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人生苦短,应及时行乐的诗句1、《短歌行》[汉]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解析释义:一边喝酒一边高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 2、《将进酒》[唐]李白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解析释义:人生得意时要尽情享受欢乐,不要让金杯空对皎洁的明月。 3、《金缕衣》[唐]无名氏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解析释义:我劝你不要顾惜华贵的金缕衣,我劝你一定要珍惜青春少年时。花开宜折的时候就要抓紧去折,不要等到花谢时只折了个空枝。 4、《驱车上东门》[汉]佚名 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 万岁更相迭,圣贤莫能度。 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 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 解析释义:人生匆促如寄宿,寿命怎有金石坚?自古生死相更替,圣贤难过生死关。服食丹药想成仙,常被丹药来欺骗。 不如寻欢饮美酒,穿绸着锦乐眼前。 5、《圣无忧·世路风波险》[宋]欧阳修 人生聚散长如此,相见且欢娱。 解析释义:人生的聚与散就是这么的长,相见之时还是要及时娱乐。 2.求古代文学中有关及时行乐价值观的诗词将进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3.李白关于“及时行乐”的诗有哪些1、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将进酒》 释义:人生得意之时就应当纵情欢乐,不要让这金杯无酒空对明月。 2、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难》 释义:锦官城虽然说是个快乐的所在;如此险恶还不如早早地把家还。 3、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释义:我只好和他们暂时结成酒伴,要行乐就必须把美好的春光抓紧。 4、高歌取醉欲**,起舞落日争光辉。——《南陵别儿童入京》 释义:放晴高歌求醉想以此自我安慰,醉而起舞与秋日夕阳争夺光辉。 5、不知有吾身,此乐最为甚。——《月下独酌四首》 释义:沉醉之中不知还有自己,这种快乐何处能寻? 6、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释义:醉酒之后兴起了凉风,吹得衣袖随风舞动我们随之而回。 7、此行不为鲈鱼鲙,自爱名山入剡中。——《秋下荆门》 释义:这次远离家乡游历,不是为了口舌之贪,而是为了游览名山大川,因此才想去剡中这个地方。 8、笑杀陶渊明,不饮杯中酒。 ——《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释义:笑死了陶渊明,就因为你不饮杯中酒。 9、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送友人入蜀》 释义:花树笼罩从秦入川的栈道,春江碧水绕流蜀地的都城。 10、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九日龙山饮》 释义:醉眼看看秋风把我的帽子吹落,月下醉舞,明月留人。 4.李白及时行乐的诗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与君歌一曲, 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 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把酒问月 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5.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动荡的一个时期,也是一个历史变革的时期,长期处于分裂状态,由于魏晋氏族垄断官场的现象非常严重,若非王孙名门,或者有权阀举荐,就无法为官,再加上统治者对一些文人的政治迫害,所以许多有才气有志向的文人只得隐居山水.因为为官无望,生命又如此漫长,所以此时的文人都时兴一种消极的人生观,觉得能活着就快行乐吧,不然还有什么作为呢.同时这个时期盛行清谈玄学,说白了就是一群无聊的士人们在那里侃.说一些魏晋时期的典型文人吧,这时期最著名的应该属建安七子与竹林七贤.其中有嗜酒如命的刘伶.有一次,刘伶酒瘾发作,让妻子拿酒,妻子哭着把剩的酒倒掉,又摔烂了酒瓶,哭着劝他:你酒喝得太多了,再喝下去就死了,请你一定要戒了吧!刘伶回答说:好,可是靠我自己的力量是没法戒酒的,必须在神明前发誓,才能戒得掉.你准备酒肉祭神吧.妻子信以为真,听从了他的吩咐.於是刘伶把酒肉供在神桌前,跪下来祝告说: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妇人之言,慎不可听.说完,取过酒肉就开吃,结果又多了.他的故事很明显的体现出当时的士人以酒避祸的消极人生观.同时期的名人还有曹植,还有广陵散的作者嵇康,还有阮籍,谢灵运,谢安.如果你有兴趣,可以搜一搜建安七子和竹林七贤的人物,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再说一下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的问题.这句话出自王羲之的兰亭序,王羲之所处的时代上面介绍了,士人们很多都隐居山林,过着消极的日子,每日清谈狂饮,很不像话,所以王羲之为了荡涤一下这种风气,在兰亭序中表达了积极的人生态度.这句话的意思是,生死也是一件大事啊,怎么能不悲痛呢.这是针对当时人们推崇的庄子的人生哲学而说的.庄子认为生和死是一样的,活得长或者短也是一样的,说白了就是一种提倡逍遥世外的消极人生观,王羲之逆其道而行,强调生死也是大事,告诉了所有人,要好好的看待生死的问题,更要努力的利用生命来做有意义的事,这在当时不得不说是一个清新的声音.完全手动输入,希望楼主能够采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