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徐霞客是怎么赞美永安桃源洞一线天的著名旅行家徐霞客于明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记叙了这一奇观:“上辟山巅,远透山北,中不能容肩,盖之乃受,累级斜上,直贯其中。 余所见‘一线天’数处,武夷、黄山、浮盖,未曾见若此之大而逼、远而整者”。每当午时,晴空丽日,阳光直射,翘首仰望,只见天光一线,壮丽无比。 从地质学角度分析,一线天的形成是由于地壳运动,岩石逐渐上升,经挤压形成一条缝隙。这条缝隙称为地质节理。 岩层表面这一节理缝隙最容易受流水侵蚀,形成了与节理走向完全一致的平直狭窄的深沟,即形成“一线天”这一奇特的丹霞地貌景观。桃源洞风景区“一线天”达6条之多, 这在国内同为丹霞地貌景观的景区中为数不多,也是桃源洞最为佳绝的景观。 希望被您采纳。 2.五首描写桃园的诗王维 【菩提寺禁口号又示裴迪】 安得舍罗网,拂衣辞世喧。 悠然策藜杖,归向桃花源。 钱起 【梨花】 艳静如笼月,香寒未逐风。 桃花徒照地,终被笑妖红。 钱起 【蓝田溪杂咏二十二首·石井】 片霞照仙井,泉底桃花红。 那知幽石下,不与武陵通。 顾况 【听山鹧鸪】 谁家无春酒,何处无春鸟。 夜宿桃花村,踏歌接天晓。 刘禹锡 【题寿安甘棠馆二首】 门前洛阳道,门里桃花路。 尘土与烟霞,其间十馀步。 张籍 【和韦开州盛山十二首·桃坞】 春坞桃花发,多将野客游。 日西殊未散,看望酒缸头。 李贺 【马诗二十三首】 批竹初攒耳,桃花未上身。 他时须搅阵,牵去借将军。 元稹 【桃花】 桃花浅深处,似匀深浅妆。 春风助肠断,吹落白衣裳。 张祜 【胡渭州】 杨柳千寻色,桃花一苑芳。 风吹入帘里,唯有惹衣香。 李群玉 【龙安寺佳人阿最歌八首】 素腕撩金索,轻红约翠纱。 不如栏下水,终日见桃花。 聂夷中 【起夜来】 念远心如烧,不觉中夜起。 桃花带露泛,立在月明里。 韩偓 【野钓】 细雨桃花水,轻鸥逆浪飞。 风头阻归棹,坐睡倚蓑衣。 徐铉 【题雷公井】 掩霭愚公谷,萧寥羽客家。 俗人知处所,应为有桃花。 *** 【白衣女子木叶上诗】 桃花洞口开,香蕊落莓苔。 佳景虽堪玩,萧郎殊未来。 张元一 【咏静乐县主】 马带桃花锦,裙衔绿草罗。 定知帏帽底,仪容似大哥。 李建勋 【句】 桃花流水须长信,不学刘郎去又来。 (见《南唐近事》) 顾况 【句】 崦合桃花水,窗鸣柳谷泉。(题柳谷泉,见《应天府志》) 张元一 【又嘲】 裹头极草草,掠鬓不菶菶。 未见桃花面皮,漫作杏子眼孔。 王维 【田园乐七首(一作辋川六言,第六首一作皇甫曾诗)】 采菱渡头风急,策杖林西日斜。 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 元稹 【樱桃花】 樱桃花,一枝两枝千万朵。 花砖曾立摘花人,窣破罗裙红似火。 顾况 【杂曲歌辞·桃花曲】 魏帝宫人舞凤楼,隋家天子泛龙舟。 君王夜醉春眠晏,不觉桃花逐水流。 *** 【杂曲歌辞·凉州歌第一】 汉家宫里柳如丝,上苑桃花连碧池。 圣寿已传千岁酒,天文更赏百僚诗。 刘禹锡 【杂曲歌辞·忆江南】 春过也,共惜艳阳年。 犹有桃花流水上,无辞竹叶醉樽前,惟待见青天。 苏颋 【杂曲歌辞·桃花行】 桃花灼灼有光辉,无数成蹊点更飞。 为见芳林含笑待,遂同温树不言归。 张志和 【杂歌谣辞·渔父歌】 西塞山边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春江细雨不须归。 杜审言 【戏赠赵使君美人】 红粉青娥映楚云,桃花马上石榴裙。 罗敷独向东方去,谩学他家作使君。 刘宪 【上巳日祓禊渭滨应制】 桃花欲落柳条长,沙头水上足风光。 此时御跸来游处,愿奉年年祓禊觞。 苏颋 【侍宴桃花园咏桃花应制】 桃花灼灼有光辉,无数成蹊点更飞。 为见芳林含笑待,遂同温树不言归。 张说 【三月三日定昆池奉和萧令得潭字韵】 暮春三月日重三,春水桃花满禊潭。 广乐逶迤天上下,仙舟摇衍镜中酣。 张旭 【桃花溪】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王昌龄 【武陵开元观黄炼师院三首】 先贤盛说桃花源,尘忝何堪武陵郡。 闻道秦时避地人,至今不与人通问。 常建 【三日寻李九庄】 雨歇杨林东渡头,永和三日荡轻舟。 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门前溪水流。 常建 【戏题湖上】 湖上老人坐矶头,湖里桃花水却流。 竹竿袅袅波无际,不知何者吞吾钩。 刘长卿 【时平后春日思归】 一尉何曾及布衣,时平却忆卧柴扉。 故园柳色催南客,春水桃花待北归。 李白 【赠汪伦(白游泾县桃花潭,村人汪伦常酝美酒以待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 【山中问答】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李白 【东鲁门泛舟二首】 水作青龙盘石堤,桃花夹岸鲁门西。 若教月下乘舟去,何啻风流到剡溪。 张谓 【赠赵使君美人】 红粉青蛾映楚云,桃花马上石榴裙。 罗敷独向东方去,漫学他家作使君。 岑参 【春兴戏题赠李侯】 黄雀始欲衔花来,君家种桃花未开。 长安二月眼看尽,寄报春风早为催。 岑参 【醉戏窦子美人】 朱唇一点桃花殷,宿妆娇羞偏髻鬟。 细看只似阳台女,醉著莫许归巫山。 杜甫 【绝句漫兴九首】 肠断春江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洲。 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 杜甫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贾至 【春思二首】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独孤及 【送别荆南张判官】 輶车骆马往从谁,梦浦兰台日更迟。 欲识桃花最多处,前程问取武陵儿。 秦系 【山中赠耿拾遗湋兼两省故人】 数片荷衣不蔽身,青山白鸟岂知贫。 如今非是秦时世,更隐桃花亦笑人。 顾况 【寻桃花岭潘三姑台】 桃花岭上觉天低,人上青山马隔溪。 行到三姑学仙处,还如刘阮二郎迷。 顾况 【崦里桃花】 崦里桃花逢女冠,林间杏叶落仙坛。 老人方授上清箓,夜听步虚山月寒。 顾况 【桃花曲】 魏帝宫人舞凤楼,隋家天子泛龙舟。 君王夜醉春眠晏,不觉桃花逐水流。 戴叔伦 【兰溪棹歌】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 3.描写龙庆峡的诗句有哪些龙庆峡 (一) 耸岭叠峰入宇空,扬波泻水困峡中。 苍松荡叶层层翠,领袖题词点点红。圣象吸涛留妙影,仙驼踏顶塑奇形。 船夫岸上邀游客,月亮湾边聚笑容。(二) 舟行幽谷景苍茫,疑是蟾宫梦境凉。 峻岭雄峰如楚峡,清莹碧玉赛漓江。龙腾水上拥红日,云卷苍穹抹霞光。 旧友新朋同祝愿,善缘岁岁庆安康。(三) 炎序京畿紫塞游,古城九曲水悠悠。 瑶簪玉笋青横黛,碧玉清瑶绿弄柔。蹑级襟开烟际寺,穿波景赏镜中舟。 依稀极浦三壶近,不必寻仙到十洲。(四) 层峦叠嶂锁金瓯,飞瀑流泉耀眼眸。 三岔河边杨柳绿,金刚寺上彩云柔。攀山开朗看红日,溜索逍遥赏绿洲。 冬日北游龙庆峡,与君醉赏赋诗留。(五) 悬崖峭壁傲天冲,刺破青天试剑锋。 九曲流波通梵界,一绳系岭见神宗。懦夫颤颤惟惊诧,勇士骁骁更从容。 双手拨开云万朵,凝眸展翼走长龙。(六) 峭壁嶙峋翠色殊,群峰遍嵌绿明珠。 电梯百米通龙峡,游艇三轮览玉湖。九曲碧波魂梦绕,一湾奇景韵风涂。 谁人巧下丹青笔,绘就妫川大美图!(七) 坝锁青龙出碧湖,霞光映照水天舒。闲云出岫放异彩,峭壁生花飘赤珠。 水面涟漪舟写出,心头意味口吟呼。莫云北国山水硬,幽燕情深抚绿波。 (八) 京北清游觅旧踪,绵延峰壑隐飞龙。轻移缓步青山近,倒泻晴波碧影重。 破浪恍临三峡水,听音若响六朝钟。而今远避尘嚣外,不尽闲情谁与共?(九) 燕脉九曲千古秀,昔日肖后虎步留。 海坨轻掷河口上,再顾雄峡云中走。悬崖万仞铁索近,碧潭千尺好兴舟。 美景呈诗吟不住,传说入画梦中游。清年代,神仙院香火旺盛,文人墨客曾留下百余篇诗词。 最著名的是神仙院门道两侧白壁上,由延庆县吕祖庙道士白乐三所题的那两首藏头诗。第一首:舡 觅 泉 天 来 道 茫 青 问 人 茫 山 渡 何 总 云 头 处 是 接 注:舡(chuan 同船) 第一首诗这样读:一大青山云接天,白水茫茫总是泉。 不见道人何处觅,舟工来问渡头舡 若按古籍文字版式的常规读法,难免不解其意。众游人几经猜读,终似是而非,不知所云。 院中道人指点迷津,说这是一首藏头诗。从右往左竖着读,先把每一句的首字拆为两个字读下去,再连上句首被拆之字。 20个字读成28个字,读作:“一大青山云接天,白水茫茫总是泉。不见道人何处觅,舟工来问渡头舡。” 遥想当年,巍巍青山高耸入云,清瀑溪流随处可见。一位风尘仆仆,手执拂尘的道人,意欲寻觅在此隐居的道友。 怎奈于河边几经辗转徘徊,望眼欲穿,终因无摆渡之船而作罢的画面跃然白壁之上。再看第二首:棋 象 看 仙 神 共 洞 少 移 牛 斗 见 却 园 神 吟 高 下 明 深 桃 仙 李 来 夜 稀 便 得 来 白 天 上 星 鼓 到 聚 诗 远 不 闻 钟 时 会 间 一 世 使 心 机 第二首诗这样读:夜来天上星稀明,月下高吟李白诗。 寺远不闻钟鼓便,更深却见斗牛移。多少神仙来聚会,人间一世使心机。 几时到得桃园洞,同共神仙看象棋。该首藏头诗句的排列方式与前首诗不同,让人难找首句。 院中道人对它的解读颇为奇妙:49个字可读成8句共56个字。要把中间的“夜”字作为全诗的句首读起,按逆时针顺序转着读,把每句的末字拆为左右结构的两个字,右部字(会为人部)为下句之首。 如,第一句末字是“明”,右部的“月”字为下句的首字。连起来读作:“夜来天上星稀明,月下高吟李白诗。 寺远不闻钟鼓便,更深却见斗牛移。多少神仙来聚会,人间一世使心机。 几时到得桃园洞,同共神仙看象棋。" 风雪独行者先生留玉 从相亲道亦 峒水异梦崆 控行旅难掌 笼入海如樊 人人相亲道亦从,山同水异梦崆峒;手空行旅难掌控,竹龙入海如樊笼。 刘源春先生留玉 别情 愁一别许多 鸠哀声感泣 笃青梅情几 裘送远岂须 这样读:七绝——别情 秋心一别许多愁,九鸟哀声感泣鸠。竹马青梅情几笃,求衣送远岂须裘。 4.徐霞客是怎么赞美永安桃源洞 一线天 的著名旅行家徐霞客于明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记叙了这一奇观:“上辟山巅,远透山北,中不能容肩,盖之乃受,累级斜上,直贯其中。 余所见‘一线天’数处,武夷、黄山、浮盖,未曾见若此之大而逼、远而整者”。每当午时,晴空丽日,阳光直射,翘首仰望,只见天光一线,壮丽无比。 从地质学角度分析,一线天的形成是由于地壳运动,岩石逐渐上升,经挤压形成一条缝隙。这条缝隙称为地质节理。 岩层表面这一节理缝隙最容易受流水侵蚀,形成了与节理走向完全一致的平直狭窄的深沟,即形成“一线天”这一奇特的丹霞地貌景观。桃源洞风景区“一线天”达6条之多, 这在国内同为丹霞地貌景观的景区中为数不多,也是桃源洞最为佳绝的景观。 希望被您采纳。 5.有关桃花源的诗句桃源桃花源诗 <陶渊明> 原文: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 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 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 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 桑竹垂馀荫,菽稷随时艺; 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 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 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 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 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 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 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 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 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 译文:秦始皇暴政,打乱了天下的纲纪,贤人便纷纷避世隐居。黄绮等人于秦末避乱隐居商山,桃花源里的人也隐居避世。 进入桃花源的踪迹逐渐湮没,进入桃花源之路于是荒芜废弃了。桃花源人互相勉励督促致力农耕,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桑树竹林垂下浓荫,豆谷类随着季节种植,春天收取蚕丝,秋天收获了却不用交赋税。荒草阻隔了与外界的来往交通,鸡和狗互相鸣叫。 祭祀还是先秦的礼法,衣服没有新的款式。儿童纵情随意地唱着歌,老人欢快地来往游玩。 草木茂盛使人认识到春天来临,天变暖和了;树木凋谢使人知道寒风猛烈,秋冬之季到了。虽然没有记载岁时的历书,但四季自然转换,周而成岁。 生活欢乐得很,还有什么用得着操心?桃花源的奇迹隐居了五百多年。今日却向世人敞开桃花源神仙般的境界。 桃花源中的淳朴风气和人世间的淡薄人情本源不同,一时显露的桃花源又深深地隐藏起来了。试问世俗之士,又怎么能知道尘世之外的事?我愿驾着清风,高高飞去,寻找与我志趣相投的人。 本回答由提问者推荐。 6.描写龙庆峡的诗句有哪些龙庆峡(一) 耸岭叠峰入宇空,扬波泻水困峡中。 苍松荡叶层层翠,领袖题词点点红。圣象吸涛留妙影,仙驼踏顶塑奇形。 船夫岸上邀游客,月亮湾边聚笑容。(二)舟行幽谷景苍茫,疑是蟾宫梦境凉。 峻岭雄峰如楚峡,清莹碧玉赛漓江。龙腾水上拥红日,云卷苍穹抹霞光。 旧友新朋同祝愿,善缘岁岁庆安康。(三)炎序京畿紫塞游,古城九曲水悠悠。 瑶簪玉笋青横黛,碧玉清瑶绿弄柔。蹑级襟开烟际寺,穿波景赏镜中舟。 依稀极浦三壶近,不必寻仙到十洲。(四)层峦叠嶂锁金瓯,飞瀑流泉耀眼眸。 三岔河边杨柳绿,金刚寺上彩云柔。攀山开朗看红日,溜索逍遥赏绿洲。 冬日北游龙庆峡,与君醉赏赋诗留。(五)悬崖峭壁傲天冲,刺破青天试剑锋。 九曲流波通梵界,一绳系岭见神宗。懦夫颤颤惟惊诧,勇士骁骁更从容。 双手拨开云万朵,凝眸展翼走长龙。(六)峭壁嶙峋翠色殊,群峰遍嵌绿明珠。 电梯百米通龙峡,游艇三轮览玉湖。九曲碧波魂梦绕,一湾奇景韵风涂。 谁人巧下丹青笔,绘就妫川大美图!(七)坝锁青龙出碧湖,霞光映照水天舒。闲云出岫放异彩,峭壁生花飘赤珠。 水面涟漪舟写出,心头意味口吟呼。莫云北国山水硬,幽燕情深抚绿波。 (八)京北清游觅旧踪,绵延峰壑隐飞龙。轻移缓步青山近,倒泻晴波碧影重。 破浪恍临三峡水,听音若响六朝钟。而今远避尘嚣外,不尽闲情谁与共?(九)燕脉九曲千古秀,昔日肖后虎步留。 海坨轻掷河口上,再顾雄峡云中走。悬崖万仞铁索近,碧潭千尺好兴舟。 美景呈诗吟不住,传说入画梦中游。清年代,神仙院香火旺盛,文人墨客曾留下百余篇诗词。 最著名的是神仙院门道两侧白壁上,由延庆县吕祖庙道士白乐三所题的那两首藏头诗。第一首:舡 觅 泉 天来 道 茫 青问 人 茫 山渡 何 总 云头 处 是 接注:舡(chuan 同船)第一首诗这样读:一大青山云接天,白水茫茫总是泉。 不见道人何处觅,舟工来问渡头舡若按古籍文字版式的常规读法,难免不解其意。众游人几经猜读,终似是而非,不知所云。 院中道人指点迷津,说这是一首藏头诗。从右往左竖着读,先把每一句的首字拆为两个字读下去,再连上句首被拆之字。 20个字读成28个字,读作:“一大青山云接天,白水茫茫总是泉。不见道人何处觅,舟工来问渡头舡。” 遥想当年,巍巍青山高耸入云,清瀑溪流随处可见。一位风尘仆仆,手执拂尘的道人,意欲寻觅在此隐居的道友。 怎奈于河边几经辗转徘徊,望眼欲穿,终因无摆渡之船而作罢的画面跃然白壁之上。再看第二首:棋 象 看 仙 神 共 洞少 移 牛 斗 见 却 园神 吟 高 下 明 深 桃仙 李 来 夜 稀 便 得来 白 天 上 星 鼓 到聚 诗 远 不 闻 钟 时会 间 一 世 使 心 机第二首诗这样读:夜来天上星稀明,月下高吟李白诗。 寺远不闻钟鼓便,更深却见斗牛移。多少神仙来聚会,人间一世使心机。 几时到得桃园洞,同共神仙看象棋。该首藏头诗句的排列方式与前首诗不同,让人难找首句。 院中道人对它的解读颇为奇妙:49个字可读成8句共56个字。要把中间的“夜”字作为全诗的句首读起,按逆时针顺序转着读,把每句的末字拆为左右结构的两个字,右部字(会为人部)为下句之首。 如,第一句末字是“明”,右部的“月”字为下句的首字。连起来读作:“夜来天上星稀明,月下高吟李白诗。 寺远不闻钟鼓便,更深却见斗牛移。多少神仙来聚会,人间一世使心机。 几时到得桃园洞,同共神仙看象棋。"风雪独行者先生留玉从相亲道亦峒水异梦崆控行旅难掌笼入海如樊人人相亲道亦从,山同水异梦崆峒;手空行旅难掌控,竹龙入海如樊笼。 刘源春先生留玉别情愁一别许多鸠哀声感泣笃青梅情几裘送远岂须这样读:七绝——别情秋心一别许多愁,九鸟哀声感泣鸠。竹马青梅情几笃,求衣送远岂须裘。 7.谁知道关于桃花的诗句,越多越好“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经》)这是最早的关于桃花的诗句,借灼灼其华的桃花,托起对流浪在外的夫君的思念,读后有一种彻骨的凄凉。 开始让桃花带上暧昧色彩的是孔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东风。”"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衣难托。 莫。莫。 莫。”一些关于桃花的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桃花细逐杨花落, 黄鸟时兼白鸟飞。 (杜甫《曲江对酒》) 草色青青柳色黄, 桃花历乱李花香。 (贾至《春思》)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张志和《渔歌子》) 桃花尽日随流水, 洞在清溪何处边? (张旭《桃花溪》)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 (王维《田园》)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题都城南庄》) 桃花流水窅(yǎo)然去, 别有天地非人间。 (李白《山中问答》) 凡桃俗李争芬芳,只有老梅心自常。 (明·王冕《题墨梅图》) 《题都城南庄》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桃花庵歌 唐寅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复日,花开花落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后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者,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使我得闲。 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做田! 唐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唐 杜甫 肠断春江欲尽头,杖立徐步立芳洲。 癫狂柳絮随风去 ,轻薄桃花逐水流。 唐 吴融 满树和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 何当结作千年实,将示人间造化工。 宋 固紫芝 燕子风高,小桃枝上花无数。 乱溪深处,满地飞红雨。 七绝恋·桃 武陵故里愫情怀,系念桃花入梦来。 五彩缤纷今胜昔,晋时仙境可登台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唐 崔护 小桃西望那人家,出树香梢几树花。 只恐东风能作恶,乱红如雨坠窗纱. ——宋.刘敞:《桃花》 二月春归风雨天,碧桃花下感流年。残红尚有三千树,不及初开一朵鲜。 ——清.袁枚:《题桃树》 满树和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何当结作千年实,将示人间造化工。 ——唐.吴融:《桃花》 肠断春江欲尽头,杖立徐步立芳洲。癫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 ——唐.杜甫:《绝句漫兴》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见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宋. 谢枋:《庆全庵桃花》 桃源只在镜湖中,影落清波十里红。自别西川海棠后,初将烂醉答春风。 ——宋. 陆游:《泛舟观桃花》 桃花浅深处,似匀深浅妆。春风助肠断,吹落白衣裳。 ——唐. 元稹:《桃花》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张志和:《渔歌子》) 桃花一簇开无主, 可爱深红爱浅红.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桃花一树鱼三尺, 不醉月明船不归。 (陈继儒《春日雨霁泛舟》) 桃花流水窅然去, 别有天地非人间。 (李白 《山中答问》) 双飞燕子几时回, 夹岸桃花蘸水开。 (徐俯《春游湖》)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题都城南庄》) 更多:/printpage.asp?BoardID=29&ID=2069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