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七夕公宴诗 赋得博望槎》

梧桐声脱秋声起,迢迢秋色澹如水。
天上佳期玉露中,人闲良夜金波里。
此时汉使向河源,此夕乘槎犯斗垣。
但惊城舍严官府,那识天孙遇河鼓。
云阶月地难久留,飘然枯木复乘流。
归来不问成都卜,肯信身亲见女牛。
从此人疑有天路,俱言河汉清可度。
帝子英灵空有人,千秋别泪自沾巾。
可怜匹练高楼色,年年愁杀问津人。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秋夜的景色和感想。诗人通过描绘梧桐声、秋色、露水和金波等元素,营造出一种宁静、清冷而又神秘的氛围。 首联“梧桐声脱秋声起,迢迢秋色澹如水”,诗人通过描述梧桐声的落下和秋色的遥远,暗示了一种深深的寂寞和孤独。颔联“天上佳期玉露中,人闲良夜金波里”,诗人描述了秋天的佳期和宁静的夜晚,似乎有一种永恒和无限的感觉。 接下来的几联,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象征,如“乘槎犯斗垣”和“空有人”等,表达了对宇宙和人生的思考。诗人似乎在寻找一种超越现实的方法,但最终他选择回归到自己的生活,不再追求虚无缥缈的境界。 最后,诗人描绘了匹练高楼的景象,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离别的感慨。整首诗充满了对宇宙和人生的思考,以及对人生旅程的感慨,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色和感想,表达了诗人对宇宙和人生的思考,以及对人生旅程的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创作背景
《七夕公宴诗 赋得博望槎》是由明朝文学家陈邦瞻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七夕节有关,七夕节又称乞巧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相传牛郎与织女每年会在这一天相会,因此这一天常常成为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 而诗题中的“博望槎”则涉及到一个典故,博望侯是张骞的封号,张骞曾奉命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功勋卓著。而“槎”则指木筏,博望槎即指张骞乘坐的木筏。因此,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将七夕节与张骞出使西域的典故相结合,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与思考。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到古诗文网站获取更详细的信息。
相关诗词
  • 1
    [宋]
    宝阁珠宫夜未央。嫌迟怕晚不成妆。乞求乌鹊填河汉,已早玉绳低建章。笼月烛,闭云房。经年离恨不胜长。思量也胜妲娥在,夜夜孤眠不识双。
  • 2
    [宋]
    君不见陇州石鱼生地下,中有鰌鲫皆同化。
    又不见衡湘石鱼生山中,鱼身鳞鬣俱如画。
    世间何独此石为鱼形,石蛇石蟹皆如生。
    虾蟆口吻酷肖似,螬蛴动几能行。
    悠悠荒怪不可考,吾意造物初无情。
    阴阳融结亦偶尔,俗智讵可窥杳冥。
    叶君得此不足惜,君自川岳储英灵。
    来春禹浪忽变化,头角天上看峥嵘。
    此时回首视此石,弃置殆与砂砾并。
  • 3
    [宋]
    向来三复渭阳诗,羡汝此行亲见之。
    若问乃兄何样似,家徒四壁更书痴。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