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给孩子名字叫“文弟”是什么意思用字分析 文: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文艺。文献。文采。文华辞采:文质彬彬。温和:文静。文雅。 弟:韦束之次弟也。从古字之象。凡弟之属皆从弟。 成语释名 温文尔雅 文武双全 文质彬彬 舞文弄墨 唐诗宋词 野日分戈影,天星合剑文。 -骆宾王《从军行》 升平贵论道,文墨将何求。 -王昌龄《放歌行》 出入金犊幰,兄弟侍中郎。 -温庭筠《江南曲》 借问送者谁,妻子与弟兄。 -白居易《挽歌》 2.宋词..这句是什么意思观,应作觐,就是朝拜皇上之意。否则讲不通,也不押韵。 真筌同真诠、真谛。类同神化的真理。已经超越了。 凤凰也已飞回去了。即算它没有登上过凤凰台,也不遗憾。作者自况其未达到较高的官位。 总还算好,儿子在洛阳附近做地方官.声望还不错。(汉循吏龚遂与黄霸的并称。亦泛指循吏) 棠阴清永,比喻惠政或良吏的惠行,政通人和之意。 壶中光景,指道家的仙境。比喻它辞官后的放松和享乐。 话虽如此,却又幻想: 有那么一天,皇上会下一封诏令,派一辆轻车,请他回皇宫朝觐! 3.宋词的词牌名是什么意思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的格式和律诗的格式不同:律诗只有四种格式,而词则总共有一千多个格式②(这些格式称为词谱)。人们不好把它们称为第一式、第二式等等,所以给它们起了一些名字。这些名字就是词牌。有时候,几个格式合用一个词牌,因为它们是同一个格式的若干变体;有时候,同一个格式而有几个名称,那只因为各家叫名不同罢了。 词牌的来源 ⑴本来是乐曲的名称。例如《菩萨蛮》,据说是由于唐代大中初年③,女蛮国进贡,她们梳着高髻,戴着金冠,满身璎珞(璎珞是身上佩挂的珠宝),象菩萨。当时教坊因此谱成《菩萨蛮曲》。据说唐宜宗爱唱《菩萨蛮》词,可见是当时风行一时的曲子。《西江月》、《风入松》、《蝶恋花》等,都是属于这一类的。这些都是来自民间的曲调。 ⑵摘取一首词中的几个字作为词牌。例如《忆秦娥》,因为依照这个格式写出的最初一首词开头两句是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所以词牌就叫《忆秦娥》④,又叫《秦楼月》。《忆江南》本名《望江南》,又名《谢秋娘》但因白居易有一首咏“江南好”的词,最后一句是“能不忆江南”,所以词牌又叫《忆江南》。《如梦令》原名《忆仙姿》,改名《如梦令》,这是因为后唐庄宗所写的《忆仙姿》中有“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等句。《念奴娇》又叫《大江东去》,这是由于苏轼有一首《念奴娇》,第一句是“大江东去”。又叫《酹江月》,因为苏轼这首词最后三个字是“酹江月”。 ⑶本来就是词的题目。《踏歌词》咏的是舞蹈,《舞马词》咏的是舞马,《唉乃曲》咏的是泛舟,《渔歌子》咏的是打鱼,《浪淘沙》咏的是浪淘沙,《抛球乐》咏的是抛绣球,《更漏子》咏的是夜。这种情况是最普遍的。凡是词牌下面注明“本意”的,就是说,词牌同时也是词题,不另有题目了。 但是,绝大多数的词都不是用“本意”的,因此,词牌之外还有词题。一般是在词牌下面用较小的字注出词题。在这种情况下,词题和词牌不发生任何关系。一首《浪淘沙》可以完全不讲到浪,也不讲到沙;一首《忆江南》也可以完全不讲到江南。这样,词牌只不过是词谱的何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