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赞美建设者的诗词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从事各行各业,滨海新区这片希望的土地,是他们挥洒青春热血、施展聪明才智,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甘于吃苦,乐于奉献、敢为人先,是这些优秀建设者的品质,他们汇聚成一股建功立业的巨流,让宏图化为美景,让希望成为现实. 他们也许仅仅是星星之火,点燃起希望的火炬让精神相传.他们也许只是一枚小小的音符,在两区建设者们共同谱写的恢宏乐章中发出动听的声音. 他们也许仅仅是一片叶子、一朵花儿,在春的催动下,让新区处处都溢满芳香与绿色希望. 他们也许仅仅是一块石子,集腋成裘,积沙成堆,众志成城,一双双大手托起了坚不可摧的栋梁. 他们就在我们身边,他们是普通的劳动者,职工群体的典范,新区建设者的脊梁. 霓虹灯下、小区门口流动着站岗巡逻的公安武警、保安人员,他们用“保一方平安”的信念证明:无论在什么时代,他们永远是百姓平安的守护者. 流水线上、电脑桌前汇聚着一个个生产能手、能工巧匠,无数次的失败与成功,在创新的功劳簿上写下知识型员工的誓言:我们是新时代的“弄潮儿”. 脚手架上的攀援、十字街头的穿梭、污水井口的忙碌、丈尺台前的教诲、谈判桌上的交锋……处处都是建设者们的战场.他们用开拓的足迹踏碎荒凉,用智慧的光芒照亮前方,使这里成为点石成金的沃土,收割梦想的天堂. 看! 他们来了!百折不挠,再现精卫填海壮举,为企业赢得利润. 他们来了!迎难而上,勇创愚公移山奇迹,为区域增加力量. 他们来了!自强不息,敢谱夸父追日新篇,为百姓送去安宁. 他们来了!开拓、开放,励精图大业,求新、求实,众志建新城. 他们的身上,铭刻着这样一个振奋人心的事实: 2.赞美建设者的句子1、人民解放军为了保卫祖国,不管是严冬腊月,还是骄阳似火,你们总是毫无怨言地驻守在祖国的边疆。 2、人民解放军为了人民的安危,不管是抗洪抢险,还是防暴制匪,你们总是战斗在最危险的地方。 水调歌头·赞东部建设者 :3、一身两翼三点,凤舞海扬波。 4、谁又持鞭催马,惊断连云绮梦,顾盼意如何? 锤重敲锣鼓,休要再蹉跎。 5、以汗水,洒热土,换婀娜。 这边天地,浓蘸七彩画谐和。 7、情系康平世界,笑对艰难险阻,好事赖多磨。 明日君来看,不是旧山河 8、满山的桃花、碧绿的田野、金灿的油菜花望不到边际,农民,您用那粗壮的双臂换来我们的美食,您用汗水浇灌了我们的身体。 9、钢花的四溅、机床的轰鸣、高楼大厦上看不到原始的印记,工人,您用那坚实的臂膀拖起我们的生活。 您用那扎实的工作方便了我们的便利 10、当你坐在小汽车享受个人的流动空间,当你坐在巴士享受公众的效益,当你坐在远行的大船享受旅途的潇洒,当你飞入蓝天把世界变小,您可知道劳动的美丽。 11、当你走进饭店、走进商店、走进繁华的商业区,你可知道服务的辛苦,站了一天的腿还是那样站立。 12、当你走进学校,你可看见知识的闪光,你可听到书与人的交流,你可闻到老师的汗水,知识变的劳动更加的伟大无比。 13、当你一切容入了社会,周围的一切都是平凡的劳动所给予。 14、劳动创造了历史,劳动创造了未来。在新的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让我们赞美劳动最美丽。 3.赞美建设者的句子1 谁又持鞭催马,惊断连云绮梦,顾盼意如何? 锤重敲锣鼓,休要再蹉跎。 2 以汗水,洒热土,换婀娜。这边天地,浓蘸七彩画谐和。 3 情系康平世界,笑对艰难险阻,好事赖多磨。 明日君来看,不是旧山河 4 满山的桃花、碧绿的田野、金灿的油菜花望不到边际,农民,您用那粗壮的双臂换来我们的美食,您用汗水浇灌了我们的身体。 5 钢花的四溅、机床的轰鸣、高楼大厦上看不到原始的印记,工人,您用那坚实的臂膀拖起我们的生活。您用那扎实的工作方便了我们的便利 6 当你坐在小汽车享受个人的流动空间,当你坐在巴士享受公众的效益,当你坐在远行的大船享受旅途的潇洒,当你飞入蓝天把世界变小,您可知道劳动的美丽。 7 当你走进饭店、走进商店、走进繁华的商业区,你可知道服务的辛苦,站了一天的腿还是那样站立。 8 当你走进学校,你可看见知识的闪光,你可听到书与人的交流,你可闻到老师的汗水,知识变的劳动更加的伟大无比。 9 当你一切容入了社会,周围的一切都是平凡的劳动所给予。 14、劳动创造了历史,劳动创造了未来。在新的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让我们赞美劳动最美丽 4.关于歌颂建设者的诗歌《城市建设者》 文明 离不开自然的音符 自然 总在追求文明的繁华 闪闪的灯 笼罩车水马龙 排排的树 凝望万丈高楼 是谁 让约定了很久的诺言 终于成真 山中之树 曾经成林成荫 日夜遥望灯火辉煌 城间之灯 曾经星星点点 日夜思念绿树成荫 是谁 让曾经遥远的情结 不再相思 欢声和笑语 不再单调 鸟语和花香 奏响旋律 是谁 让城市间滋长绿荫 是谁 让绿树间拔起高楼 又是谁 让灯火辉煌了高楼和树的生命 《伟大的建设者》 走进华夏民族的每一寸热土 无不凝聚着公路建设者的身影 多少公路人 用青春 用汗水 用热血 在长长的路基上 书写着自己的传记 那隧道 那大桥 那一条条的公路 组成了公路人的一个个片段 在深山 在荒原 在烈日下 在暴雨中 在抗洪救灾的最前线 在抗震救灾的最前沿 无处不看到公路人忙碌的身影 我知道 您也想去游览一下祖国的大好河山 然而您对公路建设的严谨 不容许自己有半点的清闲 我知道 您也渴望恋人的怀抱 爱人的情话 然而您对公路建设的热忱 却让你只能把儿女私情埋在心底 我知道 您也想家人的团聚家庭的温暖 然而您更知道公路建设者的重任 所以只能把思念寄在梦里 我知道 您想孝敬年老的父亲 年迈的母亲 然而您知道一个建设者的使命 您不得不把孝心深藏心里 满身泥土 一脸尘埃 炎炎烈日 汗流浃背 天寒地冻 皮肤皲裂 您从无怨言依然故我 您用双手建造了平坦畅通的康庄大道 巍巍丹山 绵绵峨岭 是你们以排山倒海的英雄气概 筑起了扶贫之路 致富之路 身处险境 身先士卒 是你们用血肉之躯 架起了通往六王抢险救灾的生命之桥 5.关于歌颂新疆建设者的诗词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寒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何谓边塞诗: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一般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隋代开始兴盛,唐即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据统计,唐以前的边塞诗,现存不到二百首,而《全唐诗》中所收的边塞诗就达两千余首. 一、汉魏南北朝时期的边塞诗 (一)概况: 反映边地战争的艰苦和征人思妇的相思苦.诗歌体裁以乐府诗为主.代表作品如:陈琳的《饮马长城窟行》、曹丕的《燕歌行》、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蔡琰《胡笳十八拍》、《悲愤诗》,徐陵《关山月》、王褒《渡河北》等. 6.急求赞美祖国建设者的诗歌这种类型的歌曲很多啊 如不要说他们不懂国色天香 不要讲他们 不知风花雪月 却是一个个妙手丹青 描绘着祖国壮丽的景色 一千多公里 到处都有他们的身影 象无声的碧绿 把天涯海角连接 平平常常 普普通通 贴紧大地 生机勃勃 这 就是广大的武广铁路建设者 他们耕耘着辉煌 把灿烂撒播 采摘着芳香 把成熟收割 他们不喜欢张扬 象山一样沉默 他们不爱激动 却喜欢热火朝天的生活 他们不是诗人 不会娇柔造作 却饱蘸着辛勤的汗水 写出一首首感人的诗歌 在城市的边缘 在乡村的田野、、、、、、 一双双勤劳的手 搭建着祖国母亲的大动脉 筑着社会主义大厦的脊梁 啊 伟大的铁路建设者 我赞美你 豪迈的气魄 赞美你 勤劳奉献的品格 在此 奉上一支心中的赞歌。 是《诗歌:劳动者之歌——致武广客运专线建设者》我想这应该是其中之一吧。 7.赞美边疆建设者的语句(急~~~~在人们的心目中,青藏高原是遥远的、圣洁的、神秘的。 她雄踞祖国的西南边疆,养育着世世代代的高原子孙,在离上苍最近的地方,守护着中华民族的安宁。 她是那样的博大,长江源头,巍巍昆仑,世界屋脊,地球绝顶,都在她的怀抱之中;她又显得那样高不可攀,多少人带着激情和梦想,把血肉之躯交付与她,让灵魂游弋于神圣的雪山与碧蓝的天空之间。 但今天,青藏高原却距我们如此之近。 即将于7月1日正式通车的青藏铁路,就像青藏高原的一根大动脉,已经开始有力地搏动。 经历了长达五年的建设,它一寸寸延伸、延伸,缓慢而又执著,把遥远的雪域高原拉近到我们面前。 仿佛是宿命,跨越世界屋脊的进藏铁路,注定是一个历史性的事件。 这一举世罕见的浩大工程,将注定要与中华民族的国运相系相通,有着难以言传的标志性和象征性意义。 早在百年前,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就立下修建青藏铁路的志向,并写进了他宏大的救国强国蓝图——《建国方略》。 从新中国成立开始,把铁轨铺上青藏高原,就成为几代人民共和国领导人高瞻远瞩、总揽全局的决策焦点。1958年,青藏铁路一期工程——西宁至格尔木段动工兴建。 此后的几十年里,限于经济实力和高原、冻土等技术难题,工程两上两下,格尔木成为这条新兴之路的休止符。 新世纪之初,**、**审时度势,经过缜密论证,毅然作出了修建青藏铁路的战略决策。 2001年6月29日,二期工程格尔木至拉萨段正式开工。工程全长1142公里,计划投资262亿元。 2005年10月12日,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冻土铁路——青藏铁路铺轨全线贯通,即将正式运行。 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天路终于打通,圣城终于拉近,西藏不通铁路的历史正式终结了。 以此为标志,我国所有的省、直辖市、自治区,全部贯通铁路。 从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到身经百战的老将军;从风华正茂的科技人员,到铁骨铮铮的筑路工,正是几代决策者和建设者,让百年梦想成为现实。 曾经与世隔绝的洪荒高原从此连接上了祖国四通八达的铁路网络。这千余公里的铁路绝不仅仅是铁轨的延伸,也不仅仅是工程技术的跨越,更是国家建设的跨越、民族复兴的跨越。 曾有外国人预言:100年内,中国不可能建成青藏铁路。的确,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 青藏铁路自西宁至拉萨全长1956公里,包括西宁至格尔木和格尔木至拉萨两段。青藏铁路格拉段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是世界铁路建设史上最具挑战性的工程项目。 西宁至格尔木段全长814公里,于1984年投入运营,为单线铁路,现正进行增建第二线及电气化改造工程。 格尔木至拉萨段全长1142公里,新线建筑长度1110公里。 这段铁路自格尔木车站引出后,向南经西大滩、五道梁、沱沱河、雁石坪,翻越唐古拉山垭口后进入西藏自治区境内,途中在温泉至安多间穿越了134公里的唐古拉山无人区,然后经安多、那曲、当雄、羊八井至拉萨。翻越唐古拉山的铁路最高点海拔5072米,经过海拔4000米以上地段960公里,连续多年冻土区550公里以上。 可想而知,面对天路,每一寸铁轨上都凝结着过硬的经济实力和过硬的科技能力,同样凝结着万千建设者的奉献精神和牺牲精神。 青藏铁路纵贯青藏两省区、跨越青藏高原、直达我国西南边疆,是沟通西藏与内地的一条具有战略意义的铁路干线,是拉萨通向北京及西北、华北、中原等地的最便捷的陆上通道,也是通往南亚次大陆最快捷的途径。 早在2005年10月,200余辆满载着大米、面粉、煤炭、钢材、化肥等援藏物资的列车车辆平稳抵达拉萨,把全国人民的温暖情谊送到藏族同胞的手中。 青藏铁路的全线通车,对我国保护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同时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历史意义、民族意义和经济意义。 可以说,青藏铁路这条“天路”,是“世纪之路”,是“奉献之路”,是“科学之路”,还是一条将给沿线地区经济带来跨越式发展机遇的“黄金之路”。 我们是记者,当历史在躁动时,职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驱使着我们,走近它,抚摸它,见证它,记录它,传播它。 面对中国发展史上这一彪炳千秋的辉煌史诗,我们悉心聆听一个个亲历者、奉献者的故事,把珍藏在他们心中的一串串发光的记忆记录下来,把我们民族的雄壮灵魂书写下来。 为此,我们组建了近30人的报道团队,其中十几名文字和摄影记者,走出北京,走上高原,寻找那些曾见证青藏铁路步步艰辛的决策者、设计者、建设者,去感受他们的血汗留下的热度,去体验他们用生命铸就的辉煌。 采访的过程中,记者们也经历了一次人生的洗礼和精神的锻造。他们行程数千公里,穿越无人区,在高原上颠簸,体验空气稀薄和头痛欲裂。 记者们住进了“三星级宾馆”——路边用煤炉取暖的木板房,在缺氧的环境中遭遇一氧化碳污染,何况青藏高原上本来就有5月飞雪、6月严寒。 而这一切,与青藏铁路的建设者所经受的艰辛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呢?正是因为经历了这一切,我们的记者才对自己的采访对象有了更深切的理解,对建设者们表现出的拼搏精神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