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经》中的大小雅有什么区别一、区别如下: 1、时间:《大雅》31篇是西周的作品,大部分作于西周初期,小部分作于西周末期,;《小雅》共74篇,除少数篇目可能是东周作品外,其余都是西周晚期的作品。 2、体例:《大雅》多为赞百美诗,赞颂统治阶级的奢华生活;《小雅》多为怨刺诗度,表达下层贵族牢骚不平的情绪。 3、从风格上说,《大雅》雍容典雅,诗味不浓;《小雅》生动活泼,艺术价值较高。 4、作者:《大雅》的作者,主要是上层贵族;《小雅》的作者,既有上层贵族,也有下层贵族和地位低微者。 二、简介: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知总集,收集和保存了古代诗歌305首,6首只存篇名而无诗文的“笙诗”。 《诗经》是按《风》、《雅》、《颂道》三类编辑的。“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是三百篇中最富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的篇章。《雅》是周人所谓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朝廷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2.《诗经》的“小”题目有哪些诗经——《硕鼠》 诗经——《桃夭》 诗经——《虫草》 诗经——《黍离》 诗经——《葛覃》 诗经——《樛木》 诗经——《螽斯》 诗经——《兔罝》 诗经——《芣苜》 诗经——《汉广》 诗经——《汝坟》 诗经——《麟之趾》 诗经——《鹊巢》 诗经——《采蘩》 诗经——《采苹》 诗经——《甘棠》 诗经——《行露》 诗经——《羔羊》 诗经——《殷其雷》 诗经——《摽有梅》 诗经——《江有汜》 诗经——《小星》 诗经——《野有死麇》 诗经——《何彼穠矣》 诗经——《柏舟》 诗经——《绿衣》 诗经——《燕燕》 诗经——《日月》 诗经——《终风》 诗经——《击鼓》 诗经——《凯风》 诗经——《雄雉》 诗经——《匏有苦叶》 诗经——《谷风》 诗经——《式微》 诗经——《旄丘》 诗经——《简兮》 诗经——《北门》 诗经——《北风》 诗经——《新台》 诗经——《二子乘舟》 诗经——《柏舟》 诗经——《载驰》 诗经——《相鼠》 诗经——《桑中》 诗经——《鹑之奔奔》 诗经——《定之方中》 诗经——《干旄》 诗经——《君子偕老》 诗经——《墙有茨》 诗经——《蝃蝀》 诗经——《伯兮》 诗经——《河广》 诗经——《考槃》 诗经——《氓》 诗经——《木瓜》 诗经——《芄兰》 诗经——《有狐》 诗经——《竹竿》 诗经——《硕人》 诗经——《淇奥》 诗经——《黍离》 诗经——《君子于役》 诗经——《扬之水》 诗经——《采葛》 诗经——《大车》 诗经——《葛藟》 诗经——《兔爰》 诗经——《中谷有蓷》 诗经——《丘中有麻》 诗经——《缁衣》 诗经——《叔于田》 诗经——《大叔于田》 诗经——《清人》 诗经——《羔裘》 诗经——《遵大路》 诗经——《女曰鸡鸣》 诗经——《有女同车》 诗经——《山有扶苏》 诗经——《将仲子》 诗经——《萚兮》 诗经——《狡童》 诗经——《褰裳》 诗经——《丰》 诗经——《风雨》 诗经——《子衿》 诗经——《扬之水》 诗经——《出其东门》 诗经——《野有蔓草》 诗经——《溱洧》 诗经——《鸡鸣》 诗经——《还》 诗经——《著》 诗经——《东方之日》 诗经——《东方未明》 诗经——《南山》 诗经——《甫田》 诗经——《卢令》 诗经——《敝笱》 诗经——《载驱》 诗经——《猗嗟》 诗经·魏风——《葛屦》 诗经·魏风——《汾沮洳》 诗经——《园有桃》 诗经·魏风——《陟岵》 诗经·魏风——《十亩之间》 诗经·魏风——《伐檀》 诗经·魏风——《硕鼠》 诗经·唐风——《蟋蟀》 诗经·唐风———《山有枢》 诗经·唐风——《扬之水》 诗经·唐风——《椒聊》 诗经·唐风——《绸缪》 诗经·唐风——《杕杜》 诗经·唐风——《羔裘》 诗经·唐风——《鸨羽》 诗经·唐风——《无衣》 诗经·唐风——《有杕之杜》 诗经·唐风——《葛生》 诗经·唐风——《采苓》 诗经·秦风——《车邻》 诗经·秦风——《驷驖》 诗经·秦风——《小戎》 诗经·秦风——《蒹葭》 诗经·秦风——《终南》 诗经·秦风——《黄鸟》 诗经·秦风——《晨风》 诗经·秦风——《无衣》 诗经·秦风——《渭阳》 诗经·秦风——《权舆》 诗经·陈风——《宛丘》 诗经·陈风——《东门之枌》 诗经·陈风——《衡门》 诗经·陈风——《东门之池》 诗经·陈风——《东门之杨》 诗经·陈风——《墓门》 诗经·陈风——《防有鹊巢》 诗经·陈风——《月出》 诗经·陈风——《株林》 诗经·陈风——《泽陂》 诗经·桧风——〈羔裘〉 诗经·桧风——《素冠》 诗经·桧风——《隰有苌楚》 诗经·桧风——《匪风》 诗经·曹风——《蜉蝣》 诗经·曹风——《侯人》 诗经·曹风——《鸤鸠》 诗经·曹风——《下泉》 诗经·豳风——《七月》 诗经·豳风——《鸱枭》 诗经·豳风——《东山》 诗经·豳风——《破斧》 诗经·豳风——《伐柯》 诗经·豳风——《九罭》 诗经·豳风——《狼跋》 诗经·小雅——《鹿鸣》 诗经·小雅——《四牡》 诗经·小雅——《常棣》 诗经·小雅——《伐木》 诗经·小雅——《采薇》 诗经·小雅——《出车》 诗经·小雅——《杕杜》 诗经·小雅——《南有嘉鱼》 诗经·小雅——《湛露》 诗经·小雅——《菁菁者莪》 诗经·小雅——《六月》 诗经·小雅——《车攻》 诗经·小雅——《鸿雁》 诗经·小雅——《庭燎》 诗经·小雅——《沔水》 诗经·小雅——《鹤鸣》 诗经·小雅——《白驹》 诗经·小雅——《黄鸟》 诗经·小雅——《斯干》 诗经·小雅——《无羊》 诗经·小雅——《节南山》 诗经·小雅——《正月》 诗经·小雅——《十月之交》 诗经·小雅——《小弁》 诗经·小雅——《巷伯》 诗经·小雅——《蓼莪》 诗经·小雅——《大东》 诗经·小雅——《北山》 诗经·小雅——《无将大车》 诗经·小雅——《大田》 诗经·小雅——《鸳鸯》 诗经·小雅——《青蝇》 诗经·小雅——《宾之初筵》 诗经·小雅——《采绿》 诗经·小雅——《隰桑》 诗经·小雅——《渐渐之石》 诗经·小雅——《苕之华》 诗经·小雅——《何草不黄》 诗经·大雅——《绵》 诗经·大雅——《生民》 诗经·大雅——《板》 诗经·大雅——《荡》 诗经·大雅——《云汉》 诗经·。 3.诗经当中 区分大小雅的标准是什么诗经中的大雅和小雅,一般认为是西周中期与西周晚期的作品。 大小雅中的诗歌,多是贵族所写作,反映贵族的生活。较低层的是士身分的人;这里的士不是读书人的意思,而是低于大夫的一种身分,可以说是低层的官吏,即统治阶级中偏下层的人。 贵族自然写颂体的诗,或者说,颂体的诗本来就应是贵族所写的。这里要说说大雅中三篇非常有名的史诗性质的诗篇:《生民》《公刘》和《绵》。 《生民》是叙述周人传说中的始祖后稷的事迹的。诗中说,后稷的母亲足踩了天帝的巨大的脚印,因而怀孕,生下了后稷。 后稷在婴儿时期,就得到各种鸟兽的保护。长大之后,后稷开始种各种庄稼,于是周人开始有了农业生产。 《公刘》和《绵》两篇,分别叙述后来公刘和古公亶父这两位不同时期的周族的首领,先后带领周族的民众,寻找新的居住地,开垦荒地,划分疆界,发展农业生产;并构筑房屋,建立部落的中心机构。总之,三篇诗都是周人的创业史。 读这种辟草莱,划阡陌,修沟渠,建房舍的艰苦创业的历史,人心感到亲切,人心为之鼓舞;或者说,至少绝对不会让人心中有丝毫不舒服不愉快的感受。此外,大雅小雅中都还有些写胜利的征伐的诗。 这些诗,虽然中间也有一些周人的首领以德化人的语句,但人读这些诗,对战争总是难于形成一种纯净的温馨和谐的感觉。两三千年的历史书中,一直宣传周文王周武王无比伟大的德行,似乎武王伐纣,绝对是正义讨伐邪恶,战争的进行如同摧枯拉朽,商纣的民众全是箪食壶浆,欢迎武王。 但也有的古书上说武王伐纣的战争极其残酷,以致“血流漂杵”。周王朝的统治,后来虽然逐渐衰落,但终究其存在一直延续了八百年之久。 于是,周王朝,尤其是周文武、周公在道德正义上的崇高形象便被他们自己的反复宣传而逐渐固化为绝对的真理。先秦时代的以及后秦时代的儒家们又千遍万遍的宣扬,西周的政治以至成了文明、正义、道德、真理的代名词。 我的意思,对这些理应保留那么一点适度的怀疑。至少,对武王伐纣的正义性的信赖,在人们的心中不可达到百分之百的程度。 阻拦武王伐纣的伯夷叔齐,对武王伐纣就曾有过“以暴易暴”的批评与伤叹。中国的古籍中尚能留下这样的声音,实在可算是中华民族自古具有反思能力的可贵的证明。 官方编撰的历史从来不是完全可靠的。对自己开国时胜利的战争史的不厌其烦的宣传,其真正的积极意义一定是很有限的,甚至是值得怀疑的。 周人以武力灭掉了商,但还是懂得单纯宣传武力的不妥,于是努力宣传自己是因为有德,才得了天下,天命才转到了他们的身上。后世因自己的武功而宣扬自己的合法性的人,更应慎之。 大小雅中一些诗描写了贵族阶级的生活,例如,不时举行的丰盛的酒宴。《小雅·鱼丽》这篇不长的诗,主要的甚至唯一的内容,就是描写酒宴的奢侈、豪华。 但这一篇也许只是一个例外,其他一些写宴饮的诗,大都写得比较庄重。比如小雅的第一篇《鹿鸣》,写统治者欢宴群臣,并给臣子们以赏赐。 但诗中的句子,全把臣子当作他的高贵的宾客。实际上此诗并不是统治者自己写的,但很可能表现的是包括贤明的国君在内的统治阶层比较普遍的观念。 其第一章中写道: 人之好我, 客人爱护我, 示我周行。 反复叮咛使我方向明。 其第二章中又写道: 我有嘉宾, 我有博学善良的客人, 德音孔昭。 他的声誉多么崇高。 视民不恌, 激励人民不苟且因循, 君子是则是效。 君子向他学习仿效。 [1] 还有一些宴请兄弟、宴请朋友的诗,也都显得庄重,并包含一些有益的人生教诲。 诗经中上层社会的诗篇里,不时会有富于人生哲理的句子。 例如大雅的第一篇《文王》,本是赞颂周文王建立国家的诗篇,其第一章中就有这样的句子: 周虽旧邦, 周虽然是一个古老的国家, 其命维新。 它的国运从此更新。 [2] 其第六章则写道: 无念尔祖, 要想想你们的祖宗, 聿修厥德。 必须进德修业。 永言配命, 长久地配合天命, 自求多福。 以求更多的幸福。 殷之未丧师, 当殷还未丧失政权时, 克配上帝。 仁德与上天配合。 宜鉴于殷, 应当以殷为鉴戒, 骏命不易。 知道天命来之不易。 其第五章中还有“天命靡常”的话,也是在后世流传很广的名言。总之,周的统治者小心谨慎,认真治理国家,从不敢只信赖什么天命。 又如《大雅·皇矣》一篇,本是讲周朝之创业,又专说周文王伐密伐崇之事的,其第七章写道: 帝谓文王, 上帝对文王说; “予怀明德, “我怀念你显明的道德, 不大声以色, 不用声威和怒色, 不长夏以革。 不用罚打和鞭革。 不识不知, 好像不知不识, 顺帝之则。” 顺从上帝的法则。” [3]· 末尾的“不识不知,顺帝之则”,可是包含着极深刻的哲理的。 诗经里的许多诗中,多次提到“恺悌君子”(有时写作“岂弟君子”),例如《大雅·泂酌》一诗,其第一章写道: 岂弟君子, 快乐平易的君子, 民之父母。 民把他当父母看。 其第二章道: 岂弟君子, 快乐平易的君子, 民之攸归。 人民统统来归顺。[4] 这首诗,据说是周召康公对成王的诫勉。 看来,中国的古人赞赏的是统治者的温和平易的性格和平易近人的作风。对统治者,对贵族阶级,也不宜一概看作。 4.诗经 里的 大雅,小雅分别是什么《小雅》为宴请宾客之音乐。《大雅》则是国君接受臣下朝拜,陈述劝戒的音乐。《雅》是指人人能懂的典雅音乐。《雅》共105篇,分为《大雅》31篇和《小雅》74篇。 多数是朝廷官吏及公卿大夫的作品,有一小部分是民间诗歌。其内容几乎都是关于政治方面的,有赞颂好人好政的,有讽刺弊政的。只有几首表达个人感情的诗。但是没有情诗。“雅”在此可以指贵族官吏诗歌。 对于《雅》的认识有各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是指周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雅”有“正”的意思,把这种音乐看作“正声”,意在表明和其他地方音乐的区别。也有人说“雅”与“夏”相通,夏是周朝直接统治地区的称呼。 扩展资料: 关于《诗经》中诗的分类,有“四始六义”之说。“四始”指《风》、《大雅》、《小雅》、《颂》的四篇列首位的诗。“六义”则指“风、雅、颂,赋、比、兴”。“风、雅、颂”是按音乐的不同对《诗经》的分类,“赋、比、兴”是《诗经》的表现手法。 《风》又称《国风》,一共有15组、按地区划分,包括“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桧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豳[18]风”、“陈风”和“曹风”,共160篇,又被称为“十五国风”。 《国风》被普遍视为《诗经》中的文学精华部分,后人将其与屈原的《离骚》并称为“风骚”。从风格上讲,《国风》带有浓烈的地方色彩;从内容上讲,《国风》大多数是民间诗歌,作者除少数是个别贵族外,大多是民间歌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诗经 5.关于 诗经 名句的小问题关关雎鸠,在河之舟,窈窕淑女,君子好求。《诗经·国风·周南·关雎》 译:水鸟应和声声唱,成双成河滩。美丽贤德的,正是我的好伴侣。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国风·秦风·蒹葭》 译:初生芦苇青又青,白色露水凝结为霜。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另一边。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国风·周南·桃夭》 译:桃树繁茂,桃花灿烂。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国风·卫风·硕人》 译:浅笑盈盈酒窝俏,黑白分明眼波妙。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诗经·国风·王风·黍离》 译:知道我的人,说我心烦忧;不知道的,问我有何求。高高在上的老天,是谁害我如此(指离家出走)?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国风·王风·采葛》 译:采蒿的姑娘,一天看不见,犹似三季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国风·郑风·子衿》 译:你的衣领青又青,悠悠思君伤我心。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诗经·国风·卫风·木瓜》 译:他送我木瓜,我就送他佩玉。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译: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轻轻飘动。如今回家的途中,雪花粉粉飘落。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诗经·国风·郑风·风雨》 译:风雨晦暗秋夜长,鸡鸣声不停息。看到你来这里,还有什么不高兴呢?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国风·卫风·淇奥》) 译:这个文雅的君子,如琢骨角器一般,如雕玉石般完美无斑。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周南·关雎·序》) 译: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确,也是无罪的。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值得引以为戒。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译:它乡山上的宝石,同样可以雕刻成玉器。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译:人家送我一篮桃子,我便以李子相回报。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译:开始还能有些法度,可惜很少能得善终。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经·小雅·鹿鸣》 译:野鹿呦呦叫着呼唤同伴,在那野外吃艾蒿。我有许多好的宾客,鼓瑟吹笙邀请他。 6.诗经中描写"孩子"的语句和段落有哪些1.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诗经·国风.周南.卷耳》译:采呀采呀采卷耳,半天不满一小筐。我啊想念心上人,菜筐弃在大路旁。 2.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诗经·国风·卫风·伯兮》译:天要下雨就下雨,却出太阳亮灿灿。一心想着我大哥,想得头痛也心甘。哪儿去找忘忧草?种它就在屋北面。一心想着我大哥,使我伤心病恹恹。 3.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诗经·国风·周南·汉广》译:汉水之南有乔木,我却不愿探林幽。隔水美人在悠游,我心渴慕却难求。汉水滔滔深又阔,水阔游泳力不接。汉水汤汤长又长,纵有木排渡不得。 4. 山有榛,隰有苓。云谁之思?西方美人。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诗经·国风·邶风·简兮》译:高高山上榛树生,低湿之地长苦苓。朝思暮想竟为谁?西方美人心中萦。美人已去无踪影,远在西方难传情。 5.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诗经。卫风。氓》 6.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诗经·国风·邶风·简兮》 7.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诗经·国风·卫风·氓》译:哎呀年轻姑娘们,别对男人情依依。男人若是恋上你,要丢便丢太容易。女人若是恋男子,要想解脱难挣离。 8. 于以采苹?南涧之滨;于以采藻?于彼行潦。----《诗经·国风·召南·采苹》译:哪儿可以去采苹?就在南面涧水滨。哪儿可以去采藻?就在积水那浅沼。 9.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诗经·国风·卫风·氓》 10.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鄘风·相鼠》 11. 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我觏之子,笾豆有践。----《诗经·国风·豳风·伐柯》 12.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13. 天步艰难,之子不犹。《诗经·小雅·白华》 14.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诗经·国风·邶风·柏舟》 15.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经·小雅·小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