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没有形容天意弄人的诗句,最好意境能深一点的,关于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难诉。 作者:张元千 朝代:南宋 翻译:从来是天高难问其意。如今我与君都老了,也容易产生悲情,我们的悲情能向谁倾诉呢? 出处:《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原文: 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聚万落千村狐兔。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难诉。更南浦,送君去。 凉生岸柳催残暑。耿斜河,疏星残月,断云微度。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夜语。雁不到,书成谁与?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举大白,听《金缕》。 译文: 我辈梦魂经常萦绕着未光复的祖国中原之路。在萧瑟的秋风中,一方面,金兵营垒相连,军号凄厉;另方面,故都汴京的皇宫宝殿已成废墟,禾黍充斥,一片荒凉,真是令人惆怅呵! 为什么黄河之源昆仑山的天柱和黄河的中流砥柱都崩溃了,黄河流域各地泛滥成灾?如今,中原人民国破家亡,流离失所。人口密聚的万落千村都变成了狐兔盘踞横行之地。 从来是天高难问其意。如今我与君都老了,也容易产生悲情,我们的悲情能向谁倾诉呢?我只能默默地相送到南浦。送君远去! 别后,我仍然会伫立江边眺望,不忍离去。见柳枝随风飘起,有些凉意,残暑渐消。夜幕降临,银河横亘高空,疏星淡月,断云缓缓飘动。万里江山,不知君今夜流落到何处? 回忆过去与君对床夜语,畅谈心事,情投意合,这情景已不可再得了。俗话说雁断衡阳,君去的地方连大雁也飞不到,写成了书信又有谁可以托付? 我辈都是胸襟广阔,高瞻远瞩之人,我们告别时,看的是整个天下,关注的是古今大事,岂肯像小儿女那样只对彼此的恩恩怨怨关心?让我们举起酒杯来,听我唱一支《金缕曲》,送君上路!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因为胡铨主张收复中原、反对议和而得罪权臣,被贬谪岭南,金军蹂躏的中原河山,作者对南宋投降路线的不满与愤恨。 既有深沉的家国之感,又有真切的朋友之情;既有悲伤的遥想,又有昂扬的劝勉。表达了与友人共勉的磊落胸襟和远大的抱负。 作者介绍: 张元干(1091年—约1161年),南宋诗人,字仲宗,号芦川居士、真隐山人,晚年自称芦川老隐。芦川永福人(今福建永泰嵩口镇月洲村人)。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金兵围汴,秦桧当国时,入李纲麾下,坚决抗金,力谏死守。 曾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后秦桧闻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元干尔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卒年约七十,归葬闽之螺山。张元干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 2.描写怀乡思亲的古诗1、原文: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出自:唐代·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释义:一个人独自在他乡作客,每逢节日加倍思念远方的亲人。遥想兄弟们今日登高望远时,头上插满茱萸只少我一人。 2、原文: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出自:唐代·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释义: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那样白,树上的鸦雀停止了聒噪,进入了梦乡。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庭中的桂花。今夜,明月当空,人们都在赏月,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谁家? 3、原文: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出自:唐代·王勃《蜀中九日 / 九日登高》 释义:在重阳节这天登高回望故乡,身处他乡,设席送朋友离开,举杯之际,分外愁。心中已经厌倦了南方客居的各种愁苦,我想北归不得,鸿雁为何还要从北方来。 4、原文: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 出自:唐代·卢纶《长安春望》 释义:东风吹拂,微微春雨洒过青山;登高远望,长安城中房舍叠嶂,草色闲闲。故园就在梦中,可是何时才能归还;冬去春来,江上舟来舟往,又有几人得以还家。长安城外,河流原野,纵横交错,一直延伸到天边浮云之外,长安城中,宫阙参差错落,笼罩在一片残阳之中。 又有谁理解我这位读书人,生逢乱世,孤身一人,满头白发,形容憔悴,漂泊流荡在荒远的秦关。 5、原文: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那堪正飘泊,明日岁华新。 出自:唐代·崔涂《除夜 / 巴山道中除夜书怀》 释义:跋涉在道路崎岖又遥远的三巴路上,客居在万里之外的危险地方。四面群山下,残雪映寒夜,对烛夜坐,我这他乡之客。因离亲人越来越远,反而与书童和仆人渐渐亲近。真难以忍受在漂泊中度过除夕夜,到明天岁月更新就是新的一年。 3.身居外地的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宋之问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辛弃疾《菩萨蛮》凭添两行泪,寄向故园流。----岑参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应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故乡云水地,归梦不宜秋。 ----李商隐《滞雨》凭寄还乡梦,殷勤入故园。----柳宗元 【零陵早春】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 ----赵嘏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司空图《漫书五首》平生最识江湖味,听得秋风已故乡。 ----姜夔远谪谁知望雷雨,明年春水共还乡。----王昌龄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白居易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刘皂《屡次朔方》莫怪乡心随魄断,十年为客在他州。 ----无名氏《杂句》不用凭栏苦回首,故乡七十五长亭。----杜牧故乡今夜思千里,双鬓明朝又一年。 ----高适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柳宗元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 ----晏殊《无题》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4.关于身处异乡的名言或者诗句《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夜忆舍弟》【唐】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望月怀远》【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十五夜望月》【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