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采莲曲》

见莲知菂实,寻藉丝长。
六月天边路,何时结得霜。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自然景象,同时也蕴含着一些深层的含义。 首先,从诗中的“见莲知菂实”可以看出,诗人可能是看到了一朵莲花,并且看到了它的果实,也就是莲子。这个景象本身就带有一种清新的感觉,给人一种自然的美感。 “寻藉□丝长”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行动和心情。诗人可能是在寻找什么东西,或者是在探索某种东西,而这种寻找和探索又带有一种深深的思考和感悟。这里的“丝”可能指的是某种细小的线索或者线索的延伸,给人一种深入探索的感觉。 “六月天边路”则是对时间和地点的描绘。六月是夏季的开始,也是人们开始忙碌的时候。这里可能是在描述诗人在夏季的工作和生活,或者是诗人在追寻某种东西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最后,“何时结得霜”则是诗人对未来的期盼和希望。诗人在追寻的过程中可能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挫折,但是他并没有放弃,而是期待着有一天能够成功,迎接冬天的到来。这里的“霜”象征着成功和收获,也象征着诗人的希望和梦想。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诗人的行动和心情,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未来的期盼。它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思考,同时也蕴含着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
创作背景
吴浚的《采莲曲》创作背景主要是诗人隐居在颍水、汝河之滨时所写。诗人通过对采莲妇女的描写,表达了对江南采莲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隐居生活的恬静与惬意。因此,诗歌中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读起来让人感受到一种清新、自然、宁静的美感。
相关诗词
  • 1
    [宋]
    越女采莲秋水畔。
    窄袖轻罗,暗露双金钏。
    照影摘花花似面。
    芳心只共丝争乱。
    鸂鶒滩头风浪晚。
    雾重烟轻,不见来时伴。
    隐隐歌声归棹远。
    离愁引著江南岸。
  • 2
    [唐]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 3
    [唐]
    落日晴江里,荆歌艳楚腰。
    采莲从小惯,十五即乘潮。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