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弘扬道德的宋词

1.弘扬中华美德诗词[急]

古人描绘的美好生活,龙凤成祥,仙鹤长鸣,神鹿奔跃,日月轮回,世代不息。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东方文化美德几千年长盛不衰,文化是民族的生命,文化与民族共生共存,只有民族文化的复兴,才有完整意义上的民族伟大复兴。道德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灵魂,也是民族的价值观,更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传统社会的美德教育往往最初从亲缘关系开始,靠的是世世代代传承下来。幼儿从小就感受到亲情的薰陶: 中华传统美德,是世代相传并不断调整和更新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风俗习惯;她既有强烈的历史遗传性,又有鲜活的现实变异性;她作为文化的基因,在每个中国人的血液中流淌;她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每个中国人和自己的后代。

一个民族特有的民族精神,既是对民族传统的继承,又要不断适应时代的需要,使历史与现实相联,使民族精神真正体现传统精神和时代精神。 民族精神“重在弘扬”、“重在培 育”,但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过程中尤其要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

继承是前提,创新才是根本,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永恒动力。作为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仅有历史的传承是远远不够的。

惟有创新,才能发展;惟有创新,才能不朽。历史没有止步,创新就不应该停止,民族精神也就不会终结。

中华民族精神是与时俱进的精神,是历史性和时代性的统一,继承与创新的统一。它始终是发展的、前进的。

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每一个重要历史关头,都会孕育出新的民族精神。无论是中国**人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还是建设和改革年代形成的“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等等,都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精神的延续与升华,是中国**人与时俱进的时代创造。

正是这种闪烁着时代光辉的民族精神,造就了一大批具有先进思想并顽强奋斗精神的杰出人物:林则徐、谭嗣同、瞿秋白、方志敏、鲁迅、雷锋、王进喜、焦裕禄、孔繁森,他们为振兴中华上下求索、矢志不渝,推动了历史发展和民族进步,深刻地改变着时代的面貌,他们高扬着鲜明的时代精神,挺起了坚强的民族脊梁。这就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力量。

汉唐气象,时代华章。与中华民族迈向现代化的雄健步伐相伴,一种昂扬向上、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正在神州大地激越弘扬。

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民族精神教育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肖金镇米王小学魏雪桂 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在他们身上有没有优秀的民族精神,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千秋大业的大事。因此,我们一定要切实加强对青少年学生民族精神的教育,努力把其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

要加强对青少年学生成长和发展规律的研究,结合青少年的学习、社会参与、休闲娱乐、课外活动等多层次需求,提供具体有形的服务,通过各种生动活泼的教育方式,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心、宽容心、诚信之心以及理解、同情、正义、责任、参与、奉献、仁爱、尚义、敬业等公共精神和公共美德。同时,还要注意从小培美学生勇于担当责任的意识,友爱互助的团结意识和坚毅自信的强势人格。

要教育青少年学生善于面对困难和危难,在困难和危难面前,要不仅不怕,还要能从内心激发一种力量去战胜困难和危难。这就不仅要培养青少年学生的浩然之气,还要培养其处变不惊,知难而上的坚强品格。

一部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正是一部浩气长存正气磅礴的绚丽诗史,在这个历史长河中,不断有正气人物,正气故事出现。在我们宏伟壮阔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英雄人物、英雄事迹也是层出不穷的,在他们的身上真正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美德和社会公德,也张扬着浩然的民族正气和民族精神,这些是我们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公民道德和民族精神教育的生动教材。

因此,我们要善于运用历史上的正气人物、正气故事来教育青少年学生。特别是要善于运用我们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代培养起来的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抗洪精神、抗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来教育青少年学生。

这些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培养出来的符合时代特征的民族精神,我们应该将其归纳整理,写入教材,对青少年学生进行长期不懈的教育,只有不断弘扬和培育符合时代特征的民族精神,并用它来哺育下一代,我们的民族振兴才会有希望。 祖国大厦的擎天柱农行吉林省珲春市支行张世军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无论身在故土还是异国他乡,每当听到这雄壮激昂、催人奋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时刻,深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骄傲,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便会油然而升,不知有多少人为此而流下激动的热泪。

就像看到“神州五号”飞向太空,看到香港、澳门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看到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中国女排二十年后重新登上奥运冠军领奖台时一样,心朝澎湃,热血沸腾,泪水再也无法忍住。这仅仅是平凡的泪花吗?不!她是一种化身,一种超越时间、空间。

2.关于“弘扬道德风尚,争做美德少年”的古诗有哪些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屈原《卜居》 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曹学《蜀中广记上川南道彭山县》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罗大经《鹤林玉露》 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陆游 坚志而勇为,谓之刚。

刚,生人之德也。——《练兵实纪刚复害》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赴戎登程口占示家人》 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渔夫》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刘备 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

——魏徵 人生的旅途,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的面前才有路。

——鲁迅人生像攀登一座山,而找寻出路,却是一种学习的过程,我们应当在这过程中,学习稳定、冷静,学习如何从慌乱中找到生机。——席慕蓉我们活着不能与草木同腐,不能醉生梦死,枉度人生,要有所作为。

——方志敏错误和挫折教训了我们,使我们比较地聪明起来了,我们的情就办得好一些。任何政党,任何个人,错误总是难免的,我们要求犯得少一点。

犯了错误则要求改正,改正得越迅速,越彻底,越好。——**一分钟一秒钟自满,在这一分一秒间就停止了自己吸收的生命和排泄的生命。

只有接受批评才能排泄精神的一切渣滓。只有吸收他人的意见。

我才能添加精神上新的滋养品。——徐特立人要是惧怕痛苦,惧怕种种疾病,惧怕不测的事情,惧怕生命的危险和死亡,他就什么也不能忍受了。

——卢梭人的一生,总是难免有浮沉。不会永远如旭日东升,也不会永远痛苦潦倒。

反复地一浮一沉,对于一个人来说,正是磨练。因此,浮在上面的,不必骄傲;沉在底下的,更用不着悲观。

必须以率直、谦虚的态度,乐观进取、向前迈进。——松下幸之助懒惰象生锈一样,比操劳更能消耗身体;经常用的钥匙,总是亮闪闪的。

——富兰克林凡是挣扎过来的人都是真金不怕火炼的;任何幻灭都不能动摇他们的信仰:因为他们一开始就知道信仰之路和幸福之路全然不同,而他们是不能选选择的,只有往这条路走,别的都是死路。这样的自信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养成的。

你绝不能以此期待那些十五岁左右的孩子。在得到这个信念之之前,先得受尽悲痛,流尽眼泪。

可是这样是好的,应该要这样。——罗曼罗兰一个最困苦、最卑贱、最为命运所屈辱的人,只要还抱有希望,便无所怨惧。

——莎士比亚患难可以试验一个人的品格,非常的境遇方才可以显出非常的气节;风平浪静的海面,所有的船只都可以并驱竞胜。命运的铁拳击中要害的时候,候,只有大勇大智的人才能够处之泰然——莎士比亚涓滴之水终可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力量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的滴坠。

只有勤奋不懈的努力才能够获得那些技巧,因此,我们可以确切地说:说: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贝多芬。

3.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诗词文赋

《大学》《三字经》《百家姓》《论语》《少年中国说》《弟子规》等等。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中华传统文化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为主体,中国古代约5000年历史中延绵不断的政治、经济、思想、艺术等各类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的总和。

中华传统文化亦叫华夏文化、华夏文明,是中国5000年优秀文化的统领。而流传年代久远,分布广阔,文化是宇宙自然规律的描述,文化是道德的外延;文化自然本有,文化是生命,生命是文化;文化是软实力,是决定一切的内在驱动力;文化又是社会意识形态,是中华民族思想精神,是社会政治和经济的根本。

4.关于道德的古诗

1.《列女操》唐. 孟郊

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

贞女贵徇夫,舍生亦如此。

波澜誓不起,妾心古井水。

这是一首颂扬贞妇烈女的诗。以梧桐偕老,鸳鸯双死,比喻贞妇殉夫。表达诗人坚守节操,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之品行。不过它是维护封建礼教道德的,是属于封建,应予批判。

2.《赠孟浩然》唐. 李白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全诗推崇孟浩然风雅潇洒的品格。描绘了孟浩然摒弃官职,白首归隐,醉月中酒,迷花不仕的高贵品行;尾联直接抒情,把孟氏的高雅比为高山巍峨峻拔,令人抑止。

5.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诗词

1、《满江红》【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诗意: 此词上片抒写作者对中原重陷敌手的悲愤,对局势前功尽弃的痛惜,表达了自己继续努力争取壮年立功的心愿;下片抒写作者对民族敌人的深仇大恨,对祖国统一的殷切愿望,对国家朝廷的赤胆忠诚。 全词情调激昂,慷慨壮烈,显示出一种浩然正气和英雄气质,表现了作者报国立功的信心和乐观主义精神。

2、《琴歌》【唐】李颀 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木风入衣。

铜炉华烛烛增辉,初弹渌水后楚妃。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

清淮奉使千余里,敢告云山从此始。 诗意: 前六句以室外凄清的秋景来反衬华堂上炉火融融、红烛高烧的温暖欢乐。

后四句以琴声一响万簌俱静,听者沉醉无言,并且引动诗人辞官归隐的念头,来表现音乐神奇的感染力量。 3、《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诗意: 这一首诗成功地写出了早春时节的春江景色,苏轼以其细致、敏锐的感受,捕捉住季节转换时的景物特征,抒发对早春的喜悦和礼赞之情。

全诗春意浓郁、生机蓬勃,给人以清新,舒畅之感。诗人苏轼提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在他的这首题画诗《惠崇春江晚景》中得到了很好的验证。

4、《棋声》【宋】黄庚 何处仙翁爱手谈。时闻剥啄竹林间。

一枰子玉敲云碎,几度午窗惊梦残。 缓着应知心路远,急围不放耳根闲。

烂柯人去收残局。寂寂认亭石几寒。

5、《月下独酌 》【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诗意: 诗人心中愁闷,遂以月为友,对酒当歌,及时行乐。

组诗运用丰富的想象,表达出诗人由孤独到不孤独,再由不孤独到孤独的一种复杂感情。 表面看来,诗人真能自得其乐,可是深处却有无限的凄凉。

全诗笔触细腻,构思奇特,体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寂寞和孤傲,在失意中依然旷达乐观、放浪形骸、狂荡不羁的豪放个性。 参考资料:月下独酌百度百科 棋声百度汉语 惠崇春江晚景百度百科 琴歌百度百科 满江红百度百科。

6.弘扬传统美德格言对联诗词警句

弘扬传统美德名言名句精选 1.一种美德的幼芽蓓蕾,这是最宝贵的美德,是一切道德之母,这就是谦逊;有了这种美德我们会其乐无穷。

——加尔多斯 2.应该热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谈道德。——德谟克利特 3.有德行的人之所以有德行,只不过受到的诱惑不足而已;这不是因为他们生活单调刻板,就是因为他们专心一意奔向一个目标而无暇旁顾。

——邓肯 4.有真道德,必生真胆量。凡怕天怕地怕人怕鬼的人,必是心中有鬼,必是品行不端。

——宣永光 5.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礼记 6.修身者智之府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义之符也,耻辱者勇之决也. 7.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 9.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10.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美? 11.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 12.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13.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14.身不修则德不立,德不立而能化成于家者盖寡矣,而况于天下乎. 15.芝兰生于幽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 弘扬传统美德名言名句锦集 1.美德有如名香,经燃烧或压榨而其香愈烈,盖幸运最能显露恶德而厄运最能显露美德也。

——培根 2.我愿证明,凡是行为善良与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担当患难。——贝多芬 3.阴谋陷害别人的人,自己会首先遭到不幸。

——伊索 4.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管仲 5.知耻近乎勇。

——孔丘 6.入于污泥而不染不受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侵蚀,是最难能可贵的革命品质。——** 7.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 8.我们有力的道德就是通过奋斗取得物质上的成功;这种道德既适用于国家,也适用于个人。——罗素 9.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刘备 10.国家用人,当以德为本,才艺为末。——康熙 11.自我控制是最强者的本能。

——萧伯纳 12.巨大的建筑,总是由一木一石叠起来的,我们何妨做做这一木一石呢?我时常做些零碎事,就是为此。——鲁迅 13.好习惯是一个人在社会交场中所能穿着的最佳服饰. 14.德不孤,必有邻. 15.修身以敬,勿托以尊. 弘扬传统美德名言名句大全 1.真诚才是人生最高的美德。

——乔叟 2.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丘 3.燕雀戏藩柴,安识鸿鹄游。

——曹植 4.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5.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

——李白 6.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荀况 7.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

——孟子 8.希望是厄运的忠实的姐妹。——普希金 9.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

——吕坤 10.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韩非 11.治外物易,治已身难. 12.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1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14.闻人之谤当自修,闻人之誉当自惧. 15.修已而不责人. 16.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 17.以德服人. 18.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19.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怨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20.寡欲以清心,寡染以清身,寡言以清口. 21.君子不可以不修身. 2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23.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24.终温且惠,淑慎其身. 25.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26.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27.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无惮改. 28.君子之修身也,内正其身,外正其容. 2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0.养气要使完,处身要使端.。

7.有关弘扬中国美德的诗词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孟子·告子下》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 舜从田野之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工作中被举用,胶鬲从贩卖鱼盐的工作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里释放后被举用为相,孙叔敖从海边被举用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中被举用登上了相位。 所以上天将要降落重大责任在这样的人身上,一定要道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使他做的事颠倒错乱,总不如意,通过那些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

人经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这一切表现到脸色上,抒发到言语中,然后才被人了解。在一个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世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国家和外患,便经常导致灭亡。

这就可以说明,忧愁患害可以使人生存,而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