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水调歌头·义城元靖贤相国》

义城元靖贤相国,喜慕英雄士,赐金缯。
闻斯事,频叹赏,封章归印。
请赎冯燕罪,日边紫泥封诏,阖境赦深刑。
万古三河风义在,青简上、众知名。
河东注,任流水滔滔,水涸名难泯。
至今乐府歌咏。
流入管弦声。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赞美义城元靖贤相国,他喜欢仰慕英雄士,赐予金缯,听到有人做了好事,频频感叹赞赏,甚至上书请求赎冯燕罪,使得整个地区的人都得到了赦免。这种高尚的品格使得三河地区的风气千年万古都不会改变,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好的名声。诗人借用管弦声把这一段事迹传唱到千载,流水淌进义城相国公正廉明的故事里。整首诗内容紧凑,意境深远,表现了作者对这位贤相的敬佩和怀念之情。 这首诗也充满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诗人描绘了英雄的事迹被后人广为传唱,随着音乐进入人们的耳中,这样的景象是十分壮观的。这样的情感表达也是对历史正义的一种弘扬和推崇。 最后一句,“水涸名难泯”,体现了作者对历史公正性的信念。即使在当时的水涸的情况下,人们也坚信公正的声名是难以磨灭的,这样的信念和信仰在诗歌中得到了强烈的表达。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正义和英雄主义的敬佩和怀念之情,充满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正义感。它是对历史上一位贤相的赞美,也是对公正、正义和民族精神的弘扬。
创作背景
宋曾布的《水调歌头·义城元靖贤相国》的创作背景主要与一个人物有关,即韩琦,字稚圭,自号赣叟,相州安阳(今河南安阳)人,北宋政治家、词人。他与范仲淹率军防御西夏,时称“韩范”。他与富弼等主持庆历新政。他仕宦数十年,相三朝,辅佐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鞠躬尽瘁,功勋卓著。这首词是曾布在韩琦生日时所作,旨在颂扬韩琦的德行和功勋。
相关诗词
  • 1
    [汉]
    盖闻王者莫高于周文,伯者莫高于齐桓,皆待贤人而成名。
    今天下贤者智能,岂特古之人乎?
    患在人主不交故也,士奚由进?
    今吾以天之灵,贤士大夫,定有天下,以为一家。
    欲其长久,世世奉宗庙亡绝也。
    贤人已与我共平之矣,而不与吾共安利之,可乎?
    贤士大夫有肯从我游者,吾能尊显之。
    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
    御史大夫昌下相国,相国酂侯下诸侯王,御史中执法下郡守,其有意称明德者,必身劝,为之驾,遣诣相国府,署行义年,有而弗言,觉免。
    年老癃病,勿遣。
  • 2
    [宋]
    相国平泉水竹居,吴山花石世间无。
    游人马上休回首,一半春风在里湖。
  • 3
    [唐]
    近腊千岩白,迎春四气催。
    云阴连海起,风急度山来。
    尽日隋堤絮,经冬越岭梅。
    艳疑歌处散,轻似舞时回。
    道蕴诗传丽,相如赋骋才。
    霁添松筱媚,寒积蕙兰猜。
    暗涨宫池水,平封辇路埃。
    烛龙初照耀,巢鹤乍裴回。
    檐日琼先挂,墙风粉旋摧。
    五门环玉垒,双阙对瑶台。
    绮席陵寒坐,珠帘远曙开。
    灵芝霜下秀,仙桂月中栽。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