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淡妆浓抹的诗句1、淡妆浓抹总相宜 宋 《饮湖上,初晴后雨》 2、淡妆浓抹难形容 宋 戴复古 《黄州栖霞楼即景呈谢深道国正》 3、淡妆浓抹傅雪烟 宋 胡仲弓 《双髻山》 4、淡妆浓抹巧相望 宋 李弥逊 《次韵待制兄题孔园芍药二首》 5、淡妆浓抹俱相宜 宋 李弥逊 《过鲁公观牡丹戏成小诗呈席上诸公》 6、淡妆浓抹总相宜 宋 刘过 《古诗》 7、淡妆浓抹总相宜 宋 释如净 《偈颂三十八首》 8、淡妆浓抹西子面 宋 王柏 《赠朱道人》 9、除却淡妆浓抹句 宋 武衍 《正元二日与菊庄汤伯起归隐陈鸿甫泛舟湖上二》 10、淡妆浓抹总相宜 宋 徐恢 《红梅》 11、淡妆浓抹锦青红 宋 虞诏 《荷花》 2.描写湖水的诗句<;谒金门>>;-----冯延巳 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捋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花摇情满江树。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 孤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 苏轼《夜泛西湖五绝》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底。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 杨万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 春题湖上 (唐)白居易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明代王瀛《苏公堤》中“荫浓烟柳藏莺语,香散风花逐马蹄”的诗句。诗句集中描写了苏堤醉人的景色。“西湖风景六条桥,一株杨柳一株桃。”每到阳春三月,柳丝轻扬,翠浪翻空,碧桃吐艳,红霞满地,十里长堤,弥漫着绿烟彩雾,馨香馥郁,令人陶醉。明代张宁《苏堤春晓》诗道:“杨柳满长堤,花明路不迷。画船人未起,侧枕听莺啼。”南宋吴唯信《苏堤清明即事》诗云:“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陆游也有 “花满苏堤柳满烟”的诗句。可见,写苏堤都离不开烟柳、红桃、歌莺。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白居易 径行塔下几春秋,每恨无因到上头。-----郑清 3.拟人法描写山水的诗句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宋代)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蒙 通:濛)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淡妆浓抹 一作:浓妆淡抹) 译文 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 若把西湖比作古美女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得十分适宜。 注释 ①湖:即杭州西湖。 ②潋滟(liàn yàn) :水面波光闪动的样子。 ③方好:正是显得很美。 ④空濛:细雨迷茫的样子。 ⑤西子:西施,春秋时代越国有名的美女,原名施夷光,或称 先施 ,居古代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之首。家住浣纱溪村(在今浙江诸暨市)西,所以称为西施。 ⑥相宜:也显得十分美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