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折桂寺》 当年罗汉寻归处,谁道天台是故乡。

当年罗汉寻归处,谁道天台是故乡。

意思:当年罗汉寻归处,谁道天台是故乡。

出自作者[宋]戴复古的《折桂寺》

全文赏析

这首诗《拥鼻行吟上下廊,今宵又宿赞公房。》是一首对寺庙生活的生动描绘,通过对赞公房的夜景和环境的描绘,表现出一种宁静、清幽、和谐的氛围。 首联“今宵又宿赞公房”,诗人夜宿寺庙,通过“又”字,暗示诗人已经多次夜宿于此,表现出他对寺庙生活的熟悉和喜爱。而“赞公房”则点明了寺庙的名字,也暗示了寺庙的庄严和神秘。 颔联“松摇夜半风声壮,桂染中秋月色香”,通过对寺庙周围环境的描绘,表现出一种宁静、清幽、和谐的氛围。松树在夜半摇动,风声壮美;中秋时节,月光如水,桂花的香气染上了月色的香味,表现出一种宁静、清新的美感。 颈联“白石清泉喧笑语,深山大泽出文章”,进一步描绘寺庙的环境和氛围。白石、清泉、喧笑语,表现出寺庙的热闹和生动;深山大泽则象征着神秘和未知,也表现出寺庙的神秘和深邃。而“出文章”则暗示了寺庙文化的丰富和深厚。 尾联“当年罗汉寻归处,谁道天台是故乡”,诗人以罗汉寻找归处为喻,表现出他对寺庙生活的向往和留恋。而“谁道天台是故乡”则表现出他对天台山的情感复杂,既有留恋,也有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寺庙生活的描绘,表现出一种宁静、清幽、和谐的氛围,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寺庙生活的向往和留恋。诗人通过对环境的描绘,表现出一种对自然和文化的尊重和欣赏,也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拥鼻行吟上下廊,今宵又宿赞公房。
松摇夜半风声壮,桂染中秋月色香。
白石清泉喧笑语,深山大泽出文章。
当年罗汉寻归处,谁道天台是故乡。
作者介绍
戴复古(1167年-1248年后),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人。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

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解释

  • 天台

    读音:tiān tāi

    繁体字:天檯

    英语:balcony

    意思:(参见天臺)
    山名。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明·杨珽《龙膏

  • 罗汉

    读音:luó hàn

    繁体字:羅漢

    短语:菩萨 祖师 佛

    英语:(n) Buddist arhat

    意思:(罗汉,罗汉)

     1.佛教语。梵语Arhat(阿罗

  • 故乡

    读音:gù xiāng

    繁体字:故鄉

    短语:故土 诞生地 出生地 里 邻里 本土 乡

    英语:home

    意思:(故乡,故乡)
    家乡。出生或长期居住过的地方。

  • 当年

    读音:dāng nián

    繁体字:噹年

    英语:then

    意思:(当年,当年)
    I

     1.壮年。指身强力壮的时期。
       ▶《墨子•非乐上》:“将必使当年,因其耳目之聪明,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