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登韬光绝顶》

日出雪蹬滑,山枯林叶空。
徐寻屈曲径,竟上最高峰。
村市沉云底,江帆走树中。
海门潮正涌,我欲挽强弓。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冬日山川图。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赏析: 首先,“日出雪蹬滑,山枯林叶空”。这里首先描述了早晨的雪地,由于积雪的缘故,山路变得湿滑,景色显得凄凉而寂静。随着太阳升起,冬天的枯树和落叶都裸露出雪地,揭示了环境的寒冷和严峻。 其次,“徐寻屈曲径,竟上最高峰”。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他沿着曲折的山路慢慢寻找,最终攀上了山顶。这种表达方式强调了攀登的困难和挑战,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的决心和毅力。 “村市沉云底,江帆走树中”。这两句描绘了从山顶俯瞰的景色,村庄和市场在云层下若隐若现,江上的船只在树林中穿梭。这种视角的转变,使得诗人的视野更加开阔,也更加突出了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共存。 最后,“海门潮正涌,我欲挽强弓”。这里描绘了海边的景象,海潮涌动,诗人似乎想要拉弓射箭。这一句不仅表达了诗人的豪情壮志,也暗示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冬日山川的景象,展现了诗人的坚韧、决心和豪情。同时,诗中的景色描绘也充满了诗意和美感,使人感受到自然的壮丽和生活的美好。
创作背景
宋教仁的《登韬光绝顶》的创作背景与当时的政治气候和他个人的心境密切相关。此诗写于1913年,当时宋教仁领导的国民党在议会选举中获胜,他作为主要的政治人物,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广泛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在宣传途中,他登上浙江杭州的南高峰,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于是创作了这首诗。诗中的景物描写,不仅展示了自然之美,也反映了宋教仁内心的豪情壮志和对未来的热切期待。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他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相关诗词
  • 1
    [汉]
    渔父屈节。
    水潜匿方。
    与峕进止。
    出行施张。
    吕公矶钓。
    阖口渭旁。
    九域有圣。
    无土不王。
    好是正直。
    女回于匡。
    海外有截。
    隼逝鹰扬。
    六翮将奋。
    羽仪未彰。
    虵龙之蛰。
    俾也可忘。
    玟璇隐曜。
    美玉韬光。
    无名无誉。
    放言深藏。
    按辔安行。
    谁谓路长。
  • 2
    [魏晋]
    荡荡大楚。
    跨土万里。
    北据方城。
    南接交趾。
    西抚巴汉。
    东被海涘。
    五侯九伯。
    是疆是理。
    矫矫庄王。
    渊渟岳峙。
    冕旒垂精。
    充纩塞耳。
    韬光戢曜。
    潜默恭己。
    内委樊姬。
    外任孙子。
    猗猗樊姬。
    体道履信。
    既绌虞丘。
    九女是进。
    杜绝邪佞。
    广启令胤。
    割欢抑宠。
    居之不吝。
    不吝实难。
    可谓知几。
    化自近始。
    着于闺闱。
    光佐霸
  • 3
    [明]
    君不见王郎赠君龙泉之剑可三尺,彩缑消磨土花蚀。
    又不见桂子赠君神凤之琴无一弦,锦囊零落珠丝县。
    千年旧物连城璧,持至京都人未识。
    黄尘压埃冰塞川,几何不坠同瓦砾。
    龙君张其弦,淬其锷,凤忽有声龙露角。
    都人聚看走相传,齐瑟吴钩俱寂莫。
    昔君韬光谁见知,亦如琴剑尘土时。
    文章焕烂云锦机,脱颖不啻囊中锥。
    得官归来东海涯,二物无恙还相随。
    相随又下闽南路,我作长歌送君去。
    日暮三山不见云,文星一点天低处。
    五月初来花满城,榕阴驻马听啼莺。
  • 4
    [唐]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5
    [唐]
    五岳祭秩皆三公,四方环镇嵩当中。
    火维地荒足妖怪,天假神柄专其雄。
    喷云泄雾藏半腹,虽有绝顶谁能穷?
    我来正逢秋雨节,阴气晦昧无清风。
    潜心默祷若有应,岂非正直能感通!
    须臾静扫众峰出,仰见突兀撑青空。
    紫盖连延接天柱,石廪腾掷堆祝融。
    森然魄动下马拜,松柏一径趋灵宫。
    粉墙丹柱动光彩,鬼物图画填青红。
    升阶伛偻荐脯酒,欲以菲薄明其衷。
    庙令老人识神意,睢盱侦伺能鞠躬。
    手持杯珓导我掷,云此最吉余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