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爆竹的诗句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宋代王安石《元日》 身如束帛气如雷, 能使妖魔胆尽催. 一声震得人方恐, 回头相看已化灰. ——《红楼梦》第22回元春制的灯谜 食残豆粥扫尘罢, 截筒五尺煨以薪, 节间汗流火力透, 健仆取将仍疾走. 儿童却立避其锋, 当阶击地雷霆吼. 一声两声百鬼惊, 三声四声鬼巢倾. 十声连百神道宁, 八方上下皆和平. 却拾焦头叠床底, 犹有余威可驱疠. ——明朝范成大《爆竹行》.《爆竹行》写得最详细,诗中写的是除夕夜燃放爆竹的过程,如果用来描绘现代人迎新春时的喧闹景象和内心祈祷,也无不可. 满意请采纳 2.关于过年放鞭炮,贴对联的诗句关于过年放鞭炮,贴对联的诗句有 《元日》 王安石 [宋]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逢年遇节燃放爆竹,这种习俗古已有之,一直延续至今。古代风俗,每年正月初一,全家老小喝屠苏酒,然后用红布把渣滓包起来,挂在门框上,用来“驱邪”和躲避瘟疫。 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承接前面诗意,是说家家户户都沐浴在初春朝阳的光照之中。结尾一句描述转发议论。 挂桃符,这也是古代民间的一种习俗。“总把新桃换旧符”,是个压缩省略的句式,“新桃”省略了“符”字,“旧符”省略了“桃”字,交替运用,这是因为七绝每句字数限制的缘故。 3.描写鞭炮声音的词1、震耳欲聋 【拼音】zhèn ěr yù lóng 【释义】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 2、响彻云霄 【拼音】xiǎng chè yún xiāo 【释义】形容声音响亮,好像可以穿过云层,直达高空。 3、噼里啪啦 【拼音】pī lǐ pā lā 【释义】拟声词,形容连续不断的爆裂、拍打的声音。 4、此起彼伏 【拼音】cǐ qǐ bǐ fú 【释义】形容一起一伏,接连不断,高潮迭起,从未止息。 5、噼噼啪啪 【拼音】pī pī pā pā 【释义】形容物体爆裂、拍打物体的连续声音。 拓展资料造句: 一、震耳欲聋:1、过年了,到处都是震耳欲聋的鞭炮声。 2、特别怀念小时候爷爷领着我出去放鞭炮,那声音真是震耳欲聋。 3、枪炮声大起,震耳欲聋,我前线将士向敌人发起了进攻。 4、除夕的晚上,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此起彼伏。 5、越来越高,越来越强烈,终于汇成一片震耳欲聋的轰鸣。 二、响彻云霄:1、嘹亮的冲锋号响彻云霄,战士们如狼似虎般冲下了山。 2、教室里学生们情绪高涨,歌声响彻云霄。 3、响彻云霄:我们的歌声响彻云霄。 4、又是一个丰收年,农民欢乐的歌声响彻云霄。 5、联欢会上,《团结就是力量》的歌声响彻云霄。 三、噼里啪啦:1、大年初一清晨,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把我吵醒。 2、她说起话来噼里啪啦,节奏很快,快人快语快性子。 3、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不断传来,一束束烟火在夜空中绚丽绽放,五光十色。 4、雨越下越大,断了线的珠子噼里啪啦地从空中落下。 5、每天早晨睁开眼睛,我就想能做点什么惹人注目的了不起的事,想象自己有朝一日如绚烂的烟花噼里啪啦升起在城市的上空,几乎成了我的一种生活理想,一种值得活下去的理由。 四、此起彼伏:1、除夕的晚上,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此起彼伏。 2、庆祝深圳特区成立三十周年的烟花晚会上,各式各样的烟花,此起彼伏,令我和妈妈看的应接不暇。 3、会场上口号此起彼伏。 4、球场上比赛正在激烈地进行着,比赛双方拉拉队的助威呐喊声此起彼伏。 5、这里的群山此起彼伏,很好看。 五、噼噼啪啪:1、春节的鞭炮噼噼啪啪响个不停~ 2、雨点击在窗户上,噼噼啪啪,在玻璃上,画下了一幅幅优美的春雨图。透过玻璃,你看到的是迷人的景色。 3、随着噼啪的爆裂声,金黄色的玉米粒变成了雪白的米花。 4、噼噼啪啪一阵鞭炮,天色渐暗,天空纷纷洋洋飘起雪来,一片片雪花洒落商州,给这座城市更添了几分年节喜庆。 5、他们噼噼啪啪地鼓掌,如痴如狂地赞美。 4.描写春节热闹气氛的诗句(除了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译文: 在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送走了旧年迎来了新年.春风把暖洋洋的清风送入屠苏酒,天刚亮时,家家户户都取下了旧桃符(贴的门神),换上新桃符,迎接新春. 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起句紧扣题目,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用“曈曈”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桃符”是一种绘有神像、挂在门上避邪的桃木板.每年元旦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王安石既是政治家,又是诗人.他的不少描景绘物诗都寓有强烈的政治内容.本诗就是通过新年元旦新气象的描写,抒写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 全诗文笔轻快,色调明朗,眼前景与心中情水**融,确是一首融情入景,寓意深刻的好诗.元日:农历正月初一. 爆竹:古人烧竹子时发出的爆裂声.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 一岁除:一年已尽.除,去. 屠苏:药酒店.古代习俗,驱邪避瘟以求长寿. 曈曈:日出时光亮的样子. 桃:桃符,古代风俗用桃木板写上两个门神的名字,分挂大门左右驱鬼镇邪,每年一换. 古诗今译 爆竹声中已把旧年驱除,春风送暖饮屠苏避祸求福.千家万户迎来了正月旭日,总要用新门神换掉旧桃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