苍古,纹理十分丰富,韵味十足。

三是色泽以黑、褐黄、灰为主,间有白色、暗红、五彩、黑质白章……不仅多姿而且多彩。四是“玉振金声”的音质,轻击微扣,都可发出琤琮之声,余韵悠长。

灵璧石具有4个方面的独特之美,坚贞美 坚是石的主要特点,更是供石的首要条件。硬度低的奇石,易风化剥蚀,虽然好的造型而不能保持永恒,失去收藏价值。

所以一块奇石,虽然具有造型,纹理、色彩等诸多奇特条件,但因其硬度低便不能跻身于奇石之林,更不能成为精品。灵璧石一般均在6—7度,保存性高于它石,肌理缜密,质素纯净,坚固稳实,有分量感和温润感。

其坚贞之特质,为供石之最。 造型美 石是世界上年代最久之古物,它经过宇宙混沌时期强烈造山运动的褶皱、断裂、辗压和亿万年的风化雨浸、水镌土蚀等内部和外营力的自然雕凿下,扭曲劈裂、去软留坚、孔洞沟壑,峻岭起伏,缠结纷乱,形成了各种造型奇特,天然成趣,独一无二,罕贵难求的艺术品。

灵璧石更以它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形成一块块坚实青莹、造型奇特的天然雕塑品。当人们走进灵璧层峦中去踏山寻石,呈现在你眼前的有峰峦洞壑、剔透玲珑、惮奇尽怪,黛色荧荧的(山免)岩怪石,还会发现在众多的奇石中有鳞者、角者、游者、翔者、菡萏、蟠螭、仙翁、美女、菩萨、高士。

四、关与灵壁奇石的作文1

我的家乡在安徽灵璧,她斜倚凤凰山,脚洗汴河水。

虞姬墓、钟馗画、奇石被称为灵璧三宝。但最让人神往的,还是那千姿百态、婀娜多姿、扣之如磬的灵璧奇石。

欣赏灵璧奇石是一种美的享受! 灵璧奇石讲究的是“瘦、透、漏、丑”。它外形奇特,石体黝黑,纹理清晰,石面光洁蕴润,抚之若肤,扣之如磬。

它集声、形、质、色、纹等诸美于一体,有着无比丰富的美学内涵和极高的观赏、收藏价值,被乾隆皇帝御封为“天下第一石”。 走进园林石馆,宛如走进了祖国的三山五岳。

看那块“别有洞天”石:千孔竞秀,奇峰林立,山势险峻,傲视五岳,气势磅礴。再看那块蜿蜒盘旋的“中国龙”石:龙首昂立,似长啸,如低吟;龙尾翘起,欲腾云而去,又似频频回首,依依不舍;还有那…… 走进象形石馆,瞧那块“一个黄鹂鸣翠柳”石:一只“黄鹂”独占“柳枝”,小嘴微张,两眼有神,通体晶莹透亮,两个修长漂亮的爪子紧紧抓住一根正欲抽芽、泛着绿光的“柳枝”。

还有那块“千年佛祖一观音”石:只见她盘腿静坐,双目微闭,两手合实,满面慈祥,大智若愚;身后佛光万丈,熠熠生辉。面对她,使人超凡脱俗,清心养性 走进磬石馆,一块块磬石或悬或挂,或置于精雕细琢、古朴淡雅的案几之上。

它们或黑如墨玉,或红如胭脂,或灰如素铅,但个个玲珑剔透,扣之有声,余音悠长,润人肺腑。灵璧,据说即因此而得名。

欣赏灵璧石,轻抚石壁,宛若轻拨琴弦,任那清风明月之歌恣意流淌;奇石脚下,隐约可见一座座祖国高山大川在傲然挺立;低头静思,仿佛听到一个个凄美的故事从缥缈的远古传来…… 灵璧奇石,我的至爱!。

五、灵璧的钟馗画写一篇作文350

在中国泱泱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以某种艺术为载体,寄托和表达人民大众的情思和祈愿,乃中国民间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或曰中国民间艺术的主脉络。传承了1000多年的灵壁钟馗文化,就是中国民间艺术长河中的一脉。 向有"天下奇石第一"称誉的灵壁县,位于安徽省东北部,是垓下古战场,古汴河流经地,地处淮北偏东南的淮河流域。历史上长期受水旱蝗灾袭扰。旧《灵壁县志》载:居民"岁岁逃亡,十不存五"。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漫长历史时期,与灾荒年众多民众长期逃荒流离有关,民间多出艺人,如杂技、曲艺、木偶戏、皮影戏等,以为生计。其中,在民间影响力最为广泛、最具民俗文化价值的当属钟馗文化。目前,楚汉文化、灵璧奇石、钟馗画已逐渐形成三元文化产业链。钟馗画与灵璧石、虞姬墓并称为"神、奇、美"的灵璧"三绝",有"虞姬、奇石、钟馗画,灵璧三绝甲天下"之誉.

在灵璧,有一个人人皆知的人物,他叫孙淮滨。孙淮滨,1932年2月出生于安徽灵璧。自幼博研经史及古文诗词,并攻习书画印学,有较高的中华传统文化素养。其书画师从清道人入室弟子王奎璧、吕凤子先生。宗法授受,薪火相传,为清道人再传弟子。其于书学,求篆于金,求隶于石,兼及汉魏晋碑帖,熔金石书画于一炉。画谙"六法",涉猎甚广,举凡山水、花鸟、博古、人物,或工或写,俱皆专能精擅,各臻妙境。晚年致力于本土传统钟馗画的研究与创作,他固守以唐人吴道子"钟馗样"为粉本,以墨线勾勒,以矿物颜料敷彩,数层烘染,必厚重乃止,达到焕烂而求备,再现大唐气象。孙淮滨的钟馗画,集民间画、宫廷画、文人画于一体,焕发出大唐绘画特有的绚丽光彩。他的钟馗画被授予中国乡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钟馗画代表性传承人和中国乡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钟馗画艺术大师.

六、什么是灵璧之美

灵璧之美说的是“天下第一石”灵璧石。

中国明代的《云林石谱》共记录116种石头,其中的4大名石则是灵璧石、太湖石、雨花石和英德石。 安徽灵璧县盛产玉石,故得名“灵璧”。

灵璧石分奇石、磬石和大理石。奇石天然神韵,叩之有道,清帝乾隆封其为“天下第一石”。

磬石为灵璧独有,色如墨玉,敲击可发出美妙的声音,俗称“八音石”,四千年前古人即用之制作磬石编钟。玲珑剔透的磬石工艺品和大理石板材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

灵璧石,只所以能奇绝于天下,享誉古今和海内外,其真正魅力不仅在于天赋其内在的灵气和形态的神奇,主要还有击之响彻于皇宫内外,及质、色、纹的美。 因此历来为世人所珍视。

南唐后主李煜所爱的“灵璧研山”,径才逾尺,具 36 峰,且各有其名。又有下洞三折而通上洞,中有龙池,天雨则津,滴水稍许于池内,经旬不燥。

宋徽宗得一“灵璧小峰”,‘‘长仅六寸,高半尺,玲珑秀润,卧沙、水道、裙折、胡桃纹皆具,小峰之巅有白石圆光,晶莹如玉”。 御题:“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勒于石。

清乾隆帝称灵璧石为“天下第一石”。石癫米芾得南唐后主“灵璧研山”,赞曰:“谁谓其小,可置笔研,石形如岱,顶有方坛。”

米老过镇江,因爱甘露寺旁临江一处晋唐古建筑,乃苏仲恭宅, 苏亦爱“灵璧研山,”石宅相交后,米老却又叹惋不已,抱憾终生。 苏东坡为得到灵璧石,亲自到灵璧张氏园亭为园主 作画、题字、撰文。

主人喜赠“麋鹿宛颈石”,载归阳羡。现在《丑石竹风图》和“麋鹿宛颈石”均已不知去向,所撰 《灵璧张氏园亭记》仍灿然人间 ( 载《苏东坡全集》 ) 。

宋代诗人方岩在《灵璧磬石歌》中曰:“灵璧一石天下奇,声如 青铜色碧玉。 ”清代蒲松龄等都钟情于灵璧石。

灵璧石声、形、质、色、纹具有很高艺术欣赏价值。 声: 灵壁磬石击之金声玉振,余音绕梁,是与赏石者进行语言交流的心灵之声,是一种独特的艺术享受。

远在三千 年前殷、商时代成书的《尚书·禹贡》中,就有取灵璧石作磬的记载。 当时它与编钟的前身“钲”同为宫廷主要乐器。

它在我国盾乐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晋书》、《宋史》、《灵璧志略》等书均记载历代皇帝派员来灵璧采石制磬之 事。

现在山区的石农们,每采得一石,不仅观其形,首先扣其声,以有金属清越之声为贵。其中尤以有洞而又有金属声 者最难得。

磬石奇石无声者不是石体有伤,就是石膈 ( 筋脉病态或脉筋过宽 ) 等。新面世的彩石、图纹石等有金属之声者甚少。

了解灵璧山区的人皆知,磬石之声被当地人视为驱邪、纳福的吉祥之音。还有人把奇石视为天意所成的神灵之物 而对其供香、叩拜,祈祷平安赐福。

在当地还流传着很多有关奇石的神话传说。 形:“泗滨浮磬”。

灵璧石原在古泅水之中,经过亿万年的自然风化,使之形成瘦、皱、漏、透和圆、蕴、雄、稳等特点。灵璧石,有的肖形状景,惟妙惟肖;有的气韵生动,震撼人心;有的轮廓抽象,写意传神;有的意境无穷, 耐人寻味;有的色彩艳丽,气质高雅;有的纹理图案天然成趣,妙不可言。

灵璧石,还有顽、拙、怪和灵、巧、秀、奇 诸美。 灵璧石之形,可观者“多为一面或三面,若四面全者,即是从土中生起,凡数百之中无一二” ( 见《云林石谱》 ) 。

近年来,在群众性的采石大潮中,虽然有数以万计的灵璧石面世,发现四面可观者实在稀少。而在俯视、环视等多 角度的审视观赏中,奇石形体各部位轮廓的线与面,既能符合“线宜曲不宜 直,面宜凸不宜平”的奇石形体审美标准,又能集中显现其形态主题的更少;而底面虽然观赏不到,但能天然平稳或是 有多种不同放置方法可赏的传统供石,更是风毛麟角。

所以,评价一块奇石,在形态上虽有点滴之差,其艺术价值则相 距甚远。奇石之形“宁拙勿作,勿失天真”。

就是说,在奇石形体中,某些部位虽然拙了些,宁可保留着,也不要人为 做作。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展现形态天然之奇的真实性。

灵璧石,不论是造型石还是图纹石,为其清洗配座后,即可观 赏。 所以,灵璧石最怕因在其形体上人工斧凿而失去神奇和灵气。

奇石形态,只要符合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情理就是美 的形态。关于对灵璧石形的赏评,应首先利用“线宜曲不宜直,面宜凸不宜平”的奇石形体审美标准,对奇石形体轮廓 线与面进行审美,再慧眼捕捉形体轮廓线与面所提供形态的内容和意境从而确立有无主题。

对于在形态上无法立题的奇 石,可根据奇石的产地、特征及给予赏石者的感受进行命题。而对于在形态上能够立题的奇石。

再根据自然科学和人文 科学的情理围绕主题就形论形,再看有无“精”、“气”、“神”之美和“瘦、皱、漏、透、圆、蕴、雄、稳”的形体 美;至于对五彩石和图纹石的赏评,可用画理、书理、诗理等审美标准加以鉴赏。 总而言之,作为天工造物的灵璧石, 不论是象形石还是图纹石,其形态不似之似是美的,而形态酷似逼真的不仅美,而且更难得、更珍贵 ! 作为人物或动物 象形的灵璧石,以其神态振奋时为最美。

质: 灵璧石是九亿年前的海藻化石,属元古代地层中的碳酸盐岩。 最有代表性的磐石为隐晶质石灰岩,是由颗粒大 小均。

七、有关石头的古诗

玄都坛歌,寄元逸人】杜甫

故人昔隐东蒙峰,已佩含景苍精龙。

故人今居子午谷,独在阴崖结茅屋。

屋前太古玄都坛,青石漠漠常风寒。子规夜啼山竹裂,王母昼下云旗翻。

知君此计成长往,芝草琅玕日应长。

铁锁高垂不可攀,致身福地何萧爽。

【中丞严公雨中垂寄见忆一绝,奉答二绝】杜甫

雨映行宫辱赠诗,元戎肯赴野人期。

江边老病虽无力,强拟晴天理钓丝。

何日雨晴云出溪,白沙青石先无泥。只须伐竹开荒径,倚杖穿花听马嘶。

【东峰亭各赋一物得幽径石】王纬

片石东溪上,阴崖剩阻修。

雨馀青石霭,岁晚绿苔幽。从来不可转,今日为人留。

【黄家洞】李贺

雀步蹙沙声促促,四尺角弓青石镞。黑幡三点铜鼓鸣,高作猿啼摇箭箙。

彩巾缠踍幅半斜,溪头簇队映葛花。

山潭晚雾吟白鼍,竹蛇飞蠹射金沙。

闲驱竹马缓归家,官军自杀容州槎。

【青石-激忠烈也】白居易

青石出自蓝田山,兼车运载来长安。工人磨琢欲何用,石不能言我代言。

不愿作人家墓前神道碣,坟土未干名已灭。

不愿作官家道旁德政碑,不镌实录镌虚辞。

愿为颜氏段氏碑,雕镂太尉与太师。

刻此两片坚贞质,状彼二人忠烈姿。

义心如石屹不转,死节如石确不移。

如观奋击朱泚日,似见叱诃希烈时。

各于其上题名谥,一置高山一沉水。

陵谷虽迁碑独存,骨化为尘名不死。

长使不忠不烈臣,观碑改节慕为人。

慕为人,劝事君。

【莲石】白居易

青石一两片,白莲三四枝。寄将东洛去,心与物相随。

石倚风前树,莲栽月下池。

遥知安置处,预想发荣时。

领郡来何远,还乡去已迟。

莫言千里别,岁晚有心期。

【别石泉】李绅

素沙见底空无色,青石潜流暗有声。微渡竹风涵淅沥,细浮松月透轻明。

桂凝秋露添灵液,茗折香芽泛玉英。

应是梵宫连洞府,浴池今化醒泉清。

【寄山友长孙栖峤】贾岛

此时气萧飒,琴院可应关。

鹤似君无事,风吹雨遍山。

松生青石上,泉落白云间。有径连高顶,心期相与还。

【深山逢老僧二首】贯休

衲衣线粗心似月,自把短锄锄榾柮。

青石溪边踏叶行,数片云随两眉雪。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