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悯农》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作品赏析
这首悯农诗,写出了农民劳动的艰辛和对浪费粮食的愤慨。在盛夏的正午,农民顶着火辣辣的太阳锄地,汗水淼淌滴在庄稼地里。可是谁又知道,碗中的每一粒饭都包含着农民的辛苦啊!

这首小诗在百花竞丽的唐代诗苑,同那些名篇相比算不上精品,但它却流传极广,妇孺皆知,不断地被人们所吟诵、品味,其中不是没有原因的。
首先,这首诗所抒写的内容是人们经常接触到的最熟悉的事情。但是,最熟悉不一定真知道,生活中就有许多熟视无睹的情况,如果一旦有人加以点拨,或道明实质,或指出所包含的某种道理,就会觉得很醒目,很清楚,从而加深了认识。这首小诗所以有生命力,就有这一方面的道理。
“盘中餐”,这原是人们天天接触,顿顿必食的,然而并没有谁想到把这粒粒粮食和农民在烈日之下的汗水联系在一起。诗人敏锐地观察到了,并凝聚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这就给人们以迪,引人去思索其中的道理,从而使那些不知珍惜粮食的人受到深刻的教育。
其次,诗人在阐明上述的内容时,不是空洞抽象地叙说和议论,而是采用鲜明的形象和深刻的对比来揭露问题和说明道理,这就使人很容易接受和理解。作者在前两句并没有说农民种田怎样辛苦,庄稼的长成如何不易,只是把农民在烈日之下锄禾而汗流不止的情节作了一番形象的渲染,就使人把这种辛苦和不易品味得更加具体、深刻且真实。所以诗人最后用反问语气道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就很有说服力。尤其是把粒粒粮食比作滴滴汗水,真是体微察细,形象而贴切。
最后,诗的语言通俗、质朴,音节和谐明快,朗朗上口,容易背诵,也是这首小诗长期在人民中流传的原因。
创作背景
唐代诗人李绅的《悯农》创作背景是:唐德宗贞元十五年,李绅在扬州府观察使李锜幕中任职,亲自到田间察看稻子长势,目睹农民劳作艰辛,感慨万分,于是写下了这首《悯农》。李绅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闪光的部分在于诗歌,他是在中国文学史上最早写悯农诗的诗人。
上一首
《悯农》
相关诗词
  • 1
    [唐]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 2
    [明]
    农者国所重,八政之本源。
    辛苦事耕作,忧劳亘晨昏。
    丰年仅能给,歉岁安可论。
    既无糠覈肥,安得嵒絮温。
    恭惟祖宗法,周悉今具存。
    遐迩同一视,覆育如乾坤。
    尝闻古循吏,卓有父母恩。
    惟当慎所择,庶用安黎元。
  • 3
    [宋]
    条桑事了蒸麻急,刈麦人兼种稻归。
    作苦那能衣食足,几多游冶厌轻肥。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