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描写儿童写书法的诗句

1.形容孩子书法好的句子

大家有什么好的词语,也欢迎补充。

通用成竹在胸、浑厚功底、元气淋漓、形神兼具、遒劲有力、炉火纯青、出神入化、力透纸背。草书点画飞扬、风神俱全、重视整体气韵、兼顾细节的完美、随遇而变、独出机巧。

外形竦削飘逸超迈、沉着痛快、天真自然、真情流露、绝不矫揉造作。楷书雄秀端庄、用笔浑厚强劲、善用中锋笔法、亦有锋芒、弯度均匀、(结构)中宫宽绰、四周形密、(布白上)字间栉比、行间茂密、以形密取气势、不以疏宕取秀逸、润色开花。

行书大气磅礴、多力筋骨、结构沉着、骨筋刚硬、用笔细腻、结构多变、遒美健秀、匀衡瘦硬、斩钉截铁、点画爽利挺、骨力遒劲。隶书圆劲有力、方正端庄、稳健厚重、方中见圆、饶有筋骨、饱满取势。

篆书不以重心欹侧取势、不以左紧右松取妍、结体严紧、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书法是不可能有速成的,必须有长期的累积,才会有好看的字体。

字写不好看,用什么词来形容都是假的。

2.描写书法的诗句

1,郑板桥 《题竹兰诗》

日日临池把墨研,何曾粉笔去争妍。

要知画法通书法,兰竹如同草隶然。

2,黄庭坚

世人但学兰庭面,欲换风骨无金丹。

谁知洛阳杨风子,下笔便到乌丝栏。

3,杜甫《饮中八仙歌》

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张旭三杯草圣传,

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辨惊四筵。

4,李欣《醉后赠张九旭》

张公性嗜酒,豁达无所营。

皓首穷草隶,时称太湖精。

露顶据胡床,长叫两三声。

兴来洒素壁,挥毫如流星。

5,李焕《赠零陵僧》

张颠没后二十年,谓言草圣无人传。

零陵沙门继其后,新书文字大如斗。

兴来走笔如旋风,醉后耳热心更凶。

忽如斐旻舞双剑,七星错落缠蛟龙。

又如吴生画鬼神,魑魅魍魉惊本身。

钩锁相连势不绝,倔强毒蛇争屈帖。

6,李白《赠怀素草书歌》

吾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行。

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

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

恍恍如闻魔雷惊,时时只见龙蛇走。

7,韩偓《题怀素草书屏风》

何处一屏风,分明怀素踪。

虽多尘色染,尤有墨迹浓。

怪石奔秋涧,寒藤挂古松。

若教临水照,字字恐成龙。

8,王梦楼《快雪堂跋》

曾闻碧海掣鲸鱼,神力苍茫运太虚。

问气古今三鼎足,杜诗韩笔与严书。

9,窦冀《怀素上人草书歌》

狂僧挥瀚狂且逸,独任天机摧格律。

龙虎渐因点画生,雷霆却避锋芒疾。

鱼笺绢素岂不贵,只嫌局促儿童戏。

粉壁长廊数十间,兴来少豁胸襟气。

长幼集,贤豪至,枕糟藉麴犹半醉。

忽然绝叫三五声,满纸纵横千万字。

10,傅山《论书》

未习鲁公书,先观鲁公诂。

平原气在胸,毛颖足吞虏。

3.描写书法的诗句

1、《书》 唐代:李峤 削简龙文见,临池鸟迹舒。

河图八卦出,洛范九畴初。 译文:池边鸟雀声稀环境静谧闲适,依着栏杆细细品评着书简上的文字。

书法是中国文化的起始源头,洛河的存在才导致了《洛书》的出现。 2、《石苍舒醉墨堂》 宋代:苏轼 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

何用草书夸神速,开卷惝恍令人愁。 译文:人的一生忧愁苦难是从识字开始的,因此,只要能写能认自己的姓名就可以了。

更何况用草书来夸耀书法的神奇和快速,让人看了模糊恍惚令人发愁。 3、《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 宋代:陆游 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

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 译文:胸中自有军事谋略,想要试炼一番却没有门路,空怀豪情。

草书如同行军打仗,书写前喝酒,好似军中的旗鼓以壮声威,手中的笔好似战士的刀枪,其气势如同银河从天上倾泻而下。 4、《孙莘老求墨妙亭诗》 宋代:苏轼 兰亭茧纸入昭陵,世间遗迹犹龙腾。

颜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 译文:茧纸书写的《兰亭集序》真迹已埋入昭陵,人间还遗留下王羲之龙腾虎跃的字形。

颜真卿公改变书法创造新意,字体筋骨强健如秋日雄鹰。 5、《草书屏风》 唐代:韩偓 何处一屏风,分明怀素踪。

虽多尘色染,犹见墨痕浓。 怪石奔秋涧,寒藤挂古松。

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 译文:你从哪里得到这一个屏风?上面分明有怀素书法的踪迹。

虽然有很多灰尘、颜色的沾染,但还能够见到墨痕的浓重。 写的字的点就像怪石奔向秋天的山涧,字的竖和勾的笔画就像寒枯的古藤倒挂在古松下。

如果把屏风放到水边,每个字恐怕都要化成蛟龙,游到水里去了。

4.描写儿童的诗句

古代儿童古诗词

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风鸢图诗(其一) 徐渭

柳条搓线絮搓棉,

搓够千寻放纸鸢。

消得春风多少力,

带将儿辈上青天。

所见

【清】 袁 枚

牧童⑴骑黄牛,

歌声振⑵林樾⑶。

意欲⑷捕⑸鸣⑹蝉,

忽然闭口立。

、《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村居》【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小儿垂钓》【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牧童》【宋】黄庭坚

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花影》【宋】苏轼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初夏睡起

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田家》【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织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5.描写儿童的古诗

《太阳》 太阳, 你一定是块大海绵, 要不, 小雨点咋给你吸走了呢? 《白云》 白云是条大围巾, 紧紧地绕着太阳的脖子, 不让调皮的风进去。

《生命中不可缺少的》 水 是鱼生命中不可缺少的 树林 是鸟生命中不可缺少的 土壤 是花生命中不可缺少的 诗歌 是我们 生命中不可缺少的 《生命的精彩》 红花 最美丽的时刻是开放么 我觉得 红花 最美丽的时刻是凋谢 因为那时她在向人们诉说另一种完美 绿叶 最绚丽的时刻是舒展自己么 我认为 绿叶最绚丽的时刻是枯萎 因为那时他在向我们演绎 生命中最后却也是最华丽的乐章 大树 最引以为荣的是拥有无数蓬勃生机的绿叶么 我感到, 大树 最引以为荣的是秋日落叶纷飞 因为那时他心中的梦想在飞舞 生命因开始而美丽 生命也因结束而绚丽完美 《一封封捎向远方的书信》 枯黄的树叶 无人问津 只有我 轻轻走过去 捡起一片 端详着叶面上那复杂而又清晰的叶脉 上面有说不完的话,抒不尽的情 残缺的落叶 象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 动情地诉说着历史的沧桑 仔细一看 上面还有生命留下的痕迹 树叶飘飘然落在地上 被人们无情地践踏 我替他们感到惋惜 风儿把封封书信 捎向远方 我替他们感到欢欣 。

6.描写书法的诗词

琴听蜀僧浚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琴歌 李颀

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

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木风入衣。

铜炉华烛烛增辉,初弹渌水后楚妃。

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

清淮奉使千余里,敢告云山从此始。

弹琴 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弈棋二首呈任渐 黄庭坚

偶无公事负朝暄,三百枯棋共一樽。

坐隐不知岩穴乐,手谈胜与俗人言。

簿书堆积尘生案,车马淹留客在门。

战胜将骄疑必败,果然终取敌兵翻。

有约 司马光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书 同蔡君谟江邻几观宋中道书画 梅尧臣

君谟善书能别书,宣献家藏天下无。

宣献既殁二子立,漆匣甲乙收盈厨。

锺王真迹尚可睹,欧褚遗墨非因模。

开元大历名流夥,一一手泽存有余。

行草楷正大小异,点画劲宛精神殊。

坐中邻几素近视,最辨纤悉时惊吁。

逡巡蔡侯得所得,索研铺纸才须臾。

一扫一幅太快健,檀溪跃过瘦的颅。

观书已毕复观画,数轴江吴种稻图。

稻苗秧秧水拍拍,群鹭矫翼人荷锄。

陂塍高下石笼密,竹树参倚荆篱疏。

大车立轮转流急,小犊欺愿稚小驱。

令人频有故乡念,春事况及蚕桑初。

虎头将军画列女,二十余子拖裙裾。

许穆夫人尤窈窕,因诵载驰诚起予。

余无书性无田区,美人虽见身老癯。

举头事事不称意,不如倒尽君酒壶。

石苍舒醉墨堂 苏辙

石君得书法,弄笔岁月久。

经营妙在心,舒卷功随手。

惟兹逸群气,扶驾须斗酒。

作堂名醉墨,挥洒动墙牖。

安得浊酒池,淋漓看濡首。

但取继张君,莫顾颠名丑。

[画] 贫士吟 唐伯虎十朝风雨若昏迷,八口妻孥并告饥。

信是老天真戏我,无人来买扇头诗。

青山白发老痴顽,笔砚生涯苦食艰。

湖上水田人不要,谁来买我画中山。

荒村风雨杂鸡鸣,轑釜朝厨愧老妻。

谋写一枝新竹卖,市中笋价贱如泥。

书画诗文总不工,偶然生计寓其中。

肯嫌斗栗囊钱少,也济先生一日穷。

白板门扉红槿篱,比邻鹅鸭对妻儿。

天然兴趣难摹写,三日无烟不觉饥。

观佽飞斩蛟龙图赞 李白

佽飞斩长蛟,遗图画中见。

登舟既虎啸,激水方龙战。

惊波动连山,拔剑曳雷电。

鳞摧白刃下,血染沧江变。

感此壮古人,千秋若对面。

题旧写真图 白居易

我昔三十六,写貌在丹青。

我今四十六,衰悴卧江城。

岂止十年老,曾与众苦并。

一照旧图画,无复昔仪形。

形影默相顾,如弟对老兄。

况使他人见,能不昧平生?

羲和鞭日走,不为我少停。

形骸属日月,老去何足惊。

所恨凌烟阁,不得画功名。

7.描写儿童的古诗

古代儿童古诗词

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风鸢图诗(其一) 徐渭

柳条搓线絮搓棉,

搓够千寻放纸鸢。

消得春风多少力,

带将儿辈上青天。

所见

【清】 袁 枚

牧童⑴骑黄牛,

歌声振⑵林樾⑶。

意欲⑷捕⑸鸣⑹蝉,

忽然闭口立。

、《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村居》【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小儿垂钓》【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牧童》【宋】黄庭坚

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花影》【宋】苏轼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初夏睡起

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田家》【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织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8.谁知道描写儿童的诗句

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注释]: 艇:船。

不解:不知道;不懂得。 一道:一路。

撑:撑船,用篙使船前进。 小娃:小孩儿。

浮萍:水生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下面有须根,夏季开白花。 开:分开。

[作者资料]: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到了其曾祖父时,又迁居下邽(音guī)(今陕西渭南北)。

白居易的祖父白湟曾任巩县[河南巩义]县令,与当时的新郑[属河南]县令是好友。见新郑山川秀美,民风淳朴,白湟十分喜爱,就举家迁移到新郑城西的东郭宅村(今东郭寺)。

唐代宗大历七年正月二十(公元772年2月28日),白居易在东郭宅降生了。武宗会昌六年(846年)八月卒于洛阳[属河南],享年75岁。

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 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

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是我国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诗人。

元和时曾任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因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晚年好佛,又自号乐居士。他一生作诗很多,以讽喻诗为最有名,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

叙事诗中《琵琶行》、《长恨歌》等极为有名。 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所作《新乐府》、《秦中吟》共六十首,确实做到了“唯歌生民病”、“句句必尽规”,与杜甫的“三吏”、“三别”同为著名的诗史。

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则代表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中年在官场中受了挫折,“宦途自此心长别,世事从今口不开”,但仍写了许多好诗,为百姓做过许多好事,杭州西湖至今留着纪念他的白堤。

晚年寄情山水,也写过一些小词。赠刘禹锡诗云: “古歌旧曲君休听, 听取新词《杨柳枝》”,可见他曾自度一些新词。

其中《花非花》一首,颇具朦胧之美,后世词人如欧阳修、张先、杨慎,都极为赞赏。 [译文]: 天真活泼的农村儿童,他们撑着一只小船,偷偷地去采人家的白莲花。

回来的时候,他们不懂怎样掩盖留下的踪迹,小船把水面上的浮萍荡开,船后留下了一道道清清楚楚的水路。暴露了自己的行踪~~ [简析] 作者用白描的手法将一“偷莲 ”小童的憨态描绘得惟妙惟肖.诗中最传神的当是“不解藏踪迹”一句,写尽小童顽皮、纯 真情态。

风鸢图诗(其一) 徐渭 柳条搓线絮搓棉, 搓够千寻放纸鸢。 消得春风多少力, 带将儿辈上青天。

一 作者简介 徐渭(公元1521—1593),字文长,号青藤山人。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

明代著名的艺术家。早年参加乡试,屡试不第;中年做过浙闵总督胡宗宪的幕客,曾为对抗倭寇的军事出谋划策。

但由於徐渭嫉恶如仇,鄙视权贵,导致他一生穷困潦倒,甚至一度发狂,到了晚年只能靠变卖书画度日。他在书法、绘画、诗文、戏曲等多方面都有很高的造旨。

他的画自成一家,尤其擅长花鸟,据史料载,近代花鸟画中流行的润笔写意的泼墨画法,就是从他开始发展起来的。他的诗文不落窠臼,所作戏曲论著、杂剧,亦有不少超越前人见解和打破陈规之处。

二 背景资料 相传中国最早的风筝是由二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的哲学家墨翟制造的。他在鲁山(今山东省潍县境内)因为看到老鹰在空中盘旋,因而有了制造风筝的念头,但他制造风筝的过程并不顺利。

他研究试制了三年,终於用木头制成了一只木鸟,但只飞了一天就坏了。后来墨翟把制风筝的事业传给了他的学生公输班(也称鲁班),鲁班根据墨翟的理想和设计,用竹子做风筝。

鲁班把竹子劈开削光滑,用火烤弯曲,做成了喜鹊的样子,称为「木鹊」,在空中飞翔达三天之久。风筝后来应用於军事上,用来探测敌方的阵地。

唐代以后它的用途开始向娱乐方面转化。到了明清,民间逐渐形成风俗,清明节这天人们把风筝放得高而远,然后将风筝线割断,让风筝随风飘去,意思是把一年来积下的「郁闷之气」彻底放出去,祈求在一年中消除疾病。

徐渭晚年穷困潦倒,主要以卖画为生。「风鸢」是他晚年常作的绘画题材之一,他曾画了大量的《风鸢图》,并有题诗。

这类《风鸢图诗》现存三十多首,这里所选的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首。他通过对小孩子放风筝的描述,把未来的希望和寄托倾注到儿童身上,也寄寓自身的感慨。

三 注释 1. 风鸢:或称「纸鸢」。鸢:○粤[渊],[jyn1];○汉[yuān];老鹰。

纸鸢上常画老鹰,故名。严格来说,风筝和纸鸢还是有分别的。

所谓「风筝」,是指它在空中能发生像筝弦的声音;至於「纸鸢」,则为哑鸟,只飞不鸣。风筝是在纸鸢背上系上一条弓弦,或在纸鸢头部按一个风笛,当纸升空以后,强风通过笛,或者引起弓弦的颤动,就会奏出呜呜的声音。

普通纸鸢是不会发出声音的。不过,现在人们已不再将二者区分了。

2. 搓:○粤[磋], ;○汉[cuō]。两个手掌反复摩擦,或把手掌放在别的东西上来回的揉。

3. 絮:柳絮。柳树的种子,带有白色绒毛,称为「柳絮」,也称「柳绵」。

4. 寻:古代的长度单位,以八尺为一寻,千寻是极言其长。 5. 消得:消耗。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