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劳动人民贫苦生活的诗句《诗经》中有一部分就是关于劳动人民的诗歌,比如我们语文课本中学过的《伐檀》: 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坎坎伐辐兮,寘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坎坎伐轮兮,寘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沦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 还有一首也是比较出名的,《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 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 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 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 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 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 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 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 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 系向牛头充炭直。 还有杜甫的“三吏”“三别”,即:《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的简称。这六首诗是杜甫于乾元二年(759年)三月,有计划、有安排写成的作品。当年三月,唐朝六十万大军败于邺城,国家局势十分危急。为了迅速补充兵力,统治者实行了无限制、无章法、惨无人道的拉夫政策。杜甫亲眼目睹了这些现象,怀着矛盾、痛苦的心情,写成这六首诗作。这次战争,与天宝年间的穷兵黩武有所不同,它是一种救亡图存的努力。所以,杜甫一面深刻揭露兵役的黑暗,大骂“天地终无情”,一面又不得不拥护这种兵役;他既同情人民的痛苦,又不得不含泪安慰、劝勉那些未成丁的“中男”走上前线。百姓在难以忍受的残酷压迫下,妻劝夫,母送子,先后走上战场,有的老妪甚至献出了生命。杜甫在揭露统治阶级凶残苛暴的同时,以无限同情和感激的心情,用唯妙唯肖的笔触,歌颂了广大的人民。“三吏”与“三别”,表现手法不尽相同,所谓“三吏夹带问答叙事,三别纯托送者行者之间”。在“三吏”中,因为夹带问答,所以杜甫本人出场;在“三别”中,因为通篇都是人物的独白,所以杜甫没有露面。从文学源流上看,“三吏”“三别”上承《诗经》、汉乐府风格,下启白居易诸人新乐府,是杜甫现实主义创造的一个顶点。 2.【描写穷苦的诗句】1唐朝李申:《悯农一》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料料皆辛苦.2唐朝李申:《悯农二》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尤饿死.3宋朝张俞:《蚕妇》昨日入蚕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4宋朝梅尧臣:《陶者》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粘泥,5再来一首长的:唐朝白居易的《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注,直为通假字,古通值)。 3.写人民贫苦的李白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 李白写的著名的《永王东巡歌》十一首里面的第二首“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 当年永嘉五年(公元311年)在中原,前汉烈宗刘聪的相国刘曜,率军攻陷晋都洛阳,中原民众相继南迁避难的困苦。 在李白看来,安史之乱与历史上的永嘉事件极其相似,且刘聪是匈奴,安禄山是胡人。李白将“安史之乱”比起“永嘉南奔”来说,确实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永嘉之乱最后是亡了国的,所以唐朝当时所处的形势,只用“似永嘉”三字。 由此得出“南迁”的主要原因是:被方长期的战乱。 4.描写穷苦的诗句1唐朝李申:《悯农一》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料料皆辛苦。 2唐朝李申:《悯农二》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尤饿死。 3宋朝张俞:《蚕妇》 昨日入蚕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4宋朝梅尧臣:《陶者》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粘泥, 5再来一首长的:唐朝白居易的《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注,直为通假字,古通值) 5.描写穷困的诗句1、贫穷难耐凄凉。清曹雪芹 《西江月·无故寻愁觅恨》 2、贫穷汲汲求衣食。唐白居易 《闲吟》 3、人生不富即贫穷。唐白居易 《闲吟》 4、贫穷取给行艓子。唐杜甫 《最能行》 5、贫穷老瘦家卖屐。唐杜甫 《可叹》 6、贫穷老乡里。唐元结 《喻瀼溪乡旧游》 7、富贵与贫穷。宋韩世忠 《临江仙·冬看山林萧疏净》 8、贫穷何足嗟。唐孟郊 《借车》 9、贫穷作活似村中。唐张籍 《书怀》 10、所为在贫穷。唐寒山 《诗三百三首》 6.写人民贫苦的李白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李白写的著名的《永王东巡歌》十一首里面的第二首“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 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 当年永嘉五年(公元311年)在中原,前汉烈宗刘聪的相国刘曜,率军攻陷晋都洛阳,中原民众相继南迁避难的困苦。 在李白看来,安史之乱与历史上的永嘉事件极其相似,且刘聪是匈奴,安禄山是胡人。李白将“安史之乱”比起“永嘉南奔”来说,确实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永嘉之乱最后是亡了国的,所以唐朝当时所处的形势,只用“似永嘉”三字。 由此得出“南迁”的主要原因是:被方长期的战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