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词赋咏有何区别一般来说,诗大多为情而造文,而赋却常常为文而造情。诗以抒发情感为重,赋则以叙事状物为主。而且,赋大多使用骈句,而诗则……嗯,我想基本古体诗不讲求格律,而曹丕则首创七言,之后有五言、六言等等。我们一般说唐诗宋词元赋,总的来说是三种不同的文学形式。 诗最早可以追溯到《诗经》,只不过那时候是四言的诗。到后来发展成乐府、古体诗和近体诗。乐府可以合着声唱。古体诗不太讲究格律。近体诗讲究格律,分为律诗和绝句(五言和七言,六言的也有,但是很少)。诗在唐代到达顶峰,所以说唐诗。 词始于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南朝梁代,形成于唐代,在宋代达到其顶峰。可以配着曲子唱,所以有词牌。又名长短句,顾名思义,与诗不同,句子有长短。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乐府是合乐的声诗,以后凡是可传唱的诗歌,都可称为乐府,因此乐府不仅是齐言的诗,连长短句的词、曲,也称为乐府,如苏轼的东坡乐府、张可久的小山乐府等便是。所以乐府分两种,词虽然称为乐府,但其实和早期的如汉乐府已经相去甚远,不能混为一谈。 赋,本来是一种写作手法,解作铺的意思,指铺陈言志的手法。战国后期赵人荀卿《赋篇》,最早以“赋”名篇,“赋”开始被用作文体的名称。汉人把屈原、宋玉的辞和荀卿的赋统称为辞赋,看到了两者的密切关系,并把屈原看作辞赋之祖。趋于散文化,经常使用排比、对偶的整齐句法,既自由又谨严,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赋体的流变大体经历了从屈原、宋玉的骚赋,到贾谊、枚乘、司马相如代表的汉赋,魏晋南北朝流行骈赋和琴赋 ,唐代盛行科举考试专用的律赋,唐宋时代趋向散文化的文赋各个阶段。 这样大概就比较明确了吧。一般来说,诗大多为情而造文,而赋却常常为文而造情。诗以抒发情感为重,赋则以叙事状物为主。而且,赋大多使用骈句,而诗则……嗯,我想基本古体诗不讲求格律,而曹丕则首创七言,之后有五言、六言等等。 总的来说是三种不同的文学形式。 诗最早可以追溯到《诗经》,只不过那时候是四言的诗。到后来发展成乐府、古体诗和近体诗。乐府可以合着声唱。古体诗不太讲究格律。近体诗讲究格律,分为律诗和绝句(五言和七言,六言的也有,但是很少)。诗在唐代到达顶峰,所以说唐诗。 词始于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南朝梁代,形成于唐代,在宋代达到其顶峰。可以配着曲子唱,所以有词牌。又名长短句,顾名思义,与诗不同,句子有长短。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乐府是合乐的声诗,以后凡是可传唱的诗歌,都可称为乐府,因此乐府不仅是齐言的诗,连长短句的词、曲,也称为乐府,如苏轼的东坡乐府、张可久的小山乐府等便是。所以乐府分两种,词虽然称为乐府,但其实和早期的如汉乐府已经相去甚远,不能混为一谈。 赋,本来是一种写作手法,解作铺的意思,指铺陈言志的手法。战国后期赵人荀卿《赋篇》,最早以“赋”名篇,“赋”开始被用作文体的名称。汉人把屈原、宋玉的辞和荀卿的赋统称为辞赋,看到了两者的密切关系,并把屈原看作辞赋之祖。趋于散文化,经常使用排比、对偶的整齐句法,既自由又谨严,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赋体的流变大体经历了从屈原、宋玉的骚赋,到贾谊、枚乘、司马相如代表的汉赋,魏晋南北朝流行骈赋和琴赋 ,唐代盛行科举考试专用的律赋,唐宋时代趋向散文化的文赋各个阶段。 这样大概就比较明确了吧。 2.杜甫咏月的诗句张若虚《春江花月夜》:/z/q656264836.htm?fr=qrl3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4.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卢纶:《塞下曲》)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6.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李白:《古朗月行》)7.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8.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9.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10.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11.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12.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13.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的:《山居秋暝》)14.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15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16.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17.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李白:〈玉阶怨〉)18.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苏轼 )19.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20.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21.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22.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23.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刘禹锡:《望洞庭》)风飘荷叶月亮,多么美丽迷人的字眼!古今中外,人们无不爱月、赏月、咏月。中国诗歌史上究竟有多少咏月诗作,如同“明月几时有”一般令人难以作答。 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那便是自古咏月诗人多,咏月诗更多。“匪东方则明,月出之光”(《诗经·齐风·鸡鸣》),“月出皎兮”,“月出皓兮”,“月出照兮”(均见《诗经·陈风·月出》),这些都是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咏月诗句。 从咏月诗中,我们可以看到月亮有不少的别名、代称。最常见的有——月子:“月子纤纤云里见,吴江不尽莫湖来”(宋·汪元量:《湖州歌》);月牙:“别家六见月牙新,万里风霜老病身”(金·张澄:《和林秋日感怀寄张丈御史》) ;月魄:“日轮驻霜戈,月魄悬雕弓”(唐·高适:《塞下曲》);月轮:“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唐·王昌龄:《春宫怨》);月桂:“长河上月桂,澄彩照高楼”(南朝·陈·张正见:《薄帷鉴明月》);桂魄:“不知桂魄今何在?应在吾家紫石屏”(宋·欧阳修:《中秋不见月问客》),等等。 咏月诗,大都着意描绘月亮的形状。在诗人们的笔下,新月是弯弯的,其形如玉钩:“玉钩斜傍画檐生,云匣初开一寸明”(唐·赵嘏:《新月》),“夜来江上如钩月,时有惊鱼掷浪声”(唐·崔道融:《秋霁》);其状如弯弓:“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唐·白居易:《暮江吟》);其样像女子的眉毛:“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唐·戴叔伦:《兰溪棹歌》)。 而满月则是圆圆的,李白的诗句“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古朗月行》),以“白玉盘”、“瑶台镜”状写月圆之形,且突出了月光的皎洁;苏轼的“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中秋月》),也是用玉盘比喻月亮,描绘颇为形象具体。 月亮皎洁明亮,这在咏月诗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诗句“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 (《杂诗》),著一 “素”字,直写月之皎洁明亮。 唐代诗人王维的诗句“家住水东西,浣纱明月下”(《白石滩》),“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里馆》),李白的诗句“明月照我影.送我至郯溪”(《梦游天姥吟留别》),宋代诗人苏轼的诗句“杏花飞帘散余春,明月入户寻幽人”(《月夜与客饮杏花下》),都是以“明”字明言月之皎洁明亮。咏月诗中也有不少是借助于比喻、映衬手法描绘月之皎洁明亮的。 南朝梁简文帝萧纲的“夜月似秋霜”(《玄圃纳凉》),唐代李白的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静夜思》),李益的“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夜上受降城闻笛》),这些都是以白雪比喻月亮的皎洁。赵嘏的“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江楼感怀》),这是以清澈的江水与皎洁的月光相互映衬,突出月明。 北朝诗人庾信的“山明疑有雪,岸白不关沙”(《舟中望月》),这是以雪的洁白、沙的反光映衬月光的皎洁明亮。而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村夜》),以明月映照下的荞麦花白如雪来衬托月光的皎洁明亮,别有一番韵致。 一年四季,季季有月。而在诗人们的笔下,不同季节的月则分别与不同的物象连在一起。 春月,往往与梨花等物象、与青春的气息连在一起:“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唐·无名氏:《杂诗》);“日暮归来春困重,秋千闲在月明中”(元·贡性之:《暮春》)。夏月,。 3.关于“越挫越勇”的诗句有哪些1.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 2.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3.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4.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5.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古语 6. 功名多向穷中立,祸患常从巧处生。——陆游《读史》 7. 益重青春志,风霜恒不渝。——李隆基,具体不详 8.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刘禹锡《杂曲歌辞·浪淘沙》 9.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姬昌《周易》 10. 丈夫贵不挠,成败何足论。——陆游《入瞿唐登白帝庙》 11.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12. 玉经磨多成器,剑拔沉埋便倚天。——王定保《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 13.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 14. 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黄櫱禅师《上堂开示颂》 15. 道足以忘物之得春,志足以一气之盛衰。——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 4.高冷的诗句诗词1.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2.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辛弃疾《贺新郎》 3. 他日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黄巢《题菊花》 4. 射杀中山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王维《老将行》 5.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唐寅《桃花庵歌》 6.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7. 旁观笑我太疏狂,疏又何妨,狂又何妨。——刘克庄《一剪梅》 8. 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要与西风战一场,变身穿就黄金甲。——朱元璋《菊花诗》 9.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旺,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10.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鹧鸪天·桂花》 11.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苏轼《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12.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杜甫《饮中八仙歌》 13. 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李清照《题八咏楼》 14. 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林则徐(对联) 参考资料 搜狐网:/a/135456851_687921 5.桃花郁金花十八的诗句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崔护:《题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杜甫:《绝句漫兴》 肠断春江欲尽头,杖立徐步立芳洲。 癫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 吴融:《桃花》 满树和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 何当结作千年实,将示人间造化工。 刘敞:《桃花》 小桃西望那人家,出树香梢几树花。 只恐东风能作恶,乱红如雨坠窗纱。 袁枚:《题桃树》 二月春归风雨天,碧桃花下感流年。 残红尚有三千树,不及初开一朵鲜。 韩愈《题百叶桃花》 百叶双桃晚更红,窥窗映竹见珍珑。 应知吏侍归天上,故伴仙郎宿禁中。 杜甫《风雨看舟前落花绝句》 江上人家桃树枝,春寒细雨出疏篱。 影遭碧水潜勾引,风妒红花却倒吹。 杨凭《千叶桃花》 千叶桃花胜百花,孤荣春软驻年华。 若教避俗秦人见,知向河源旧侣夸。 郁金香篇 2 【客中作颂吟郁金香:李白】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浪淘沙 晏几道】 高阁对横塘,新燕年光。柳花残梦隔潇湘。 绿浦归帆看不见,还是斜阳。一笑解愁肠,人会娥 妆。 藕丝衫袖郁金香。曳雪牵云留客醉,且伴春狂。 【卢侍御小 白居易】 郁金香汗裛歌巾,山石榴花染舞裙。 好似文君还对酒,胜于神女不归云。 梦中那及觉时见,宋玉荆王应羡君。 【己亥杂诗 龚自珍】 秋心如海复如潮,惟有秋魂不可招。 漠漠郁金香在臂,亭亭古玉佩当腰。 气寒西北何人剑,声满东南几处箫。 一川星斗烂无数,长天一月坠林梢。 【偶呈郑先辈 杜牧】 不语亭亭俨薄妆,画裙双凤郁金香。 西京才子旁看取,何似乔家那窈娘? 【李员外秦援宅观妓 沈佺期】关于郁金香的诗句。 盈盈粉署郎,五日宴春光。选客虚前馆,徵声遍后 堂。 玉钗翠羽饰,罗袖郁金香。拂黛随时广,挑鬟出意 长。 啭歌遥合态,度舞暗成行。巧落梅庭里,斜光映晓妆。 【答熊本推官金陵寄酒 王安石】 郁金香是兰陵酒,枉入诗人赋咏来。 庭下北风吹急雪,坐间南客送寒醅。 渊明未得归三径,叔夜犹同把一杯。 吟罢想君醒醉处,锺山相向白崔嵬。关于郁金香的诗句。 6.古往今来咏雪的古诗文有哪些咏雪: 呵呵 自己选 “画堂晨起,来报雪花飞坠。” 李白《清平乐》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 李白《北风行》: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南朝梁吴均有一首《咏雪》五言诗,近于律体,是历来传诵的名篇:“微风摇庭树,细雪下帘隙。 萦空如雾转,凝阶似花积。不见杨柳春,徒见桂枝白。 零泪无人道,相思空何益。” 雪花鹰背上,冰片马蹄中。 雪岭无人迹,冰河足雁声。 烟蓑春钓静,雪屋夜棋深。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雪霁山疑近,天高思若浮。 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玉阶一夜留明月,金殿三春满落花。 三千世界银成色,十二楼台玉作层。 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高适,《别董大》) 漫踪江野,蝶舞飞扬一片白。 寒波踏歌,浪舒潇洒一江止。 雪树银花,燃烧红唇一瓣怒。 江山多娇,嵌缀冬月一轮俏。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千里黄云白日,北风吹雁雪纷纷。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寒川消积雪,冻浦渐通流。 都城十日雪,庭户皓已盈 。 大雪纷纷何所有,明月与我何相见。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 夜深知雪骤,时闻折竹声 。 云横秦岭千秋雪,雪拥蓝关马不前 。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雪惊笋欲抽芽。 三巴春霁雪初消,百折千回向东去 。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 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不知庭霞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晋·谢道蕴《咏雪联句》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唐·韩愈《春雪》 ;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 宋·吕本中《踏莎行》 。 “宫城团回凛严光,白天碎碎堕琼芳。” 唐·李贺《十二月乐辞·十一月》 ; “天街飞辔踏琼英,四顾全疑在玉京。”唐·裴夷直《和周侍洛城雪》 ; “落尽琼花天不惜,封他梅蕊玉无香。” 宋·杨万里《观雪》 ; “对琼瑶满地,与君酬酢。”宋·辛弃疾《和廓之雪》 。 玉 “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唐·元稹《南秦雪》 ; “开门枝鸟散,一絮堕纷纷。” 宋·司马光《雪霁登普贤阁》 ; “岘山一夜玉龙寒,凤林千树梨花老。”唐·吕岩《剑画此诗于襄阳雪中》 ; “剩喜满天飞玉蝶,不嫌幽谷阻黄莺。” 元·华幼武《春雪》 ; “玉花飞半夜,翠浪舞明年。”宋·苏轼《和田国博喜雪》 。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唐·高骈《对雪》 ; “黄昏门外六花飞,困倚胡床醉不知。” 宋·楼钥《谢林景思和韵》 ; “门前六出花飞,樽前万事休提。”元·白朴《天净沙·冬》 。 手、掌、席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唐·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 “雪花似掌难遮眼,风力如刀不断愁。” 清·钱谦益《雪夜次刘敬仲韵》 ;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唐·李白《北风行》 。 盐、尘、柳絮 “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晋·谢道蕴《咏雪联句》 ;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 唐·元稹《南秦雪》 。 雨、酥、叶、藻 “彤云惨惨如天怒,寒龙振鬣飞乾雨。” 唐·李咸用《大雪歌》 ; “朝来试看青枝上,几朵寒栈未肯消。”明·徐渭《梨花》 ; “瑞叶飞来麦已青,更烦膏雨发欣荣。” 宋·范成大《雪后雨作》。 7.形容欢畅的诗句现代诗 相思诗句1 人言相思苦,我却偏相思。 夜夜难入梦,吾心淑可知。默默愿相随,伴你寂寞时。 相逢是为晚,雪落依为迟。只恨欢愉短,相拥心已痴。 叶落逐流去,花开三两枝。风寒夜半起,迎面冷雨丝。 忆及逢敏日,孤单不期至。缘由天注定,所为非往事。 盼敏敏不来,惊梦多少次。吾心渐憔悴,心不再相识。 面对多愁夜,只作相思诗! 相思诗句2 我美丽的你,你可曾记得有那么一叶迎接风暴洗礼的小舟,缓缓的航弋进你闭锁的心灵港湾,却又一直的缄默不言。你可曾记得? 我娇憨的你,你可曾分享一川密林从遥远地方透撒过来的芬芳,在你的周围弥漫起终古不陨的香气,迷醉了清晰的呼吸。 你可曾分享? 我淳挚的你,你可曾流连一片青绿色缕满夏阳的草坪,小鸟的歌声长久的在那儿回荡,树叶也沙沙的鸣响起合奏。你可曾流连? 我醇贞的你,你可曾知晓在生命的苦寒之地再三挣扎的人儿,念念不忘的只求在你丰润的嘴唇上采撷一个沉酣的静吻,就再也不会搅扰你宁静的心殿。 你可曾知晓? 我永恒的你,我剖烂肝心抛弃虚誉只为能与你长相厮守,你的怜悯你的柔情跑到哪里躲藏,哦,他可是你的天堂我可是你的地狱?我剖烂肝心! 相思诗句3 快让我逃离泛白的脸庞和苍凄的呼吸,快给我打开明亮的心灵窗户,不要让我在痛楚中沉没无声,枯寂的生命渴求着甘泉的滋润. 我失去了你诡谲的眼神和轻捷的步履,我弥望不到你曾经隐身的那块草坪,我只看到狂风一阵阵吹撒落叶,枯焦的胸口熄灭了熊熊的火焰. 快来把我的痛苦给一股脑扫光,快让恋人的朱唇印上紫红的斑印,我愿在快乐和逍遥中尽情放纵,我愿在恋人的胸脯上吮吸甘霖. 就这样陶醉着无尽的温柔甜蜜,就这样把爱情的芬芳四处播撒,有情人的脸上洋溢着珠光灿烂,幸福的期待给早早埋下心房. 就这样的日子多么欢畅,爱情的足迹踏遍了林莽山冈,一声声明丽的呐喊呼应,回荡在遥渺的天蓝地阔. 相思诗句4 在那久远的岁月里 某年某月某天某夜 发生着同样的故事 一盏孤灯下 眼中溢满相思的人儿 提笔伏案 是写唐诗 还是宋词 而此时此刻 类同 我 我就是 千百年来独上西楼空倚窗苦盼着的 多愁善感 风情万种的魂魄 我 我就是 灯火惺忪处举樽空对月泪洒衣衫的 同命想连的那个人 为此 世人啊 就宽容些吧 别让嘲笑的话语打断我绵长的思绪 古往今来 世世代代 几多痴情的人儿 如我这般 蘸着血与泪写下一首首 耗尽一生也写不完的诗句 古代诗 1、七夕崔涂 年年七夕渡瑶轩,谁道秋期有泪痕。 自是人间一周岁,何妨天上只黄昏。 2、七夕赋咏成篇许敬宗 一年抱怨嗟长别,七夕含态始言归。 飘飘罗袜光天步,灼灼新妆鉴月辉。 情催巧笑开星靥,不惜呈露解云衣。 所叹却随更漏尽,掩泣还弄昨宵机。 3、七夕杨璞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4、七夕 曹松 牛女相期七夕秋,相逢俱喜鹊横流。 彤云缥缈回金辂,明月婵娟挂玉钩。 燕羽几曾添别恨,花容终不更含羞。 更残便是分襟处,晓箭东来射翠楼。 5、七夕 (唐)权德舆 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 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6、鹊桥仙(七夕) 卢炳 馀霞散绮,明河翻雪。 隐隐鹊桥初结。 牛郎织女两逢迎,胜却、人间欢悦。 一宵相会,经年离别。 此语真成浪说。 细思怎得似嫦娥,解独宿、广寒宫阙。 7、七夕(唐)徐凝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 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8、七夕 清江 七夕景迢迢,相逢只一宵。 月为开帐烛,云作渡河桥。 映水金冠动,当风玉佩摇。 惟愁更漏促,离别在明朝。 【 秋夕 (唐)杜牧 】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 七夕 (唐)白居易 】 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 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 七夕赋咏成篇 唐·沈叔安 】 皎皎宵月丽秋光,耿耿天津横复长。 停梭且复留残纬,拂镜及早更新妆。 彩凤齐驾初成辇,雕鹊填河已作梁。 虽喜得同今夜枕,还愁重空明日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