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隐居杂兴》

老屋荒寒亦自清,柴门虽设只长扃。
数行古隶閒居赋,半壁行书陋室铭。
,研硃滴露勘黄庭。
此生与虽无补,笔底青山到了青。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很有意境的诗,诗人通过对老屋的描绘,表现出了一种淡泊宁静的氛围,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学问和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首联“老屋荒寒亦自清,柴门虽设只长扃”,描绘了老屋的荒寒之景,但诗人却从中感受到了清雅的气息。这可能是因为诗人对老屋有着深厚的情感,也可能是因为老屋的环境让他感到舒适和宁静。而“柴门虽设只长扃”一句,则给人一种寂静、冷清的感觉,仿佛这个地方已经很久没有人来过了。 颔联“数行古隶閒居赋,半壁行书陋室铭”,诗人借用了古代名家的书法作品,表现出他对学问和艺术的热爱和追求。其中,“数行古隶”指的是数行古老的隶书书法作品,而“半壁行书”则是指半壁墙上的行书书法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造诣,也表现出他对古代文化的敬仰和传承。 颈联“研硃滴露勘黄庭”,诗人描绘了自己在研磨朱砂、滴露研墨的过程中,对黄庭经的深入研究和探索。这一过程表现出诗人对学问的严谨态度和追求精神,同时也表现出他对艺术的热爱和执着。 最后一句“此生与虽无补,笔底青山到了青”,表达了诗人虽然自己的学问和艺术造诣可能无法对社会做出太大的贡献,但他却能在笔下创造出美丽的青山绿水,让自己的生命充满了意义和价值。这句诗也表现出诗人对生命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憧憬。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老屋、书法、学问和艺术等方面,表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学问和艺术的品质,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生命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憧憬。
创作背景
《隐居杂兴》是宋朝诗人杨公远所作的一组诗歌。这组诗歌描绘了作者在隐居生活中的各种情景和感受。创作背景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 社会环境:宋朝时期,虽然文化繁荣,但社会也充满了动荡和不安定。许多文人雅士选择隐居,远离世俗的纷扰。杨公远也是其中之一,他在隐居生活中寻求精神的寄托和心灵的宁静。 2. 个人经历:杨公远在宋朝曾任过一些小官,但他对官场斗争感到厌倦,最终选择辞官隐居。他的隐居生活充满了清幽、宁静和自然,这些也都在他的诗歌中得到了体现。 综上所述,《隐居杂兴》的创作背景主要源于杨公远对社会环境的理解和个人经历的感受,通过诗歌来表达他在隐居生活中的心境和感悟。
相关诗词
  • 1
    [元]
    林泉隐居谁到此,有客清风至。
    会作山中相,不管人间事。
    争甚么半张名利纸!
  • 2
    [唐]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 3
    [唐]
    不敢要君征亦起,致君全得似唐虞。
    谠言昨叹离天听,新象今闻入县图。
    琴锁坏窗风自响,鹤归乔木隐难呼。
    学书弟子何人在,点检犹存谏草无。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