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对话体古诗词

1.紧急

1、母亲的眼泪和孩子的梦听—— 耳畔的声音 这是谁在哭泣? 它是如此冰冷地刺痛了 我干涩的眼睛 脚底枯萎的小花 身旁的母亲泪眼迷离 是谁的屠刀如此犀利 寒光闪耀 硝烟铁蹄 是否 还有缕缕飘散殆尽的侠骨柔情? 可是 我们都不需要这些—— 无谓的光和影 难道说 和平的橄榄枝非要等到在毁灭之后 才能发出新芽? 2、妈妈和孩子小时候我是妈妈的孩子每天站在妈妈画好的标尺下慢慢长大长大后我成了孩子的妈妈接过妈妈手中的旧标尺我照着妈妈的样儿测量孩子成长的速度可我发现,越是这样不辞辛劳的浇灌眼前的幼苗越是长得瘿弱缓慢终于我累得收起了手中的标尺坐在不远的沙发处目测那棵树的变化我惊喜地看到那棵瘦弱的小苗竟在我不经意间长出了许多绿绿的枝叶! 3、母亲和我 江河近来母亲常坐在窗前 一天要把玻璃擦上几次 外面的海棠绿了樱桃红了 她的孩子们都走了 她说她怀我的时候 一天要把隆起的衣裳抚平几次 织成的小衣服叠得平平整整 想着我就要来了 她看不见我想我蜷着身子睡得好吗 现在窗前的那丛树 把她的心思织进摇动的叶子里 她常把玻璃擦得亮得发绿 想我快撩过树枝来了 愿我来前睡得安稳 她为我做过那么多衣服洗过那么多 今天仍把毛线团藏在心里等着 她总想看我却看不见 把我想得美好想得担心 使我担心这个世界美好得 能不能再让我手舞足蹈地哭上一场。

2.有对话的文言文古诗

新安吏

作者: 杜甫

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

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

“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

“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

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

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

“暮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

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

我军取相州,日夕望其平。

岂意贼难料,归军星散营。

就粮近故垒,练卒依旧京。

掘嚎不到水,牧马役亦轻。

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

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

有吏夜捉人。

老翁越墙走,

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

“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

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

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

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

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

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

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

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

独与老翁别。

潼关吏

作者: 杜甫

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

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

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

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

“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

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

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

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

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

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

3.找古文 一个对话的古文 (短些)

1.两小儿辩日

原文: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yú),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cāng)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shú)为汝(rǔ)多知(同“智”)乎?”

(1)辩斗:辩论,争论。

(2)故:原因,缘故。

(3)以:以为,认为。

(4)去:离。

(5)日中:中午。

(6)车盖:古时车上的篷盖,像雨伞一样,呈圆形。

(7)及:到了。

(8)则:就。

(9)盂:一种装酒食的敞口器具。

(10)为:是。

(11)沧沧凉凉:阴阴冷冷,天气凉爽的样子。

(12)探汤:把手伸到热水里去。意思是天气很热。

(13)决:裁决,判断。

(14)孰:谁,哪个。

(15)汝:你。

译文:孔子到东方游学,途中遇见两个小孩儿在争辩,便问他们争辩的原因。

第一个小孩儿说:“我认为太阳刚升起来时离人近,而到中午时离人远。”

另一个小孩儿则认为太阳刚升起时离人远,而到中午时离人近。

第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升起时大得像一个车盖,到了中午时小得像一个盘盂,这不是远小近大的道理吗?”

另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出来时清凉而略带寒意,到了中午时就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热,这不是近热远凉的道理吗?”

孔子听了不能判定他们谁对谁错,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知识渊博呢?”

2.瞳子何必在大

原文:嵇中散语赵景真①:“卿瞳子白黑分明,有白起之风②,恨量小狭③。” 赵云

:“尺表能审玑衡之度④,寸管能测往复之气⑤。何必在大,但问识如何耳⑥。”

①稽中散:嵇康,嵇康曾任中散大夫。赵景真:赵至,字景真,曾随嵇康学习,

有才气。

②白起:战国时秦大将。

③恨:遗憾。小:稍微。

④表:古代测量太阳影子来计算时间的标竿。玑衡:古代观测天象的仪器。

⑤管:古代校正乐律的工具。

⑥识:才智。

译文:稽中散(嵇康)对赵景真说:“你的眼睛黑白分明,有大将白起的风采,遗憾的是器量狭窄啊。”“赵景真说:“尺长的标杆可以测定太阳运行的精确度,寸长的竹管可以测定音乐的高低。何必要大呢,只看才智如何就可以了。”

4.关于"聊天"的诗词有哪些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____欧阳修《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____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____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____高适《别董大二首》月有盈亏花有开谢,想人生最苦离别。____张鸣善《普天乐·咏世》衰兰送客咸阳道。

天若有情天亦老。____贺铸《行路难·缚虎手》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____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____刘禹锡《杨柳枝 / 柳枝词》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____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____王维《渭城曲 / 送元二使安西》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____张泌《寄人》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____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

____范云《别诗》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____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____苏轼《鹊桥仙·七夕》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____韦应物《寄李儋元锡》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

____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____辛弃疾《水调歌头·壬子三山被召陈端仁给事饮饯席上作》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____辛弃疾《鹧鸪天·晚日寒鸦一片愁》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____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为谁醉倒为谁醒,到今犹恨轻离别。

____吕本中《踏莎行·雪似梅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____杜甫《春望》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

____高适《送李侍御赴安西》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____周紫芝《鹧鸪天·一点残红欲尽时》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____李白《赠汪伦》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____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

____陆龟蒙《别离》醉别西楼醒不记。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

____晏几道《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____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聚散匆匆,此恨年年有。____魏夫人《点绛唇·波上清风》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

____纳兰性德《采桑子·当时错》。

5.摘抄课外的叙事体和对话体文言文

季氏将伐颛臾》选自《论语·季氏篇》,是《论语》中的重要篇章,属于记言散文里的驳论文.论语——语录体散文,主要是记言.所以他当然是语录体啦!他们不是同一个概念.语录体:常用于门人弟子记录导师的言行,有时也用于佛门的传教记录.因其偏重于只言片语的记录,不重文彩,不讲篇章结构,不讲篇与篇之间甚至段与段之间时间及内容上的必然联系,故称之为语录体.先秦记载孔子及弟子言行的《论语》及宋代记载程颢、程颐言行的《二程遗书》,均堪称语录体的典范.其中《论语》简明深刻、语约义丰,往往在一两句话里包含丰富的人生哲理和人生经验,流传后世,成为人们常用的成语、警句和格言.对话体.即通过一定的情景,模拟二者(通常是两人)对话的内容.对话体与其它文体不同的特征在于,它体现了对话者的在场性,因此也容易让读者如同置身于当时的语境之中,聆听古代贤哲的教诲,生动而形象.)《孟子》是通过对话体展开论辩的说理散文,较之《论语》篇幅加长,议论增多,是语录体散文向专题性论文过渡的形式.有些篇章还保留着语录体的形式,是孟子语录集结.但多数篇章是通过对话体展开论辩的说理散文.这种形式除了承载论辩观点之外,还有叙事的功能,使文章情节化、故事化。

6.有对话的文言文古诗

新安吏作者: 杜甫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

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

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暮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

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我军取相州,日夕望其平。岂意贼难料,归军星散营。

就粮近故垒,练卒依旧京。掘嚎不到水,牧马役亦轻。

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

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越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潼关吏作者: 杜甫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

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

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

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

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

7.语录体和对话体

《季氏将伐颛臾》选自《论语·季氏篇》,是《论语》中的重要篇章,属于记言散文里的驳论文。论语——语录体散文,主要是记言。所以他当然是语录体啦!!

他们不是同一个概念。

语录体:常用于门人弟子记录导师的言行,有时也用于佛门的传教记录。因其偏重于只言片语的记录,不重文彩,不讲篇章结构,不讲篇与篇之间甚至段与段之间时间及内容上的必然联系,故称之为语录体。先秦记载孔子及弟子言行的《论语》及宋代记载程颢、程颐言行的《二程遗书》,均堪称语录体的典范。其中《论语》简明深刻、语约义丰,往往在一两句话里包含丰富的人生哲理和人生经验,流传后世,成为人们常用的成语、警句和格言。

对话体。即通过一定的情景,模拟二者(通常是两人)对话的内容。对话体与其它文体不同的特征在于,它体现了对话者的在场性,因此也容易让读者如同置身于当时的语境之中,聆听古代贤哲的教诲,生动而形象。)《孟子》是通过对话体展开论辩的说理散文,较之《论语》篇幅加长,议论增多,是语录体散文向专题性论文过渡的形式。有些篇章还保留着语录体的形式,是孟子语录集结。但多数篇章是通过对话体展开论辩的说理散文。这种形式除了承载论辩观点之外,还有叙事的功能,使文章情节化、故事化。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