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折桂寺》

拥鼻行吟上下廊,今宵又宿赞公房。
松摇夜半风声壮,桂染中秋月色香。
白石清泉喧笑语,深山大泽出文章。
当年罗汉寻归处,谁道天台是故乡。
作品赏析
这首诗《拥鼻行吟上下廊,今宵又宿赞公房。》是一首对寺庙生活的生动描绘,通过对赞公房的夜景和环境的描绘,表现出一种宁静、清幽、和谐的氛围。 首联“今宵又宿赞公房”,诗人夜宿寺庙,通过“又”字,暗示诗人已经多次夜宿于此,表现出他对寺庙生活的熟悉和喜爱。而“赞公房”则点明了寺庙的名字,也暗示了寺庙的庄严和神秘。 颔联“松摇夜半风声壮,桂染中秋月色香”,通过对寺庙周围环境的描绘,表现出一种宁静、清幽、和谐的氛围。松树在夜半摇动,风声壮美;中秋时节,月光如水,桂花的香气染上了月色的香味,表现出一种宁静、清新的美感。 颈联“白石清泉喧笑语,深山大泽出文章”,进一步描绘寺庙的环境和氛围。白石、清泉、喧笑语,表现出寺庙的热闹和生动;深山大泽则象征着神秘和未知,也表现出寺庙的神秘和深邃。而“出文章”则暗示了寺庙文化的丰富和深厚。 尾联“当年罗汉寻归处,谁道天台是故乡”,诗人以罗汉寻找归处为喻,表现出他对寺庙生活的向往和留恋。而“谁道天台是故乡”则表现出他对天台山的情感复杂,既有留恋,也有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寺庙生活的描绘,表现出一种宁静、清幽、和谐的氛围,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寺庙生活的向往和留恋。诗人通过对环境的描绘,表现出一种对自然和文化的尊重和欣赏,也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相关诗词
  • 1
    [元]
    对青山强整乌纱。
    归雁横秋,倦客思家。
    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
    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
    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 2
    [元]
    倚栏杆不尽兴亡。
    数九点齐州,八景湘江。
    吊古词香,招仙笛响,引兴杯长。
    远树烟云渺茫,空山雪月苍凉。
    白鹤双双,剑客昂昂,锦语琅琅。
  • 3
    [元]
    崔徽休写丹青,雨弱云娇,水秀山明。
    箸点歌唇,葱枝纤手,好个卿卿。
    水洒不着春妆整整,风吹的倒玉立亭亭,浅醉微醒,谁伴云屏?
    今夜新凉,卧看双星。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