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山东美景的优美的语言诗句刘凤浩《咏大明湖》 三面荷花四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 杜甫《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分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陵绝顶,一览众山小。 登岱行 蒲松龄(清) 兜舆迢迢入翠微,往来白云荡胸飞。白云直上接天界,山巅又出白云外。黄河泡影摇天门,千峰万峰列儿孙。放眼忽看天欲尽,?直疑星河扪。瑶席借寄高岩宿,鸡鸣海东红一簇。俄延五更黍半炊,?漾明霞射秋谷。吴门白马望依稀,沧溟一掬椎琉璃。七月晨寒胜秋暮,晓月露冷天风吹。顷刻朝暾上山觜,山头翠碧连山尾。及到山下雨新晴,归途半踏蹄涔水。回首青嶂倚天开,始知适自日边来。 登岳 王守仁(明) 晓登泰山道,行行入烟霏。阳光散岩壑,秋容淡相辉。云梯挂青壁,仰见蛛丝微。长风吹海色,飘摇送天衣。峰顶动笙乐,青童两相依。振衣将往从,凌云勿高飞。挥手若相待,丹霞闪余辉。凡躯无健羽,怅然不能归。 望岳 李东阳(明) 偶上奎文阁,来观泰岳峰。半空翻碧浪,平陆走苍龙。紫爱沾岚湿,青怜泼黛浓。长原随迤逦,高树助蒙茸。幢节迎还送,戈矛击更冲。烟霞变明晦,云雨验丰凶。混沌天初辟,精灵地所钟。分疆书禹贡,肇域纪尧封。挹浅临沧?,凭虚揖华嵩。行尊宜作丈,名重合称宗。 南天门 陈沂(明) 望入天门十二重,?然飞舞半虚空。千寻不假钩梯上,一窍惟容箭栝通。风气荡摩鹏翮外,日光摇漾海波中。欲求阊阖无人问,但拟彤云是帝宫。 偶题灵岩寺清凉世界 萨都剌(元) 今日清凉地,明朝洙泗心。酒堪消客况,泉可洗尘衿。佛古荒苔藓,林深繁绿阴。樵歌山路晚,余兴付归禽。 登泰山 张养浩(元) 风云一举到天关,快意平生有此观。万古齐州烟九点,五更沧海日三竿。向来井处方知隘,今后巢居似觉宽。笑拍红崖咏新作,满空笙鹤下高寒。 登岱 元好问(金) 泰山天壤间,屹如郁萧台。厥初造化手,劈此何雄哉。天门一何高,天险若可阶。积苏与累块,分明见九垓。扶摇九万里,未可诬齐谐。秦皇?DE75?灵威,茂陵亦雄才。翠华行不归,石坛满苍苔。古今一俯仰,感极令人哀。是时春夏交,红绿无边涯。奇探忘登顿,意惬自迟回。惜无赏心人,欢然尽余杯。夜宿玉女祠,崩奔涌云雷。山灵见光怪,似喜诗人来。鸡鸣登日观,四望无氛霾。六龙出扶桑,翻动青霞埋。平生华嵩游,兹山未忘怀。十年望齐鲁,登临负吟?。孤云拂层崖,青壁落落云间开。眼前有句道不得,但觉胸次高崔嵬。徂徕山头唤李白,吾欲从此观蓬莱。 送灵岩新住持赴寺 王安石(北宋) 灵岩开辟自何年?草木神奇鸟兽仙。一路紫苔通窈窕,千岩青蔼落潺?。山祗啸聚萧神宝,象众抵摧想法筵。雪足莫辞重趼往,东人香火有因缘。 题灵岩方丈 曾巩(北宋) 法定禅房临峭谷,辟支灵塔冠层峦。轩窗势耸云林合,钟磬声高鸟道盘。白鹤已飞泉自漫,青龙无迹洞常寒。更闻雷远相从乐,性迈尘嚣岂可干。 泰山 石介(北宋) 七百里鲁望,北瞻何岩岩。诸山知峻极,五岳独尊严。寰宇登来小,龟蒙视觉凡。此为群物祖,草木莫锄芟。 2.描写山东的优美语言诗句岭南大雪 年代:【宋】 作者:【区仕衡】 海冻珊瑚万里沙,炎方六出尽成花。 洛阳纵有行春令,谁问袁安处士家 春日岭南 年代:【宋】 作者:【孙正平】 窗前修竹霭如云,巧语春禽只听闻。 睡起蒲团趺坐稳,惟将茗椀对炉薰。 客居岭南 年代:【宋】 作者:【张子龙】 天风吹白波,归客欲如何。 炎国逢花早,春船载雨过。 畏蛇焚瘿木,防蛊种衰荷。 洞口商人妇,时时送夜歌。 庚午腊中苦寒不雪不雪岭南之常而苦寒为希有 年代:【宋】 作者:【郑刚中】 檐风动修竹,终夜玉相戛。 晓望山头松,孤瘦冻欲折。 欣然发茅亭,准拟看飞雪。 待之既逾时,脚硬冷如铁。 青山全不老,暮雨空凄绝。 岂非地气偏,湿浊旧不泄。 剪水下云来,祗向虚空歇。 今年腊中寒,万口称凛冽。 此是雪先声,荡洗岭南热。 蜒叟且莫惊,造化无差别。 会须烟瘴林,都有琪花结。 草色润如酥,看取焦枯活。 岭南鞭春 年代:【宋】 作者:【范端臣】 一辞湖上月,三见岭南春。 怪鸟呼如鬼,痴猿立似人。 蛮商通海舶,渔户杂江滨。 尚有鞭牛扑,纷拿起路尘。 岭南道中 年代:【唐】 作者:【曹松】 百花成实未成归,未必归心与志违。 但有壶觞资逸咏,尽交风景入清机。 半川阴雾藏高木,一道晴霓杂落晖。 游子马前芳草合,鹧鸪啼歇又南飞。 岭南荔枝不可寄远龙眼新熟辄以五日颗奉晦叔 年代:【宋】 作者:【张栻】 荔子如今尚典刑,秋林圆实著嘉名。 虽无赪玉南风面,却耐筠笼千里行。 谪岭南道中作 年代:【唐】 作者:【李德裕】 岭水争分路转迷,桄榔椰叶暗蛮溪。 愁冲毒雾逢蛇草,畏落沙虫避燕泥。 五月畲田收火米,三更津吏报潮鸡。 不堪肠断思乡处,红槿花中越鸟啼。 送人游岭南 年代:【唐】 作者:【戴叔伦】 少别华阳万里游,近南风景不曾秋。 红芳绿笋是行路,纵有啼猿听却幽。 岭南江行 年代:【唐】 作者:【柳宗元】 瘴江南去入云烟,望尽黄茆是海边。 山腹雨晴添象迹,潭心日暖长蛟涎。 射工巧伺游人影,飓母偏惊旅客船。 从此忧来非一事,岂容华发待流年。 送周愿判官归岭南 年代:【唐】 作者:【姚系】 早蝉望秋鸣,夜琴怨离声。眇然多异感,值子江山行。 由来重义人,感激事纵横。往复念遐阻,淹留慕平生。 晨奔九衢饯,暮始万里程。山驿风月榭,海门烟霞城。 易绡泉源近,拾翠沙溆明。兰蕙一为赠,贫交空复情。 当然最出名的句子还是“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苏轼的原句是“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惠州一绝 苏轼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黄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3.描写山东的优美语言诗句岭南大雪 年代:【宋】 作者:【区仕衡】 海冻珊瑚万里沙,炎方六出尽成花。 洛阳纵有行春令,谁问袁安处士家 春日岭南 年代:【宋】 作者:【孙正平】 窗前修竹霭如云,巧语春禽只听闻。 睡起蒲团趺坐稳,惟将茗椀对炉薰。 客居岭南 年代:【宋】 作者:【张子龙】 天风吹白波,归客欲如何。 炎国逢花早,春船载雨过。 畏蛇焚瘿木,防蛊种衰荷。 洞口商人妇,时时送夜歌。 庚午腊中苦寒不雪不雪岭南之常而苦寒为希有 年代:【宋】 作者:【郑刚中】 檐风动修竹,终夜玉相戛。 晓望山头松,孤瘦冻欲折。 欣然发茅亭,准拟看飞雪。 待之既逾时,脚硬冷如铁。 青山全不老,暮雨空凄绝。 岂非地气偏,湿浊旧不泄。 剪水下云来,祗向虚空歇。 今年腊中寒,万口称凛冽。 此是雪先声,荡洗岭南热。 蜒叟且莫惊,造化无差别。 会须烟瘴林,都有琪花结。 草色润如酥,看取焦枯活。 岭南鞭春 年代:【宋】 作者:【范端臣】 一辞湖上月,三见岭南春。 怪鸟呼如鬼,痴猿立似人。 蛮商通海舶,渔户杂江滨。 尚有鞭牛扑,纷拿起路尘。 岭南道中 年代:【唐】 作者:【曹松】 百花成实未成归,未必归心与志违。 但有壶觞资逸咏,尽交风景入清机。 半川阴雾藏高木,一道晴霓杂落晖。 游子马前芳草合,鹧鸪啼歇又南飞。 岭南荔枝不可寄远龙眼新熟辄以五日颗奉晦叔 年代:【宋】 作者:【张栻】 荔子如今尚典刑,秋林圆实著嘉名。 虽无赪玉南风面,却耐筠笼千里行。 谪岭南道中作 年代:【唐】 作者:【李德裕】 岭水争分路转迷,桄榔椰叶暗蛮溪。 愁冲毒雾逢蛇草,畏落沙虫避燕泥。 五月畲田收火米,三更津吏报潮鸡。 不堪肠断思乡处,红槿花中越鸟啼。 送人游岭南 年代:【唐】 作者:【戴叔伦】 少别华阳万里游,近南风景不曾秋。 红芳绿笋是行路,纵有啼猿听却幽。 岭南江行 年代:【唐】 作者:【柳宗元】 瘴江南去入云烟,望尽黄茆是海边。 山腹雨晴添象迹,潭心日暖长蛟涎。 射工巧伺游人影,飓母偏惊旅客船。 从此忧来非一事,岂容华发待流年。 送周愿判官归岭南 年代:【唐】 作者:【姚系】 早蝉望秋鸣,夜琴怨离声。眇然多异感,值子江山行。 由来重义人,感激事纵横。往复念遐阻,淹留慕平生。 晨奔九衢饯,暮始万里程。山驿风月榭,海门烟霞城。 易绡泉源近,拾翠沙溆明。兰蕙一为赠,贫交空复情。 当然最出名的句子还是“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苏轼的原句是“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惠州一绝 苏轼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黄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4.关于山东省风景名胜古迹的对联、诗句齐鲁风景名胜、文化名人对联 三千里江山胜境 尽收眼底 一百零八好汉 齐看微山湖渔舟点点 灵岩寺泥塑排排 岱岳松涛崂山泉冽 杏坛柏郁沂蒙山秀 蓬莱阁海市蜃楼青岛湾千帆竞渡 江山如画 怎不令人心旷神怡 都夸赞 菏泽牡丹甲天下 德州扒鸡名八方 余兴未尽 众口齐称 一城春色 半城湖光 四面荷花 三面杨柳十几位齐鲁圣人 占足风流 七十二贤弟子 共道孔夫子论语篇篇 鲁班爷巧匠奇奇 庄周梦蝶晏子使楚 孙庞斗智孔融让梨 诸葛亮六出祁山王羲之兰亭集序 英雄无数 谁敢笑我风流倜傥 齐敬仰 清明上河图万里 易安词章传古今 尘埃落定 各领风骚 蒲公小说 刺贪刺虐 孔郎折扇 曲尽离合。 5.山东优美诗句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海右此古亭,济南名士多; 雪落元夜前,花市灯如昼,灯映雪如银,雪绕泉似雾; 东方云海空复空,群仙出没空明中。荡摇浮世生万象,岂有贝阙藏珠宫; 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 湖干烟乱柳毵毵,是处桃花雨半含。七十二泉春涨暖,可怜只说似江南; 卓冠七十二,分汇大明湖,几曲绕琼房,一泓映绮疏; 遥看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日照晴山耀碧穹,桃花迷洞笑春风。千红万紫攒如锦,一幅丹青在望中; 6.关于山东省风景名胜古迹的对联、诗句齐鲁风景名胜、文化名人对联 三千里江山胜境 尽收眼底 一百零八好汉 齐看微山湖渔舟点点 灵岩寺泥塑排排 岱岳松涛崂山泉冽 杏坛柏郁沂蒙山秀 蓬莱阁海市蜃楼青岛湾千帆竞渡 江山如画 怎不令人心旷神怡 都夸赞 菏泽牡丹甲天下 德州扒鸡名八方 余兴未尽 众口齐称 一城春色 半城湖光 四面荷花 三面杨柳 十几位齐鲁圣人 占足风流 七十二贤弟子 共道孔夫子论语篇篇 鲁班爷巧匠奇奇 庄周梦蝶晏子使楚 孙庞斗智孔融让梨 诸葛亮六出祁山王羲之兰亭集序 英雄无数 谁敢笑我风流倜傥 齐敬仰 清明上河图万里 易安词章传古今 尘埃落定 各领风骚 蒲公小说 刺贪刺虐 孔郎折扇 曲尽离合 7.关于描写优美风景的诗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冬风御柳斜。 -----韩翎《寒食》 近寒食雨草萋萋,著麦苗风柳映堤。 -----佚名《杂诗》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李白《春思》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李白《子夜夏歌》 纤云四卷天无河,清风吹空月舒波。 ------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残萤栖玉露,早雁指银河。 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 -----许浑《早秋》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之章《咏柳》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暧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苏轼《崇惠崇春江晚景》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 8.描写山东的精美文章 诗句(少一点)1.济南的冬天---老舍写的就是描写山东济南的美好风光的文章! 2.齐鲁大地好风光, 一山一水一圣人, 东傍日韩西靠京, 黄河入口数东营, 帆船之都看青岛, 葡萄酒之乡烟台, 风筝之都属潍坊, 物流名城在临沂, 人居城市属威海, 陶瓷之都是淄博, 江北水城看聊城, 太阳能之都德州, 新港之秀看日照. 钢城之都属莱芜, 牡丹之都是菏泽 五岳独尊赞泰山 七十二泉在济南 孔子之乡在曲阜 蔬菜之乡在寿光 肥桃之都属肥城 莱阳美梨誉天下 乐陵小枣美名扬 地下峡谷在沂水 建筑之乡属桓台 大蒜之乡在苍山。。. 9.描写济南美景的诗句《趵突泉诗》(元)赵孟頫 泺水发源天下无,平地涌出白玉壶。谷虚久恐元气泄,岁旱不虞东海枯。 云雾蒸润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时来泉水濯尘土,冰雪满怀清与孤。 《趵突泉》(宋)曾巩 一派遥从玉水分,暗来都洒历山尘。滋荣冬茹温尝早,润泽春茶味更真。 已觉路傍行似鉴,最怜沙际涌如轮。层城齐鲁封疆会,况托娥英诧世人。 《登千佛山寺》 (明)边贡 窈窈寺门敞,苍苍山径微。风轻不落帽,云近忽凝衣。 《泛湖次暮春佛寺韵》 (明)边贡 湖上扁舟寺里登,水云如浪白层层。横桥积雨斜仍断,卧石临溪净可凭。 《观珍珠泉》(清)爱·玄烨 一泓清浅漾珠圆,细浪潆洄小荇牵。偶与诸臣闲倚槛,堪同渔藻入诗篇。 《济南二首》(清) 顾炎武 落日天边见二峰,平临湖上出芙蓉。西来水窦缘王屋,南去山根接岱宗。 《济南杂诗》 (金)元好问 白烟消尽冻云凝,山月飞来夜气澄。且向波间看玉塔,不须桥畔觅金绳。 《鹊山亭》(宋) 曾 巩 大亭孤起压城颠,屋角峨峨插紫烟。泺水飞绡束野岸,鹊山溪黛入晴天。 《题珍珠泉》 (清)爱·弘历 济南名泉多,岳阴水新潴。其中敦巨擘,趵突与珍珠。 《咏趵突泉》(明) 胡缵宗 王屋流来山下泉,清波聊酌思泛然。云含雪浪频翻地,河涌三星倒映天。 《游历下亭》(清) 黄景仁 城外青山城里湖,七桥风月一亭孤。秋云拂镜荒蒲芡,水气销烟冷画图。 《珍珠泉》 (清)蒲松龄 稷下湖山冠齐鲁,官寮胜地有佳名。玉轮滚滚无时已,珠颗涓涓尽日生。 《白云湖夜泛》(明)李开先 夹岸人烟水四围,苏堤景物亦依稀。中流击楫鼋鼍出,树底鸣榔鸟雀飞。 《北渚亭》 (宋)苏辙 西湖已过百花汀,未厌相携上古城。云放连山瞻岳麓,雪消平野看春耕。 《登汇波楼》(元)张养浩 何处登临思不穷?城楼高倚半天风。鸟飞云锦千层外,人在丹青万幅中。 《陪段侍御登灵岩绝顶》(明) 王世贞 径折全疑尽,峰回陡自开。苍然万山色,忽拥岱宗来。 《五龙潭七十三泉》(清)郝植恭 潭西精舍听泉声,七十三泉新得名。润物始知流泽远,出门无失在山青。 《北珍珠泉》(明)晏 譬 白云楼下水溶溶,滴滴泉珠映日红。渊客泣来无觅处,恐随流水入龙宫。 《登历下古城》(唐)杜甫 新亭结构罢,隐见清湖明。迹籍台观旧,气冥海岳深。 《赋得秋柳》(清)顾炎武 昔日金枝间白花,只今摇落向天涯。条空不系长征马,叶少难藏觅宿鸦。 《华不注》(清)黄景仁 卓地青莲忽千仞,虎牙森立羊肠纡。更无山附始知峻,尚许客登何患孤! 《灵岩寺》 (宋)苏辙 青山何重重,行进士囊底。岩高曰气薄,秀色如新洗。 《客有询济南风景者》(清)王苹 湖干烟乱柳毵毵,是处桃花雨半含。七十二泉春涨暖,可怜只说似江南。 《千佛山》(清)翁方纲 山对济南城,人言帝舜耕。登临记晚秋,几案与云平。 《送道光法师住持灵岩》(宋)王安石 灵岩开辟自何年?草木神奇鸟兽仙。一路紫苔通东窕,千岩青霭落潺丢。 《昔我游齐都》(唐)李白 昔我游齐都,登华不注峰。兹山何峻秀,绿翠入芙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