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宋江三十六赞》

尉迟壮士,以病自名。
端能去病,国或可成。
作品赏析
这首诗以雄健的笔力,寄寓了深深的感慨。诗中描绘了一位有志于改革政治、加强武备的壮士,他以“病”为名,韬光养晦,暗中却胸怀“去病”之志,抱定革新国家、扫荡时艰的决心。全诗透出一种沉雄之气,体现了诗人关心国事、意欲改革的精神。 “尉迟壮士,以病自名。”起句便显出壮士的胸怀,但并未道出。接着,“端能去病,国或可成”,二句才把内心抱负和盘托出,语气斩截刚劲。意谓:我尉迟壮士,虽然目前隐病自藏,但我内心之志,却是矢志扫荡时艰,革新政治,使国家走向强盛之路。“端能”二字,可见决心之大;“去病”二字,又可见立志之高。“国或可成”,表明壮士改革政治、革新国家的宏愿并非虚妄之志,只要奋然而行,是完全可以实现的。从语气中透露出一种坚定、果敢的信心。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对时局的看法和对壮士的敬仰、赞赏之情,表现了作者关心国事、意欲改革的精神。语言刚劲挺拔,风格沉雄健爽,洋溢着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 然而诗人也深知,改革政治、革新国家这样的宏伟抱负,要变为现实,决非一己之力所能完成。诗人内心抱有这样的宏伟抱负,却无能为力,不禁令人慨叹。这种感慨可能也反映了诗人自身的境遇和思想矛盾。诗人在感慨的同时,也表达了对壮士的期望和信任。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激情和理想主义色彩的诗篇,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关切和期望。它不仅体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和抱负,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知识分子对国家改革的普遍期望和呼声。
创作背景
《宋江三十六赞》是南宋文学家龚开所作的一首长诗,描绘了宋江起义中的三十六位英雄豪杰的形象和事迹。这首长诗的创作背景与宋江起义的历史事件密切相关。北宋末期,社会动荡,民不聊生,一些英雄豪杰纷纷崛起,反抗封建统治。其中,以宋江为首的梁山好汉,成为了历史上著名的起义军。龚开在创作《宋江三十六赞》时,深受时代背景的影响,旨在通过诗歌的形式,歌颂这些英勇起义的人物,表达了对正义和英雄主义的崇敬之情。
下一首
《中秋》
相关诗词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