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唐诗最

1.唐诗最经典的有哪些

《访隐者不遇》·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这首诗脍炙人口,看起来平平无奇,但却是唐诗中的代表作。

诗因为受体裁的限制,只能用很少的字来表达作者的创作意图。所以,诗有“诗家语”,如果用读散文的方法来读诗,则不容易理解诗的本意。

这首《访隐者不遇》,最大的特点是精炼,诗是五绝,只有二十个字。开篇第一句“松下问童子”,问的是什么,作者没有说,只用回答代替了疑问“言师采药去”,那问的一定是“师往何处去”。

接下来又用一句回答“只在此山中”,省略了疑问“采药在何处”,最后又以一句“云深不知处”省略了“山中何处采”。一首要用七句才能写明白的诗,只用了四句就写完了。

纵观全文,作者的疑问一句都没有写出来,而读者很容易就能想到作者问的是什么。 然后我们再看诗中出现的事物。

“松下问童子”,那就一定有主人公和童子两个人,问的地点是松下,那就一定有一棵松树,这棵松树一定不是小松,不然就不是“松下”而是“松旁”了。“言师采药去”,两人的问答开始了,作者一定是来到“隐者”居住的地方,相问隐者的童子。

既然是居住的地方,而且隐者还有一个童子,总不会风餐露宿,那就至少应该有一个茅屋。也许还种了一小片菜地,有一个池塘,养了几只鹅……,当然,诗里并没有写到这些,只是依个人的想象。

“只在此山中”,那就必定有一座山,至于这座山有多高?“云深不知处”…… 最后我们再看作者的思想活动。题目是《访隐者不遇》,作者去拜访隐者,想必一定怀着一颗怡然的心,至少心情是淡然的。

而来到隐者居住的地方,“言师采药去”,人不在,那必然有一些失望。等到第三句“只在此山中”,失望中又萌升了一点希望。

最后一句“云深不知处”,方才彻底绝望了…… 我们回顾一下这首诗,作者和童子的对答,诗中出现的两个人物、松树、茅屋、被云雾缭绕的高山,以及主人公的思想活动,所有所有这些加起来,二十个字,算上题目,二十五个字。《凉州词》·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这是一首典型的边塞诗,描述的是军营中一场难得的酒宴。

如果仅仅依照字面的意思,则容易误将这首诗定为一、两个人的低吟浅酌后对战争的恐惧和不满。 “葡萄美酒夜光杯”,开篇第一句,先描述了酒宴的五光十色。

“欲饮琵琶马上催”,琵琶是当时西域胡人的乐器,是在马上演奏的,催的也并不是出征,出征是吹号角。这句是形容当大家欲饮未得的时候,乐队弹奏起了琵琶。

没有使用习惯的上四下三的音节,而改用了上二下五,更增强了这句诗的渲染力。末尾两句,清代施朴华说“做悲伤语读便浅”。

这两句诗并不是为了宣扬对战争的恐惧、不满、哀叹和厌恶,试想一下,当酒宴开始时,响起了欢快、激昂的音乐,这时军士们更是神采飞扬。酒过三巡,有人想要停杯不饮了,旁人劝道:“怕什么?喝就喝吧,就算醉卧沙场,也请诸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我们不是早以将生死置之度外了吗? 这场酒宴所描述的,除了兴奋的场面,热烈的气氛之外,还有军士们视死如归的勇气和豪情。

这种另人向往的魅力,正是边塞诗的本色。《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首诗是唐代送别诗中的代表作,李白又是唐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这首诗能流传千古,便不足为奇了。

李白写这首诗的时候,刚刚离开四川,他眼中的世界,还是那样美好。而孟浩然此时已经名满天下,他那种飘然独立的性格又给了李白忘情山水间的印象(《赠孟浩然》——我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这首诗描写的虽然是离别,但当时正值开元盛世,从黄鹤楼到扬州,又是一路繁花似锦,所以他心里没有忧伤,相反却充满了愉快。

“故人西辞黄鹤楼”,第一句先点了题,孟浩然要和他在黄鹤楼分别,而黄鹤楼又是传说中当年仙人飞天的地方,这无疑又给这此分别增添了浪漫色彩。“烟花三月下扬州”一句,意境绚美,孙洙评论这句诗为“千古丽句”,三月本就给人春意盎然的感觉,而加上“烟花”,更是把那种春意描写的更为浓郁。

“孤帆远影碧空尽”,远去的孤帆渐渐消失在那万倾的碧空里。“唯见长江天际流”,这时,诗人才注意到那仿似流向天际的江水。

孤帆已逝,江水依旧,正是孔子那“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写照。最后两句看似写景,其中却包含了李白对朋友的深情和对美好未来的追求。

李白向往孟浩然,也向往美好的明天,是李白的诗中积极向上的不可多得的佳句。《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这首诗写于天宝十二年,而此时李白受排挤离开长安已经是第十个年头了。

腐败的唐王朝在经历了“开元盛世”之后江河日下,把持朝政的是杨国忠、李林甫、高力士等人,李白空。

2.唐诗最经典的有哪些

唐诗七律第一: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唐诗七绝第一: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唐诗五律第一: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唐诗五绝第一: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以上纯属个人意见····。

3.【写出相对应的唐诗最遥远的芳邻最强的春风最高的瀑布最寂寞的环境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以上是我做出的.下面贴上我在其他地方找到的:唐诗之最.唐诗之最 唐诗之最 最高的楼——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最贵的信——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最快的舟——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最难走的路——蜀道难,难以上青天; 最长的头发——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最长的一觉——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悻名; 最长的恨——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最高的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白的最快的头发——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从征时间最长的人——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最大的雪花——燕山雪花大如席. 最强劲的风——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最难寻的东西——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最寂寞的环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最遥远的若邻——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4.李白最著名的一首诗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李白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 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遥相望,迥崖沓障凌苍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5.哪十首唐诗最受香港人喜欢

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屈原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汉乐府民歌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龟虽寿》三国??曹操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七步诗》三国??曹植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饮酒》东晋??陶渊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敕勒歌》北朝民歌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南唐??李煜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早发白帝城》唐??李白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沦》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唐??李白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咏柳》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摧。《回乡偶书》唐??贺知章

羌笛何许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游子吟》唐??孟郊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望月怀远》唐??张九龄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李白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相思》唐??王维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唐??杜甫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忆江南》唐??白居易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唐??白居易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锦瑟》唐??李商隐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唐??李商隐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唐??李商隐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离思》??元稹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春晓》唐??孟浩然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悯农》唐??李绅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山行》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唐??杜牧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绝句》唐??杜甫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唐??杜甫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唐??杜甫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唐??杜甫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枫桥夜泊》唐??张继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江雪》唐??柳宗元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刘长卿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乌衣巷》唐??刘禹锡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滁州西涧》唐??韦应物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已亥杂诗》清??龚自珍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绝句》宋??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宋??李清照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宋??李清照

6.哪首唐诗被评为“古今七律第一”

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七言律诗《登髙》,被称为“古今七律第一”:“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秋,是杜甫流寓夔州,在极端困窘的情况下写成的。

那一天,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百感交集。望中所见,激起意中所触;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

于是,就有了这首被誉为“古今七言律第一”的旷世之作。这一首诗前半写景,后半抒情,在写法上各有错综之妙。

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好比画家的工笔,形、声、色、态一一得到表现。颔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气氛,好比画家的写意,只宜传神会意,让读者用想象补充。

颈联表现感情,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丛生。尾联又从白发日多,护病断饮,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

这样,杜甫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纸上。这一首诗四联全都用了对仗,而句之中又有对仗,第一句“风急”对“天高”,第二句“渚清”(“清”谐音“青”)对“沙白”,第七句“艰难”对“苦恨”,第八句“潦倒”对“新停”,都是先在本句自对,再跟对句相对。

有趣的是,第一句因为押韵,跟第二句在平仄上就无法完全相对,而在字义上却对得天衣无缝。 这首诗被誉为“古今七律第一”,即使仅从形式上看,也当得起此美称。

7.唐诗中的五律第一,有哪十首

说明:来自网络 1、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作为“岭南第一人”,张九龄以五言诗见长,《望月怀远》为其代表作之一,此诗是望月怀思的名篇。

全诗语言自然浑成而不露痕迹,情意缠绵而不见感伤,意境幽静秀丽,构思巧妙,情景交融,细腻入微,感人至深。 《增订评注唐诗正声》:郭云:清浑不著,又不佻薄,较杜审言《望月》更有余味。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通篇全以骨力胜,即“灭烛”、“光满”四字,正尽月之神。用一“怜”字,便含下结意,可思不可言。

《五七言今体诗钞》:是五律中《离骚》。 2、王湾《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⑺? 归雁洛阳边。”颈联写拂晓行船的情景,对仗隐含哲理,“形容景物,妙绝千古”。

全诗用笔自然,写景鲜明,情感真切,情景交融,风格壮美,极富韵致,历来广为传诵。 《河岳英灵集》:“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诗人已来少有此句。

张燕公(张说)手题政事堂,每示能文,令为楷式。 《唐诗训解》:三四工而易拟,五六太淡而难求。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徐充曰:此篇写景寓怀,风韵洒落,佳作也。“生”字、“入”字淡而化,非浅浅可到。

《唐风定》:高奇与日月常新,非摹仿可得。 3、杜甫《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全诗前二联写点明“旅夜”,后二联紧扣“书怀”,景中有情,融情于景,内容深刻,格调清丽,结构谨严,是杜甫诗歌中的经典作品。

明·谢榛《四溟诗话》:子美“星随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句法森严,“涌”字尤奇。可严则严,不可严则放过些子,若“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意在一贯,又觉闲雅不凡矣。

明·胡应麟《诗薮》:“山随平野阔,江入大荒流”,太白壮语也;杜“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骨力过之。 明·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写景妙,传情更妙。

近代·李庆甲《瀛奎律髓汇评》:通首神完气足,气象万千,可当雄浑之品。 4、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全诗读起来像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又像一支轻快的歌舞,给人以耳目清新之感!完美体现了王维诗歌特点“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王孟诗评》:总无可点,自是好。 《增订评注唐诗正声》:郭云:色韵清绝。

《历代诗法》:天光工影,无复人工。 《唐宋诗举要》:随意挥写,得大自在。

《唐贤清雅集》:语气若不经意,看其结体下字何等老洁,切勿顺口读过。 5、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全诗笔调古朴,层次分明,兴象深微,意境浑融,简洁明净,感染力强,艺术上相当完整,是唐代山水诗中独具一格的名篇。

《瀛奎律髓》:三四不必偶,乃自是一体、盖亦古诗、律诗之间。全篇自然。

《唐诗广选》:胡元瑞曰:中二联,五言律之入禅者。 《唐诗镜》:三四清韵自然。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陆钿曰:读此诗,何必发禅家大藏,可当了心片偈,更妙在镜花水月。 《唐诗别裁》:鸟性之悦,悦以山光;人心之空,空因潭水:此倒装句法。

通体幽绝。 6、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一洗往昔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体现出诗人高远的志向、豁达的情趣和旷达的胸怀,堪称送别诗中的不世经典,,至今广泛流传。

《唐诗广选》:顾华玉曰:多少叹息,不见愁语。胡元瑞曰:唐初五言律唯王勃《送薛华》及此诗,终篇不着景物而气骨苍然,实首启盛、中妙境。

《唐诗镜》:此是高调,读之不觉其高,以气厚故。 《古唐诗合解》:此等诗气格浑成,不以景物取妍,具初唐之风骨。

《增订评注唐诗正声》:郭云:苍然率然,多少感慨,说无为愁,我始欲愁。 7、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全篇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赅,充分体现了杜甫“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历来被评为爱国诗的佳作。

宋·方回《瀛奎律髓》:“此第一等好诗。想天宝、至德以至大历之乱,不忍读也。”

明·胡震亨《唐音癸签》:“对偶未尝不精,而纵横变幻,尽越陈规,浓淡浅深,动夺天巧,百代而下,当无复继。” 清·陈衍《石遗室诗话》:“老杜五律,高调似初唐者,以‘国破山河在’一首为最。”

民国·高步瀛《唐宋诗举要》引吴汝伦曰:“字字沉著,意境直似离骚。” 近人郁达夫《奉赠》诗之五:“一纸家书抵万金,少陵此语感人深。”

今人徐应佩、周溶泉等评此诗曰:“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备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

8.李白最具有代表性的诗

《将进酒》将(qiāng)进酒 〖唐〗李白 {乐府诗集}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huán)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会须:应当) 岑(cén)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高中教材也用作:“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注:此处也可作“倾耳听”) 钟鼓馔(zhuàn)玉何足贵(注:此处也可作“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注:“复”在人教版高中选修教材中作“用”,也有版本为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lè),斗酒十千恣(zì)欢谑(xuè)。

主人何为言少钱(注:此处也可作“言钱少”),径(jìng)须沽(gū)取对君酌(zhuó)。(径须:直截了当。)

五花马,千金裘(qiú),呼儿将(jiāng)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词语解释】 青丝:喻指黑发。

雪:指白发。 会须:正应当。

岑夫子:指岑勋,李白之友。 夫子是尊称。

丹丘生:元丹丘,李白好友。也是当时的隐士。

生,是对平辈朋友的称呼。 杯莫停:又作“君莫停”。

钟鼓馔玉:泛指豪门贵族的奢华生活。钟鼓,鸣钟击鼓作乐。

馔(zhuàn)玉:精美的饭食。 高堂:有时可指父母,在此指高高的厅堂。

沽:通“酤”买。 销:同“消”。

恣:纵情任意。 【诗文解释】 [泛指]你(或我)没有看到汹涌的黄河之水是从天上倾覆而下,滚滚东去,奔腾至海,永不复还。

[泛指]你(或我)没有看到正直和邪恶得到公正的对待而慷慨悲愤白了头发,晨曦还恰似青丝,入暮便已如皓然霜雪。 人生得意之时既需纵情欢乐,莫让金樽空淌一波月色。

苍天造就我雄才伟略就必有用武之地,千金散尽亦有失而复得之日。 烹羊宰牛聊以享乐,只一豪饮便应当是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继续喝啊,切莫停下。 我要为你们唱一曲,请你为我倾耳细细听: 钟鸣鼎食有何富足,只但愿长久沉醉下去再也不复清醒。

自古以来圣人贤子皆被世人冷落,唯有寄情于酒的饮者才能留下美名。 陈王曹植曾在平乐观大摆酒宴,畅饮名贵好酒,尽情欢乐。

主人啊,为什么说钱已经不多了呢,那就应当买了酒来让我们恣意畅饮啊! 牵来名贵的五花马,取出豪奢的千金裘,叫孩子们拿去统统换了美酒, 我要与你们一起借这千杯美酒,消融那无穷无尽的万古长愁! [许继胜译文] 李白《将进酒》诗意 你可曾看到那滚滚的黄河之水, 从天上急坠后又汇流入海, 万里咆哮再也没有回头! 你可曾对着高堂上的明镜, 为满头白发悲愁, 年轻时那满头青丝般的秀发, 到了暮年却似雪一般苍白。 人生得意时就要尽情地欢饮啊, 切莫让金杯空对明月。

天生我材必定会有有用的时候, 千金散尽后还可以赚来。 烹羊宰牛我们要喝个痛快, 先饮他三百杯以释我情怀。

岑老夫子,丹邱先生, 快快的饮酒, 切莫停下手中的酒杯。 就让我为诸君高歌一曲吧, 请诸君为我倾耳静听。

钟鼓美音与佳美饮食都不足为贵, 我只愿沉醉在美酒中不再醒来。 自古圣人贤士多寂寞, 唯有善饮者留下美名。

你看陈王曹植昔日平乐宴请群朋, 一斗美酒需要十千金钱, 可他只管是恣意饮用与欢娱。 主人啊, 你为何要说自己的酒钱已经不多, 只管是取来饮个底儿朝天。

什么五花马啊,千金裘啊, 唤小厮出来, 统统拿去换成美酒。 今天我要与你一醉方休, 方解这万古的情愁。

注:李白《将进酒》原诗“朝如青丝暮成雪”大多数人都把“朝”字译为“早晨”,将“暮”译为“晚上”,意思为早晨还是满头的青丝,到了晚上便变成了雪一样的白发,就连中学的课件也这样解释,我认为这样多少有一些牵强附会,试想一下谁的头发会一天之间变白呢?我认为正确的解释应该为:“朝”、意指朝气蓬勃的年轻时代,这里喻指少年;“暮”,指的人的暮年,而不是傍晚的意思。[1]。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