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描写女子二十岁的诗句

1.与“女子二十岁”有关的诗句有哪些

1、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唐代:温庭筠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译文

眉妆漫染,叠盖了部分额黄,鬓边发丝飘过。洁白的香腮似雪,懒得起来,画一画蛾眉,整一整衣裳,梳洗打扮,慢吞吞,意迟迟。

照一照新插的花朵,对了前镜,又对后镜,红花与容颜,交相辉映,刚穿上的绫罗裙襦,绣着一双双的金鹧鸪。

2、长相思·汴水流

唐代: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译文

怀念丈夫的思潮,就像那汴水、泗水一样朝着南方奔流,一直流到瓜洲渡口,愁思像那江南群山,起起伏伏。

思念呀,怨恨呀,哪里才是尽头?除非你归来才会罢休。一轮皓月当空照,而我倚楼独自忧愁。

3、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

明代:唐寅

雨打梨花深闭门,孤负青春,虚负青春。

赏心乐事共谁论?花下销魂,月下销魂。

愁聚眉峰尽日颦,千点啼痕,万点啼痕。

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译文

深闭房门隔窗只听雨打梨花的声音,就这样辜负了青春年华,虚度了青春年华。纵然有欢畅愉悦的心情又能跟谁共享?花下也黯然神伤,月下也黯然神伤。

整日里都是眉头紧皱如黛峰耸起,脸上留下千点泪痕,万点泪痕。从早晨到晚上一直在看着天色云霞,走路时想念你啊,坐着时也是想念你!

4、浣溪沙·闺情

宋代:李清照

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译文

贴花如绣的脸庞莞尔一笑,就像盛开的荷花。头上斜插的鸭形发饰就像真的要飞一样,衬托的脸颊更加美丽、更加生动。眼波流转,一下就让人猜到应是在思念着谁。

一脸的温情饱含着深韵,只能用这半张素笺把幽怨和思恋寄给心上人。月上阑干,花的影子不断移动,正是情人约会重聚的好时光。

5、采莲曲

唐代:白居易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译文

菱叶随着水波飘荡,荷叶在风中摇曳;荷花深处,采莲的小船轻快飞梭。

采莲姑娘碰见自己的心上人,想跟他说话却低头羞涩微笑,哪想头上的玉簪掉落水中。

2.女子二十岁有关诗句

1、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唐代李白的《清平调·其一》

译文:见到云就联想到她华艳的衣裳,见到花就联想到她艳丽的容貌;春风吹拂栏杆,露珠润泽花色更浓。如此天姿国色,不是群玉山头所见的飘飘仙子,就是瑶台殿前月光照耀下的神女。

2、绰约多逸态,轻盈不自持。尝矜绝代色,复恃倾城姿。——唐代武平一的《杂曲歌辞·妾薄命》

译文:她风姿绰约体态飘逸,轻盈得仿佛不能自持。常常自怜绝代之色,又自恃倾城之姿。

3、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出自唐代杜牧的《赠别二首·其一》

译文:十里扬州路的春风骀荡,珠帘翠幕中的佳人姝丽没有比得上她。

4、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采莲曲》唐代:白居易

译文:采莲姑娘碰见自己的心上人,想跟他说话却低头羞涩微笑,哪想头上的玉簪掉落水中。

5、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浣溪沙·闺情》宋代:李清照

译文:贴花如绣的脸庞莞尔一笑,就像盛开的荷花。头上斜插的鸭形发饰就像真的要飞一样,衬托的脸颊更加美丽、更加生动。眼波流转,一下就让人猜到应是在思念着谁。

一脸的温情饱含着深韵,只能用这半张素笺把幽怨和思恋寄给心上人。月上阑干,花的影子不断移动,正是情人约会重聚的好时光。

6、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经的《国风·周南·桃夭》

译文:桃花怒放千万朵,色彩鲜艳红似火。这位姑娘要出嫁,喜气洋洋归夫家。

3.形容20岁左右的女孩子用什么词

沉鱼落雁,貌美如花,倾国倾城眉清目秀 容光焕发 美如冠玉 出水芙蓉 冰肌玉骨 冰清玉洁 明眸皓齿 靡颜腻理 闭月羞花 沉鱼落雁 道貌岸然 秀色可餐 国色天香 粉白黛黑 傅粉施朱 婀娜多姿 衣冠楚楚 亭亭玉立 闭月羞花 冰肌玉骨 出水芙蓉 绰约多姿 淡妆浓抹 二八佳人 傅粉何郎 姑射神人 国色天香 国色天姿 花容月貌 环肥燕瘦 娇小玲珑 绝代佳人 梨花带雨 林下风气 眉目如画 眉清目秀 美如冠玉 靡颜腻理 明眸皓齿 千娇百媚 倾城倾国 螓首蛾眉 如花似玉 双瞳剪水 亭亭玉立 我见犹怜 仙姿佚貌 小家碧玉 秀外惠中。

4.形容女人20岁时候的成语

20岁(女)——桃李年华; 婀娜多姿 出水芙蓉 沉鱼落雁 闭月羞花 亭亭玉立 人见人爱 花见花开 楚楚动人 花容月貌 美若天仙 如花似玉24岁(女)花信年华; 至出嫁—— 梅之年;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20岁(男)——弱冠;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岁——杖朝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望采纳。

5.形容20岁的女生用什么词

1. 沉鱼落雁:意思是鱼见之沉入水底,雁见之降落沙洲。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2. 倾国倾城:原指因女色而亡国,后多形容妇女容貌极美。

3. 国色天香:原形容颜色和香气不同于一般花卉的牡丹花,后也形容女子的美丽。

4. 出水芙蓉:意思是指刚开放的荷花,比喻诗文清新不俗,也形容天然艳丽的女子。

5. 亭亭玉立:亭亭形容高耸、直立的样子或姿态,多形容女子身材修长或花木等形体挺拔多姿。

6. 花容月貌:用于作谓语、定语,形容女子如花如月般貌美。

7. 小家碧玉:旧时指小户人家美丽的年轻女子。《乐府诗集·碧玉歌》:“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贵德。感郎义气重,遂得结金兰。”

8. 蕙质兰心:比喻女子心地“蕙心”似的纯洁,品质“兰花”似的高雅, 形容心地善良、品质高尚的女子。

6.分别形容女子18岁到20岁的词语

以下这些并没有特别专指年龄段的,形容18到20的都可以冰清玉洁、风姿绰约、婀娜多姿、螓首蛾眉、楚腰蛴领、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倾国倾城、柔若无骨、明眸皓睐、杏脸桃腮、冰肌玉骨、一代佳人、一代容华、红粉佳人、红粉青娥、天生尤物、天仙化人、姑射神人、绝色美人、月里嫦娥、人面桃花、天生丽质、天香国色、仙资玉质、妍资艳质、夭桃秾李、桃羞杏让、如花似玉、羞花闭月、花容月貌、芙蓉如面、粉白黛黑、风华绝代、秀色可餐、秀外慧中、明眸皓齿、婷婷袅袅、粉妆玉琢、桃腮杏脸、樱桃小口、娉婷婀娜、步步莲花、雾鬓云鬟、朱唇玉面、朱唇粉面、朱唇皓齿、柳腰娉婷、花枝招展、燕瘦环肥、亭亭玉立、鱼沉落雁、出水芙蓉、袅袅娜娜、袅袅亭亭、。

7.古代女子二十岁叫什么

古代女子二十岁叫桃李年华。

原指桃李开花的季节,泛指春天,引申指青春年华,比喻青春年少。常用“粉淡香清自一家,未容桃李占年华”形容女子,初夏还不是盛夏的样子,所以桃李年华就用来代指二十岁的女子。

古人的年龄称谓来源不一,大多根据不同年龄的生理特征而命名,另外,我们常说的“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知命之年”,则来自于《论语.为政篇》的记载。 我国还有干支纪年的传统,六十年为一轮,故又有六十岁为“花甲之年”的说法。

唐代诗人杜甫有诗句曰:“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译文:到处都欠着酒债,那是寻常小事,人能够活到七十岁,古来也是很少的了。

于是,七十又有了“古稀之年”的别称。 扩展资料 称谓来历 在阅读古文的过程中,经常会碰到一些表达年龄称谓的词,如:“弱冠”、“耄耋”等。

学生往往对此很费解。其实类似这样的词还很多,都是我们在阅读古文的过程中所必须了解的知识。

古人的年龄称谓来源不一,大多根据不同年龄的生理特征而命名,但也有一些是因袭前人所言而成为固定称谓的。 在所有的年龄称谓中,“九十”的称谓可谓最多最有趣。

或叫“鲐背”,鲐是一种鱼,背上的斑纹如同老人褶皱的皮肤。又人到暮年,皮肤上生出老年斑如冻梨之皮,故又称“冻梨”。

还有依据生理特征命名的,如:人初生叫“婴儿”,是因为人初生需要抱在胸前喂奶。婴可与膺通假,膺者胸也。

婴儿即为抱在胸前之儿。七岁除叫做“悼”外,还叫“龆龀”也叫做“毁齿”,因为正是换牙时期,所以有此称呼。

十五岁叫做“童”,“山无草木曰童”。古代十六岁成年,十五岁男子未加冠,女子未及笄。

此处用的是比喻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桃李年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年龄称谓。

8.分别形容女子18岁到20岁的词语

以下这些并没有特别专指年龄段的,形容18到20的都可以

冰清玉洁、风姿绰约、婀娜多姿、螓首蛾眉、楚腰蛴领、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倾国倾城、柔若无骨、明眸皓睐、杏脸桃腮、冰肌玉骨、一代佳人、一代容华、红粉佳人、红粉青娥、天生尤物、天仙化人、姑射神人、绝色美人、月里嫦娥、人面桃花、天生丽质、天香国色、仙资玉质、妍资艳质、夭桃秾李、桃羞杏让、如花似玉、羞花闭月、花容月貌、芙蓉如面、粉白黛黑、风华绝代、秀色可餐、秀外慧中、明眸皓齿、婷婷袅袅、粉妆玉琢、桃腮杏脸、樱桃小口、娉婷婀娜、步步莲花、雾鬓云鬟、朱唇玉面、朱唇粉面、朱唇皓齿、柳腰娉婷、花枝招展、燕瘦环肥、亭亭玉立、鱼沉落雁、出水芙蓉、袅袅娜娜、袅袅亭亭、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