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赞美云龙山的诗歌宋苏轼《送蜀人张师厚赴殿试二首》 云龙山下试春衣,放鹤亭前送落辉;一色杏花三十里,新郎君去马如飞。 元代萨都剌《木兰花慢·彭城怀古》 古徐州形胜,销磨尽,几英雄。想铁甲重瞳,乌骓汗血,玉帐连空。楚歌八千兵散,料梦魂,应不到江东。空有黄河玉带,乱山回合云龙。 汉家陵阕起秋风,黍禾满关中,更戏马台荒,画眉人远,燕子楼空。人生百年如寄,且开怀,一饮尽千盅。回首荒城斜日,倚栏目送飞鸿。 宋苏轼《送蜀人张师厚赴殿试二首》 云龙山下试春衣,放鹤亭前送落辉;一色杏花三十里,新郎君去马如飞。 元代萨都剌《木兰花慢·彭城怀古》 古徐州形胜,销磨尽,几英雄。想铁甲重瞳,乌骓汗血,玉帐连空。楚歌八千兵散,料梦魂,应不到江东。空有黄河玉带,乱山回合云龙。 汉家陵阕起秋风,黍禾满关中,更戏马台荒,画眉人远,燕子楼空。人生百年如寄,且开怀,一饮尽千盅。回首荒城斜日,倚栏目送飞鸿。 2.云龙山的相关诗词云龙山诗词年代名称作者内容宋代送蜀人张师厚赴殿试苏轼云龙山下试春衣,放鹤亭前送落晖。 一色杏花三十里,新郎君去马如飞。 月夜与客饮杏花下苏轼杏花飞帘散余春,明月入户寻幽人。 褰衣步月踏花影,炯如流水涵青苹。花间置酒清香发,争挽长条落香雪。 山城酒薄不堪饮,劝君且吸杯中月。洞箫声断月明中,惟忧月落酒杯空。 明朝卷地春风恶,但见绿叶栖残红。 访张山人得山中字二首苏轼(一)万木锁云龙,天留与戴公。 路迷山向背,人在瀼西东。荠麦余春雪,樱桃落晚风。 入城都不记,归路醉眠中。(二)鱼龙随水落,猿鹤喜君还。 旧隐丘墟外,新堂紫翠间。野麋驯杖履,幽桂出榛菅洒扫门前路,山公亦爱山。 题云龙草堂石磬苏轼折为督邮腰,悬作山人室。殊非濮上音,信是泗滨石。 登云龙山苏轼醉中走上黄茅冈,满冈乱石如群羊。冈头醉倒石作床。 仰看白云天茫茫,歌声落谷秋风长。路人举首东南望,拍手大笑使君狂。 送郑户曹苏轼水绕彭祖楼,山围戏马台。 古来豪杰地,千载有余哀。 隆准飞上天,重瞳亦成灰。 白门下吕布,大星陨临准。 尚想刘德舆,置酒此徘徊。 尔来苦寂寞,废圃多苍苔。 种德亭苏轼小圃傍城郭,闭门芝术香。 名随市人隐,德与佳木长。 元化善养性,仓公多禁方。 所活不可数,相逢旋相忘。 但喜宾客来,置酒花满堂。 我欲东南去,再观双桧苍。 山茶想出屋,湖橘应过墙。 木老德亦熟,吾言岂荒唐。 清代游云龙山和韵李蟠岸草萋萋合远天,如环合抱古城边。千盘怪石悬风磴,一罅灵根写玉泉。 樵斧担云归晚磬,渔蓑带雨出朝烟。山中六月无长夏,尽日风凉便是仙。 次韵童二树登云龙山邵大业千尺玲珑暮霭横,彭门风月许谁争。高亭尚有苏张迹,胜地空传楚汉名。 双履蹑云看鹤影,一筇依日送河声。莫因往事成惆怅,且听山人作凤鸣。 登云龙山高斌云龙峰独秀,灵境接彭城。亭与人皆古,山因寺得名。 重来惊旧雨,一上喜新晴。贤守饶风韵,苏堤自可成。 游云龙山作爱新觉罗·弘历彭城驻辇厪河防,咫尺云龙戏马旁。本意原非是山水,偷闲聊复访苏张。 翠峰夏首关林叶,绿野风清泛麦芒。底事今来艰迥句,为民筹济为民伤。 春日登云龙山憩放鹤亭阎焜贞百仞冈头碧可攀,凭栏放眼到尘寰。二分红杏三分柳,万里黄河九里山。 乱石盘盘羊可叱,晴云冉冉鹤知还。风流仿佛今仍在,春水时鸣涧谷间。 秋夜登云龙山放鹤亭解元当年放鹤人何处?月满空庭此日名。乱石崎岖南北路,黄河襟带古今情。 千家灯火连徐市,九里烟云接汉营。回首林泉霜色动,山山草树尽秋声。 登云龙山晚眺偶成陶澍青山两岸抱徐州,也比金陵枕石头。霸气久随偃王尽,城名犹为老彭留。 关津有险当淮泗,乡里无情斗项刘。斜日云龙闲眺望,古今何限水东流。 民国送晖亭韩维张龙山寻胜迹,小步送晖亭。暮色收林表,苔痕印屐青。 当代登云龙山赋呈李宗仁郁达夫道阻彭城十日间,郊垧时复一跻攀。地连齐鲁频传警,天为云龙别起山。 壮海风怀如大范,长淮形胜比雄关。指挥早定萧曹计,忍使苍生血泪殷。 3.赞美“云龙湖”的诗有哪些《送蜀人张师厚赴殿试二首》 宋代:苏轼 云龙山下试春衣,放鹤亭前送落辉; 一色杏花三十里,新郎君去马如飞。 《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 宋代:辛弃疾 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 空汗漫,但 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 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 虾蟆故堪浴水,问云 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木兰花慢·彭城怀古》 元代:萨都剌 古徐州形胜,销磨尽,几英雄。想铁甲重瞳,乌骓汗血,玉帐连空。 楚歌八千兵散,料梦魂,应不到江东。空有黄河玉带,乱山回合云龙。 汉家陵阕起秋风,黍禾满关中,更戏马台荒,画眉人远,燕子楼空。人生百年如寄,且开怀,一饮尽千盅。 回首荒城斜日,倚栏目送飞鸿。《春雨》 唐代:齐己 欲布如膏势,先闻动地雷。 云龙相得起,风电一时来。 霢霂农桑野,冥濛杨柳台。 何人待晴暖,庭有牡丹开。《驾幸云龙赋》 清代:刘星炜 云容容兮龙蜿蜿,山有石兮水有澜。 驾飞泷兮履漓岏,眺芳胜兮睇洪河。麦浮浪兮水不波,歌欸乃兮舞婆娑。 徐之人兮惬所祈,听长笛兮衣羽衣,晨候仗兮夕食甫归。 4.描写云龙山景色的一段话地理环境位置云龙山位于徐州市泉山区南郊和平路云东一街道27号。 地形地貌云龙山海拔142米,长达3公里。山分九节,由东北向西南方向延伸。 气候条件云龙山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受东南季风影响较大。年日照时数为2284至2495小时,日照率52%至 57%,年气温14℃,年均无霜期200至220天,年均降水量800至930毫米,雨季降水量占2012年的56%。 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中,雨热同期。四季之中春、秋季短,冬、夏季长,春季天气多变,夏季高 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潮频袭。 主要景点放鹤亭放鹤亭始建于宋神宗元丰元年(公元1078年),为文人隐士张17张人文景观天骥所建。亭南北长11.95米,东西深4.95米,歇山飞檐,古朴幽雅。 张天骥自号“云龙山人”,苏轼任徐州知州时与其结为好友。山人养了两只仙鹤,每天清晨在此亭放飞仙鹤,亭因此得名。 元丰元年秋,苏轼写了《放鹤亭记》,除描绘了云龙山变幻莫测的迷人景色外,还称赞了张山人的隐居生活,塑造了一个超凡出群的隐士形象。因此文脍炙人口,被选入《古文观止》,云龙山和放鹤亭也因此闻名于世。 **曾来此参观,并背诵《放鹤亭记》佳句:“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望西山之缺而放焉。”此亭为清末重建,匾额上“放鹤亭”三字乃苏轼手迹。 5.美丽的云龙山好词好句11月14日,我们宿迁晚报小记者去徐州游玩,早上七点坐上大巴车出发,一路上我们像一群小鸟,紧张兴奋地叫闹不停。车一到景点,我们就迫不及待地冲下车去。 第一站参观的是龟山汉墓。那个山为什么叫龟山呢?我带着疑问随大家往里走。“那座山的外形像一只大乌龟,人们就把它叫龟山。”导游解释道。我们听说进去看的是墓,个个都提心吊胆的。导游一边带我们前行一边讲关于汉墓的历史,龟山汉墓是西汉第六代楚王襄王刘注的夫妻合葬墓,墓的面积达2600多立方米,墓室内有完整而又科学的排水系统,它还有许多至今未解的千古之谜呢!到了第一层——刘注前庭,前庭中间有一根擎天柱,高大粗壮,气势宏伟。我们继续往里走,来到了楚王夫人礼乐器具室,最后参观的是楚王刘注车马室。 下一个景点是云龙山,这个山好像爬不完,我们一直争先恐后地向山顶攀登,到了山顶,大家都气喘吁吁了,山顶的风景美极了,站在山顶的高塔上,整个徐州都好像尽收眼底。 6.《登云龙山》这首诗是赞美徐州的吗登云龙山 醉中走上黄茅冈, 满冈乱石如群羊。 冈头醉倒石作床, 仰看白云天茫茫。 歌声落谷秋风长, 路人举首东南望, 拍手大笑使君狂。 这首著名的七句诗,写于元丰元年(1078年),苏轼时任徐州知府。诗中作者信笔挥洒,为我们描写了一个醉态可掬的太守形象。 公元1077年4月至1079年3月,苏东坡在徐州任知州。期间1078年(宋神宗元丰元年九月九日,苏东坡在彭城举行黄楼诗会,并邀请了王巩、颜复、张天骥等众多文朋诗友,会后趁酒兴结伴游黄茅冈登云龙山,山上乱石如羊,几次差点跌倒,中途不胜酒力,只好醉卧在黄茅冈上一块较为平整的大石板上休息。 恰逢路人看见,禁不住大笑:“太守喝醉了!太守发狂了”。此时此景,激发诗情,遂写了《登云龙山》。 清代刘廷玑在《黄茅冈诗》中学道:“满丘乱石也平平,一醉坡仙便著名”。此石因此而得名:东坡石床。 ,,复制的徐州吧贴吧的帖子里的内容。 7.关于云龙山和苏东坡登云龙山 醉中走上黄茅冈,满冈乱石如群羊。 冈头醉倒石作床,仰看白云天茫茫。歌声落谷秋风长,路人举首东南望,拍手大笑使君狂。 这首著名的七句诗,写于元丰元年(1078年),苏轼时任徐州知府。诗中作者信笔挥洒,为我们描写了一个醉态可掬的太守形象。 公元1077年4月至1079年3月,苏东坡在徐州任知州。期间1078年(宋神宗元丰元年九月九日,苏东坡在彭城举行黄楼诗会,并邀请了王巩、颜复、张天骥等众多文朋诗友,会后趁酒兴结伴游黄茅冈登云龙山,山上乱石如羊,几次差点跌倒,中途不胜酒力,只好醉卧在黄茅冈上一块较为平整的大石板上休息。 恰逢路人看见,禁不住大笑:“太守喝醉了!太守发狂了”。此时此景,激发诗情,遂写了《登云龙山》。 清代刘廷玑在《黄茅冈诗》中学道:“满丘乱石也平平,一醉坡仙便著名”。此石因此而得名:东坡石床。 请采纳。 8.美丽的云龙山好词好句11月14日,我们宿迁晚报小记者去徐州游玩,早上七点坐上大巴车出发,一路上我们像一群小鸟,紧张兴奋地叫闹不停。 车一到景点,我们就迫不及待地冲下车去。 第一站参观的是龟山汉墓。 那个山为什么叫龟山呢?我带着疑问随大家往里走。“那座山的外形像一只大乌龟,人们就把它叫龟山。” 导游解释道。我们听说进去看的是墓,个个都提心吊胆的。 导游一边带我们前行一边讲关于汉墓的历史,龟山汉墓是西汉第六代楚王襄王刘注的夫妻合葬墓,墓的面积达2600多立方米,墓室内有完整而又科学的排水系统,它还有许多至今未解的千古之谜呢!到了第一层——刘注前庭,前庭中间有一根擎天柱,高大粗壮,气势宏伟。我们继续往里走,来到了楚王夫人礼乐器具室,最后参观的是楚王刘注车马室。 下一个景点是云龙山,这个山好像爬不完,我们一直争先恐后地向山顶攀登,到了山顶,大家都气喘吁吁了,山顶的风景美极了,站在山顶的高塔上,整个徐州都好像尽收眼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