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人有哪些赞美新年的诗句历代的诗人墨客总是以最美好的诗句,赞颂新年的来临。 王安石的《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描绘了我国人民欢 度春节盛大的喜庆情景, 清代潘荣陛在《帝京岁时纪胜》 一书中,对当时除夕爆竹作了如下记载:“除夕之次,子夜 相交,门外宝炬争辉,玉珂竞响。而爆竹如击浪轰雷,遍 乎朝野,彻夜不停”。 《红楼梦》中也有描绘:院子内安下屏 架,将烟火设吊齐备,这烟火系各处进贡之物,虽不甚大, 却极精致。各色故事俱全,夹着各色的花炮。 说话之间,外面一色色的放了又放。又有许多“满天星”、“九龙人 云”、“平地一声雷”、“飞天十响”之类的零星小炮仗。 从 这也可以看到旧时新春燃放烟花的盛况。爆竹声响是辞 旧迎新的标志、喜庆心情的流露。 2.赞美春节的一些好句子方离柳坞,乍出花房。 但行处,鸟惊庭树;将到时,影度回廊。仙袂乍飘兮,闻麝兰之馥郁;荷衣欲动兮,听环佩之铿锵。 靥笑春桃兮,云堆翠髻;唇绽樱颗兮,榴齿含香。纤腰之楚楚兮,回风舞雪;珠翠之辉辉兮。 满额鹅黄。出没花间 兮,宜嗔宜喜;徘徊池上兮。 若飞若扬。蛾眉颦笑 兮,将言而未语;莲步乍移兮,待止而欲行。 羡彼之良质兮,冰清玉润;慕彼之华服兮,闪灼文章。爱彼之貌容兮,香培玉琢;美彼之态度兮,凤翥龙翔。 其素若何,春梅绽雪。其洁若何,秋菊披霜。 其静若何,松生空谷。其艳若何,霞映澄塘。 其文若何,龙游曲沼。其神若何,月射寒 江。 应惭西子,实愧王嫱。奇矣哉,生于孰地,来自何方?信矣乎,瑶池不二,紫府无双。 果何人哉?如斯之美也。 3.赞美新年的诗(100字左右),要求诗句优美,能表达出赞美新年的感元 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庾楼新岁 唐 白居易 岁时销旅貌,风景触乡愁。 牢落江湖意,新年上庾楼。 同张将蓟门观灯 唐 孟浩然 异俗非乡俗,新年改故年。 蓟门看火树,疑是烛龙燃 人日出游湖上十首 宋 杨万里 旧腊缘多雪,新年未有梅。 殷勤下天竺,隔水两株开。 元日 宋 辛弃疾 老病忘时节,空斋晓尚眠。 儿童唤翁起,今日是新年。 春帖子词二十首·皇后合五首 宋 欧阳修 御水冰销录,宫梅雪压香。 新年贺交泰,白日渐舒长。 元日 宋 文天祥 惭愧云台客,飘零雪满毡。 不图朱鸟影,犹见白蛇年。 宫殿荒烟隔,门庭宿草连。 乾坤自春色,回首一潸然。 4.诗人赞美春节的诗句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孟浩然:《春晓》) 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3.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王维:《相思》) 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春夜喜雨》) 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6.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李绅:《悯农》) 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 9.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10.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 5.过春节热闹景色的古诗赞美元日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原文: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译文 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赏析 这首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起句紧扣题目,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用“曈曈”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桃符”是一种绘有神像、挂在门上避邪的桃木板。每年元旦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 6.赞美新年的诗句今夜,幸福拥挤 红色像沸腾的血液漫过夜晚 照亮圣诞树上凋落和含苞的日子 生活像一枚硬币翻转 往日的平淡消失在视野的背面 今夜我以欢乐的名义命名这座城市 我们的灵魂都回到身体 在这琐碎和平庸淹没一切的时代 节日是我们最后的集体反击 溢出的祝福在邮箱上铺了好厚一层 它将化作雪片飞向大江南北 在亲人朋友的眼里心里 慢慢融化 花费一整个冬天 暖暖的 暖暖的 公交上的陌生人呵 站不稳就靠在我身上好了 幸福如此拥挤 频频塞车 音乐喷泉是此刻天一广场的心情 教堂的钟声在无数只脚尖上跳跃 经久不息 这段文字也成了它小小的涟漪 7.有什么赞美新春佳节的诗(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已酉新正(明)叶颙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春节看花市林伯渠迈街相约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廊;束立盆栽成列队,草株木本斗芬芳。 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 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 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陪都歌舞迎佳节,遥视延安景物华。 甲午元旦 (清)孔尚任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希望采纳 谢谢。 8.赞春节的诗词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共内人夜坐守岁 南朝梁·徐君倩欢多情未及,赏至莫停杯。 酒中喜桃子,粽里觅杨梅。帘开风入帐,烛尽炭成灰,勿疑鬓钗重,为待晓光催。 守岁 唐·李世民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其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 除夜有怀 唐·杜审言故节当歌守,新年把烛迎。冬氛恋虬箭,春色候鸡鸣。 兴尽闻壶覆,宵阑见斗横。还将万亿寿,更谒九重城。 除夜 唐·孟浩然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渐与骨肉远,转于奴仆亲。那堪正漂泊,来日岁华新。 除夜乐城逢张少府 唐·孟浩然云海泛瓯闽,风潮泊岛滨。何知岁除夜,得见故乡亲。 余是乘槎客,君为失路人。平生复能几,一别十余春。 除夜有怀 唐·孟浩然五更钟漏欲相催,四气推迁往复回。帐里残灯才去焰,炉中香气尽成灰。 渐看春逼芙蓉枕,顿觉寒销竹叶杯。守岁家家应未卧,相思那得梦魂来。 应诏赋得除夜 唐·史青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 气色空中改,容颜暗里回。风光人不觉,已著后园梅。 除夜作 唐·高适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除夜二首 唐·姚合衰残归未遂,寂寞此宵情。旧国当千里,新年隔数更。 寒犹尽北峭,风渐向东生。谁见长安陌,晨钟度火城。 殷勤惜此夜,此夜在逡巡。烛尽年还别,鸡鸣老更新。 傩声方去疫,酒色已迎春。明日持杯处,谁为最后人。 除夜 唐·卢仝衰残归未遂,寂寞此宵情。旧国馀千里,新年隔数更。 寒犹近北峭,风渐向东生。惟见长安陌,晨钟度火城。 殷勤惜此夜,此夜在逡巡。烛尽年还别,鸡鸣老更新。 傩声方去病,酒色已迎春。明日持杯处,谁为最后人。 钦州守岁 唐·张说故岁今宵尽,新年明日来。悉心随斗柄,东北望春回。 除夜 唐·元稹忆昔岁除夜,见君花烛前。今宵祝文上,重叠叙新年。 闲处低声哭,空堂背月眠。伤心小儿女,撩乱火堆边。 除夜 唐·白居易岁暮纷多思,天涯渺未归。老添新甲子,病减旧容辉。 乡国仍留念,功名已息机。明朝四十九,应转悟前非。 除夜寄微之 唐·白居易鬓毛不觉白毵毵,一事无成百不堪。共惜盛时辞阙下,同嗟除夜在江南。 家山泉石寻常忆,世路风波子细谙。老校于君合先退,明年半百又加三。 除夜寄弟妹 唐·白居易感时思弟妹,不寐百忧生。万里经年别,孤灯此夜情。 病容非旧日,归思逼新正。早晚重欢会,羁离各长成。 客中守岁在柳家庄 唐·白居易守岁尊无酒,思乡泪满巾。始知为客苦,不及在家贫。 畏老偏惊节,防愁预恶春。故园今夜里,应念未归人。 除夜宿洺州 唐·白居易家寄关西住,身为河北游。萧条岁除夜,旅泊在洺州。 除夜 唐·白居易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 除夜 唐·白居易薄晚支颐坐,中宵枕臂眠。一从身去国,再见日周天。 老度江南岁,春抛渭北田。浔阳来早晚,明日是三年。 三年除夜 唐·白居易晰晰燎火光,氲氲腊酒香。嗤嗤童稚戏,迢迢岁夜长。 堂上书帐前,长幼合成行。以我年最长,次第来称觞。 七十期渐近,万缘心已忘。不唯少欢乐,兼亦无悲伤。 素屏应居士,青衣侍孟光。夫妻老相对,各坐一绳床。 除夜 唐·来鹄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隋宫守岁 唐·李商隐消息东郊木帝回,宫中行乐有新梅。沉香甲煎为庭燎,玉液琼苏作寿杯。 遥望露盘疑是月,远闻鼍鼓欲惊雷。昭阳第一倾城客,不踏金莲不肯来。 除夕 宋·梅尧臣莫嫌寒漏尽,春色应来早。风开玉砌梅,熏歇金炉草。 稚齿喜成人,白头嗟更老。年华日夜催,清镜宁长好。 守岁 宋·苏轼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卖痴呆词 宋·范成大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 除夜雪 宋·陆游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除夜自石湖归苕溪 宋·姜夔细草穿纱雪半消,吴宫烟冷水迢迢。梅花竹里无人见,一夜吹香过石桥。 除夜 宋·文天祥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除夕 明·文徵明人家除夕正忙时,我自挑灯拣旧诗。莫笑书生太迂腐,一年功事是文词。 除夕 清·赵翼烛影摇红焰尚明,寒深知己积琼英。老夫冒冷披衣起,要听雄鸡第一声。 癸已除夕偶成 清·黄景仁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9.过春节热闹景色的古诗赞美元日朝代:宋代作者:王安石原文: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译文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赏析这首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起句紧扣题目,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 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 用“曈曈”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 “桃符”是一种绘有神像、挂在门上避邪的桃木板。每年元旦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 “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