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宋词简释怎么样由唐圭璋先生选释的这本《唐宋词简释》,一共选释了二百三十二首词,比之《宋词三百首》少了一些,而其中唐词选了五十六首,占有一定的比重,另外的一百七十六首的宋词,也多有《宋词三百首》所未选者。 是以单从读词的角度来看,此书也有一定的价值。 唐先生的选本并没有指出选词的标准,但依我看来,还是以婉约词居多。 这一点可以从词人词作的入选数量上看出,如入选作品最多的词人是李煜,有十九首之多;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苏轼和辛弃疾,分别只有十首和七首,两者加起来还不如李煜一人多。当然,倒也不能完全从某一两个词人入选作品的多寡来判断一本选集的风格,比如同为婉约派大师的柳三变,他的词在这本集子里也只入选了七首,和辛弃疾差不多。 但是,集子里所选的辛弃疾的七首词里,大部分还是婉约词。而另一位豪放派大师苏轼入选的十首词里,除了《念奴娇·大江东去》之外,全部都是婉约词。 所以我们可以很肯定地说,这本集子还是以婉约词为主的。 而这本集子的整体风格也是简而不约。 书给人的整体印象很干净,就是原词加上一段简短的点评,没有太多花哨的东西。而那些小短评,却是很见功力,很耐读。 唐先生的点评照顾到了字、词、句、篇、章,哪些地方值得欣赏为什么值得欣赏都一一指出,却又仅是点到为止,既让读者加深了对词的欣赏,又没有进行太多的干扰,读着就比较舒服。而难得的是,唐先生的点评往往不俗,很能给人以启示,又不流于泛泛。 比如,他在点评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时说“小词而苍莽悲壮如此,诚不多见”,这个点评给我留下了相当深刻的印象。 人民文学出版社这个版本也相当漂亮。 从装帧到内页都相当简洁而古雅,里面的插画也很漂亮,让人赏心悦目。总之,这本古词选本还是相当有阅读和收藏价值的。 2.有内涵 比较有名的婉约诗词推荐1. 声声慢·寻寻觅觅 [宋]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空空荡荡无主张,冷冷清清好凄凉,悲悲惨惨好心伤。一时觉暖一时觉凉,身子如何得休养?饮三杯两盏淡酒,怎能抵御它、傍晚之时来的冷风吹的紧急。 向南避寒的大雁已飞过去了,伤心的是却是原来的旧日相识。不认当年旧同乡。 菊花委地尽枯黄,我引忧伤憔悴无心赏花惜花、如今花儿将败还有谁能采摘?守着窗前挨时光,守着窗前挨时光,盼不到天黑好挹怏。梧桐叶上细雨淋漓,到黄昏时分、那雨声还点点滴滴。 此情此景,用一个愁字又怎么能说的够? 2.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宋]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薄雾弥漫,云层浓密,日子过得愁烦,龙涎香在金兽香炉中缭袅。 又到了重阳佳节,卧在玉枕纱帐中,半夜的凉气刚将全身浸透。在东篱边饮酒直到黄昏以后,淡淡的**清香溢满双袖。 莫要说清秋不让人伤神,西风卷起珠帘,帘内的人儿比那黄花更加消瘦。 3.浣溪沙 [宋] 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滚滚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带着一丝寒意,独自登上小楼,清晨的阴凉,令人厌烦,仿佛已是深秋。 回望画屏,淡淡烟雾,潺潺流水,意境幽幽。窗外,花儿自由自在地轻轻飞舞,雨淅淅沥沥的下着,漫无边际地飘洒着,就像愁绪飞扬。 再看那缀着珠宝的帘子正随意悬挂在小小银钩之上。 4.思帝乡·春日游 [唐] 韦庄 云髻坠,凤钗垂。 髻坠钗垂无力,枕函欹。 翡翠屏深月落,漏依依。 说尽人间天上,两心知。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 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 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 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 田问小路上,谁家少年,如此风流?若能将身嫁与,誓死到白头,纵被无情弃,也不羞。 5.南乡子·乘彩舫 [宋] 李珣 乘彩舫,过莲塘,棹歌惊起睡鸳鸯。 游女带花偎伴笑,争窈窕,竞折团荷遮晚照。 乘着五彩画舫,经过莲花池塘,船歌悠扬,惊醒安睡的鸳鸯。 满身香气的少女只顾依偎着同伴嫣然倩笑,这些少女个个姿态美好,她们在娇笑中折起荷叶遮挡夕阳。 6.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宋]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昨天夜里雨点虽然稀疏,但是风却劲吹不停。 我酣睡一夜,然而醒来之后依然觉得还有一点酒意没有消尽。于是就问正在卷帘的侍女,外面的情况如何,她说海棠花依然和昨天一样。 你可知道,你可知道,这个时节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了。 7.青玉案·元夕 宋 ·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像东风吹散千树繁花一样,又吹得烟火纷纷、乱落如雨。豪华的马车满路芳香。 悠扬的凤箫声四处回荡,玉壶般的明月渐渐西斜,一夜鱼龙灯飞舞笑语喧哗。 美人头上都戴着亮丽的饰物,笑语盈盈地随人群走过,身上香气飘洒。 我在人群中寻找她千百回,猛然一回头,她却在,不经意间却在灯火零落之处发现了她。 8.雨霖铃·寒蝉凄切 宋 ·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秋后的蝉叫得是那样地凄凉而急促,面对着长亭,一阵急雨刚停住。 在京都城外设帐饯别,却没有畅饮的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的人已催着出发。握着手互相瞧着,满眼泪花,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 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烟波,那夜雾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无边。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萧瑟冷落的秋季,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 这一去长年相别,相爱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气、好风景,也如同虚设。即使有满腹的情意,又能和谁一同欣赏呢? 9.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宋 ·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 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你我夫妻诀别已经整整十年,强忍不去思念。 可终究难相望。千里之外那座遥远的孤坟啊,没有地方跟她诉说心中的凄凉悲伤。 纵然夫妻相逢你也认不出我,我已经是灰尘满面,两鬓如霜。 昨夜我在梦中又回到了家乡,在小屋窗口。 正在打扮梳妆。你我二人默。 3.“闲梦江南梅熟日,画船吹笛雨潇潇”是出自哪里的年代:唐 作者:皇甫松 作品:梦江南 内容: 兰烬落,屏上暗红蕉。 闲梦江南梅熟日, 夜船吹笛雨萧萧。 人语驿边桥。 作品注释 ①兰烬:因烛光似兰,故称。烬:物体燃烧后剩下的部分。 ②暗红蕉:谓更深烛尽,画屏上的美人蕉模糊不辨。 ③萧萧:同潇潇,形容雨声。 ④驿:驿亭,古时公差或行人暂歇处。 评解 烛光暗淡,画屏模糊,词人于梦中又回到了梅熟时的江南;仿佛又于静谧的雨夜中, 听到船中笛声和驿边人语,亲切无比,情味深长。 集评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调寄《梦江南》,皆其本体。江头暮雨,画船闻歌, 语语带六朝烟水气也。 王国维《人间词话》:情味深长,在乐天(白居易)、梦得(刘禹锡)上也。 陈廷焯《白雨斋词评》:梦境化境,词虽盛于宋,实唐人开其先路。 徐士俊《古今词统》:末二句是中晚唐警句。 唐圭璋 《唐宋词简释》:此首写梦境,情味深长。“兰烬”两句,写闺中深夜景象,烛花己落,屏画已陪,人亦渐入梦境。“闲梦”二字,直贯到底,梦江南梅熟,梦夜雨吹笛,梦驿边人语,情景逼真,欢情不减。.然今日空梦当年之乐事,则今日之凄苦,自在言外矣。 年代:唐 作者:皇甫松 作品:梦江南 内容: 楼上寝,残月下帘旌。 梦见秣陵惆怅事, 桃花柳絮满江城。 双髻坐吹笙。 作品注释 此首与前首同为梦境,作法亦相同。起处皆写深夜景象,惟前首写窒内之烛花落几,此首则写室外之残月下廉。“梦见”以下,亦皆梦中事,梦中景色,梦中欢情,皆写得灵动美妙。两首[梦江南],纯以赋体铺叙,一往俊爽。 唐圭璋 《唐宋词简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