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李贺描写唐朝的诗句

1.关于唐代诗人李贺的诗

李凭箜篌引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江娥:一作湘娥 残丝曲 垂杨叶老莺哺儿,残丝欲断黄蜂归。 绿鬓年少金钗客,缥粉壶中沈琥珀。

花台欲暮春辞去,落花起作回风舞。 榆荚相催不知数,沈郎青钱夹城路。

年少:一作少年。 还自会稽歌并序 庾肩吾于梁时,尝作宫体谣引,以应和皇子。

及国势沦败, 肩吾先潜难会稽,后始还家。仆意其必有遗文,今无得焉,故作 还自会稽歌以补其悲。

野粉椒壁黄,湿萤满梁殿。 台城应教人,秋衾梦铜辇。

吴霜点归鬓,身与塘蒲晚。 脉脉辞金鱼,羁臣守(辶屯)贱。

萤:一作蛩。 出城寄权璩、杨敬之 草暖云昏万里春,宫花拂面送行人。

自言汉剑当飞去,何事还车载病身? 示弟 别弟三年后,还家一日余。 (酉录)(酉酃去阝)今日酒,缃帙去时书。

病骨犹能在,人间底事无? 何须问牛马,抛掷任枭卢! 一日:一作十日。犹:一作独。

竹 入水文光动,插空绿影春。 露华生笋径,苔色拂霜根。

织可承香汗,裁堪钓锦鳞。 三梁曾入用,一节奉王孙。

生:一作垂。 同沈驸马赋得御沟水 入苑白泱泱,宫人正靥黄。

绕堤龙骨冷,拂岸鸭头香。 别馆惊残梦,停杯泛小觞。

幸因流浪处,暂得见何郎。 始为奉礼忆昌谷山居 扫断马蹄痕,衙回自闭门。

长枪江米熟,小树枣花春。 向壁悬如意,当帘阅角巾。

犬书曾去洛,鹤病悔游秦。 土甑封茶叶,山杯锁竹根。

不知船上月,谁棹满溪云? 七夕 别浦今朝暗,罗帷午夜愁。 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

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 钱塘苏小小,更值一年秋。

更:一作又。 过华清宫 春月夜啼鸦,宫帘隔御花。

云生朱络暗,石断紫钱斜。 玉碗盛残露,银灯点旧纱。

蜀王无近信,泉上有芹芽。 送沈亚之歌并序 文人沈亚之,元和七年,以书不中第,返归于吴江。

吾悲其 行,无钱酒以劳,又感沈之勤请,乃歌一解以送之。 吴兴才人怨春风,桃花满陌千里红。

紫丝竹断骢马小,家住钱塘东复东。 白藤交穿织书笈,短策齐裁如梵夹。

雄光宝矿献春卿,烟底蓦波乘一叶。 春卿拾材白日下,掷置黄金解龙马。

携笈归江重入门,劳劳谁是怜君者。 吾闻壮夫重心骨,古人三走无摧(扌卒)。

请君待旦事长鞭,他日还辕及秋律。 归江:一作归家。

壮夫:一作丈夫。 咏怀二首 长卿怀茂陵,绿草垂石井。

弹琴看文君,春风吹鬓影。 梁王与武帝,弃之如断梗。

惟留一简书,金泥泰山顶。 其二 日夕著书罢,惊霜落素丝。

镜中聊自笑,讵是南山期。 头上无幅巾,苦蘖已染衣。

不见清溪鱼,饮水得相宜。 著书:一作看书。

相宜:一作自宜。 追和柳恽 汀洲白苹草,柳恽乘马归。

江头楂树香,岸上蝴蝶飞。 酒杯箬叶露,玉轸蜀桐虚。

朱楼通水陌,沙暖一双鱼。 楂树:一作栌树。

春坊正字剑子歌 先辈匣中三尺水,曾入吴潭斩龙子。 隙月斜明刮露寒,练带平铺吹不起。

蛟胎皮老蒺藜刺,(辟鸟)鹈淬花白鹇尾。 直是荆轲一片心,莫教照见春坊字。

(扌妥)丝团金悬簏敕,神光欲截蓝田玉。 提出西方白帝惊,嗷嗷鬼母秋郊哭。

吴潭:一作吴江。鬼母:一作鬼姥。

贵公子夜阑曲 袅袅沈水烟,乌啼夜阑景。 曲沼芙蓉波,腰围白玉冷。

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大堤曲 妾家住横塘,红沙满桂香。 青云教绾头上髻, 明月与作耳边(王当)。

莲风起,江畔春; 大堤上,留北人。 郎食鲤鱼尾,妾食猩猩唇。

莫指襄阳道,绿浦归帆少。 今日菖蒲花,明朝枫树老。

菖蒲花:一作菖蒲短。 蜀国弦 枫香晚花静,锦水南山影。

惊石坠猿哀,竹云愁半岭。 凉月生秋浦,玉沙粼粼光。

谁家红泪客,不忍过瞿塘。 坠:一作堕。

竹云:一作行云。 苏小小墓 幽兰露,如啼眼。

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 草如茵,松如盖。

风为裳,水为佩。 油壁车,夕相待。

冷翠烛,劳光彩。 西陵下,风吹雨。

夕:一作久。风吹雨:一作风雨吹。

梦天 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 玉轮轧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

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 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唐儿歌 头玉硗硗眉刷翠,杜郎生得真男子。 骨重神寒天庙器,一双瞳人剪秋水。

竹马梢梢摇绿尾,银鸾(目炎)光踏半臂。 东家娇娘求对值,浓笑书空作唐字。

眼大心雄知所以,莫忘作歌人姓李。 真:一作奇。

书空:一作画空。 绿章封事 青霓扣额呼宫神,鸿龙玉狗开天门。

石榴花发满溪津,溪女洗花染白云。 绿章封事咨元父,六街马蹄浩无主。

虚空风气不清冷,短衣小冠作尘土。 金家香弄千轮鸣,扬雄秋室无俗声。

愿携汉戟招书鬼,休令恨骨填蒿里。 青霓:一作青猊。

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并闰月 正月 上楼迎春新春归,暗黄著柳宫漏迟。 薄薄淡霭弄野姿,寒绿幽风生短丝。

锦床晓卧玉肌冷,露脸。

2.唐代诗人李贺写的马诗的诗意

马诗(一) 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烟。

无人织锦韂,谁为铸金鞭。 首一个“龙”字已写此马非比寻常,又有背脊连钱图案之外观奇特,银蹄踏烟之体格矫健,终是良马无疑。

可纵是良马,无人赏识,织得锦韂,铸成金鞭,又有何用,徒悲而已。马诗(二) 腊月草根甜,天街雪似盐。

未知口硬软,先拟蒺藜衔。 腊月,无草可食,唯有草根聊以充饥,却也深埋于盐雪之下。

饥肠辘辘,哪管得入口是硬是软。如此境地,连草根都变成了甜的,可怎知,衔到的还是带刺的蒺藜。

马之饥,还是人之饥,马之困,还是人之困。马诗(四) 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这首诗写马的素质好,但遭遇不好。

用拟物的手法写人,写自己,是一种“借题发挥”的婉曲写法。首句开门见山,直言本意,肯定并且强调诗歌所表现的是一匹非同寻常的好马。

起句平直,实在没有多少诗味。次句“房星是本星”,乍看起来像是重复第一句的意思。

“房星”指马,句谓房星原是天上的星宿,也就是说这匹马本不是尘世间的凡物。如果这句的含义仅限于此,与首句几乎一模一样,那就犯了重沓的毛病。

诗只四句,首句平平,次句又作了一次重复,那么这首诗就有一半索然无味,没有价值。但如细细咀嚼,便会发现第二句别有新意,只是意在言外,比较隐晦曲折。

《晋书·天文志》中有这样一段话:“房四星,亦曰天驷,为天马,主车驾。房星明,则王者明。”

它把“房星”和“王者”直接联系起来,就是说马的处境如何与王者的明暗、国家的治乱息息相关。既然马的素质好遭遇不好,那么,王者不明,政事不理的状况就不言可喻了。

这是一种“渗透法”,通过曲折引申,使它所表达的实际意义远远超过字面的含义。三、四句写马的形态和素质。

如果说前二句主要是判断和推理,缺乏鲜明生动的形象,那么,后二句恰恰相反,它们绘声绘影,完全借助形象表情达意。李贺写诗,善于捕捉形象,“状难见之景如在目前”,这两句就是突出的例子。

“瘦骨”写形,表现马的处境;“铜声”写质,反映马的素质。这匹马瘦骨嶙嶙,说明境遇不好。

在常人的眼里,它不过是匹筋疲力尽的凡马,只有真正爱马并且善于相马的人,才不把它当作凡马看待。“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尽管它境遇恶劣,被折腾得不成样子,却仍然骨带铜声。“铜声”二字,读来浑厚凝重,有立体感。

它所包含的意思也很丰富:铜声悦耳,表明器质精良,从而生动地显示了这匹马骨力坚劲的美好素质,使内在的东西外现为可闻、可见、可感、可知的物象。“素质”原很抽象,“声音”也比较难于捉摸,它们都是“虚”的东西。

以虚写虚,而又要化虚为实,的确很不容易,而诗人只用了短短五个字就做到了,形象化技法之高妙,可说已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尤其可贵的是,诗歌通过写马,创造出物我两契的深远意境。

诗人怀才不遇,景况凄凉,恰似这匹瘦马。他写马,不过是婉曲地表达出郁积心中的怨愤之情。

马诗(五)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这首诗看起来是写马,其实是借马来抒情,抒发诗人怀才不遇,不被统治者赏识,但又热切期望自己的抱负得以施展,可以为国建立功业。此篇写良马出自名地,而边陲天地广阔,正可奋勇奔驰,唯待知遇名主也。

何当二字,托出盼望之意。李贺生活的时代,藩镇割据,战事频频,作者以名马自喻,言虽然生逢用人之时,亦有用才之地,但尚需惜才用才之主。

这是李贺马诗的基本意旨。李贺在其短暂的一生中,一直怀有建功立业之心,为此,他甚至宁愿投笔从戎。

但这一理想终难实现,所以他的诗中总会有一股郁郁不平的悲愤之气。《马诗》二十三首的表现方法总体上属比喻。

而此诗在比兴手法运用上却特有意味。一、二句展现出一片富于特色的边疆战场景色,乍看是运用赋法: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

这幅战场景色,一般人也许只觉悲凉肃杀,但对于志在报国之士却有异乎寻常的吸引力。“燕山月似钩”与“晓月当帘挂玉弓”(《南园》其六)匠心正同,“钩”是一种弯刀,与“玉弓”均属武器,从明晃晃的月牙联想到武器的形象,也就含有思战斗之意。

作者所处的贞元、元和之际,正是藩镇极为跋扈的时代,而“燕山”暗示的幽州蓟门一带又是藩镇肆虐为时最久、为祸最烈的地带,所以诗意是颇有现实感慨的。思战之意也有针对性。

平沙如雪的疆场寒气凛凛,但它是英雄用武之地。所以这两句写景实启后两句的抒情,又具兴义。

三、四句借马以抒情:什么时候才能披上威武的鞍具,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建立功勋呢?《马诗》其一云:“龙背铁连钱,银蹄白踏烟。无人织锦襜,谁为铸金鞭?”“无人织锦襜”二句的慨叹与“何当金络脑”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就是企盼把良马当作良马对待,以效大用。

“金络脑”、“锦襜”、“金鞭”统属贵重鞍具,都是象征马受重用。这是作者热望建功立业而又不被赏识所发出的嘶鸣。

此诗与《南园》都是写同一种投笔从戎、削平藩镇、为国建功的热切愿望。但《南园》是直抒胸臆,此诗则属寓言体或比体。

直抒胸臆。

3.唐代的李贺写的《马诗》的诗意是什么

“金络脑”、“锦襜”、“金鞭”统属贵重鞍具,都是象征马受重用。这是作者渴望建功立业而又不被赏识所发出的嘶鸣。诗人借马以抒情:“什么时候才能披上威武的鞍具,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建树功勋呢?”

《马诗·龙脊贴连钱》里说:“龙背铁连钱,银蹄白踏烟。无人织锦襜,谁为铸金鞭?”其中“无人织锦襜”二句的慨叹与“何当金络脑”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就是企盼把良马当作良马对待,以效大用。

原诗:

《马诗二十三首·其五》唐代: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释义:

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如弯钩一般。

何时才能受到皇帝赏识,给我这匹骏马佩戴上黄金打造的辔头,让我在秋天的战场上驰骋,立下功劳呢?

扩展资料:

这首诗头两句的意思是,边塞望出去,全部是沙漠,那些沙子在夜光下,犹如一粒粒耀眼的雪花,连绵的燕山山岭,在月光下犹如一轮当空的明月。诗人在这里接过使用两个比喻,而且这两个比喻非常的传神,从而也使得这首诗的意境,立马突显了出来,让人能够感受到边塞的风光。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这最后的两句,可以说是这首诗,最为经典的两句,那么这两句大致的意思是,何是才能够得到皇帝的赏识?然后给我配一匹漂亮的高头大马,用黄金打造马鞍,让我能够在秋天的战场上,骑着这样的高头大马,立马赫赫战功。在这两句中,诗人重点描写了自己内心的一个向往,以及自己对于战争的一种看法。

我们都知道唐朝中原地区尽管很和平,但是边塞地区,却是常年爆发战争,很多的诗人都写过边塞诗,可是大部分的诗人,写的都没有李贺这首好。在这首诗中,李贺不仅细腻地描写到了边塞的风光,以及当时自己内心的一种意愿,那就是能够早一点把敌人赶出去。

李贺写过很多这方面的诗作,可是还真没有哪一首能够与这首相比,这一首无论是从文学性,还是思想性上,那都是一首难道的佳作。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马诗

4.唐代文学家韩愈用哪两句诗来形容李贺

唐朝著名的诗人李贺,七岁就开始写诗做文章,才华横溢

成年后,他一心希望朝廷能重用他,但是,他在政治上从来没有得志过,只好把这苦闷的心情倾注在诗歌的创作上。他每次外出,都让书童背一个袋子,只要一有灵感,想出几句好诗,他就马上记下来,回家后再重新整理、提炼。

母亲总是心疼地说:“我的儿子已把全部的精力和心血放在写诗上了,真是要把心呕出来才罢休啊!” 李贺在他短暂的26年生涯中,留下了240余首诗歌,这是他用毕生的心血凝成的。唐代文学家韩愈,曾写过这样两句诗:“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

即是说挖出心肝来当纸,滴出血来写文章。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