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谨次十七叔去郑诗韵二章以寄家叔一章以自咏》

镜中无复故人怜,却愧谋生后计然。
叔夜本非堪作吏,元龙今悔不求田。
怀亲更值薪如桂,作客重看栗过拳。
万事巧违高枕卧,忧来一夕费三迁。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忧愁”。诗中描绘了诗人在孤独中反思自己的生活,对过去的行为感到后悔,对未来的生活感到忧虑。 首句“镜中无复故人怜,却愧谋生后计然”,表达了诗人对镜自照,发现身边已无旧友,感到孤独和无助。然而,他也意识到自己必须为未来做打算,这体现了诗人的责任感和积极态度。 “叔夜本非堪作吏,元龙今悔不求田”两句,借用典故表明诗人对自己的处境进行反思。叔夜是三国时魏国人,他本不适合做官,却勉强为之,结果并不如意。元龙是三国时人,他如果在乡里中能有一块田地,他一定会过得很好。然而现在,他身在异乡,过着漂泊的生活,这让他感到后悔。 “怀亲更值薪如桂,作客重看栗过拳”两句描绘了诗人在异乡漂泊的情景,表达了他对亲人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无奈。同时,也暗示了生活的艰辛和不易。 最后,“万事巧违高枕卧,忧来一夕费三迁”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忧虑和不安。他意识到生活中的种种事情都难以按照他的意愿去发展,这让他感到忧虑。这种忧虑让他一夜之间仿佛老了十岁。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孤独中的反思和忧虑,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悲观。但同时,也体现了诗人的责任感和积极态度,以及对未来的希望和期待。
上一首
《灵山》
下一首
《禽言》
相关诗词
  • 1
    [宋]
    形相犹吾庐,主者自有执。
    执乃所性存,不计年百十。
    庐则有坏时,似井废不汲。
    能原始要终,修短非缓急。
  • 2
    [宋]
    万分川流异,一本大化同。
    小闭即俱塞,大彻何不通。
    大人犹赤子,少成同老翁。
    今古任异世,不息将何穷。
  • 3
    [宋]
    百千始一年,漫分三百六。
    来信非有余,往屈讵不足。
    形有消犹水,德常久如玉。
    世间无神仙,但戒小结束。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