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逸书吟》

丹山谁道凤为巢,事下吾能见九苞。
逸句得时如虎变,大篇成处若神交。
千端蜀锦新番样,万树春华暖弄稍。
天马无踪周八极,但临风月镫相敲。
作品赏析
这首诗《丹山谁道凤为巢,事下吾能见九苞》是一首对仗工整、韵律优美的佳作,它以丹山之凤为引,表达了作者对诗歌艺术的见解和追求。 首联“丹山谁道凤为巢,事下吾能见九苞”,以丹山之凤为引,表达了作者对诗歌艺术的见解。丹山之凤,典出《山海经》,是传说中的神鸟,以凤凰栖于丹山为象征诗歌的最高境界。作者认为,诗歌创作需要深厚的积累和独特的见解,就像凤凰栖于丹山一样,需要找到自己的栖息之地。而“事下吾能见九苞”则表达了作者对诗歌创作的自信和追求,认为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和积累,才能达到诗歌创作的最高境界。 颔联“逸句得时如虎变,大篇成处若神交”,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诗歌艺术的见解。作者认为,诗歌创作需要灵感和激情,就像虎变一样,需要抓住时机,一气呵成。同时,诗歌创作也需要神交,即通过不断的交流和沟通,达到心灵的共鸣和情感的升华。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诗歌创作的热情和追求,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诗歌艺术的深刻理解。 颈联“千端蜀锦新番样,万树春华暖弄稍”,则以生动的比喻,表达了作者对诗歌艺术的赞美和追求。作者将诗歌创作比作新番的蜀锦,需要不断地创新和变化,才能吸引读者的目光。同时,作者也以春华比喻诗歌的美丽和生命力,表达了对诗歌艺术的美好祝愿和期待。 尾联“天马无踪周八极,但临风月镫相敲”,以天马无踪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诗歌艺术的追求和期望。天马是传说中的神兽,能够自由驰骋在八极之中,不受任何束缚。作者以此比喻诗歌创作的高境界,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像天马一样自由驰骋在文学的天空中,不受任何束缚和限制。同时,“风月镫相敲”则表达了作者对诗歌艺术的热爱和追求,希望通过不断的努力和锤炼,让自己的作品更加优美动人。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诗歌艺术的深刻理解和追求,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表达,让读者感受到了作者对诗歌艺术的热爱和追求。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作者对文学艺术的深刻理解和期望,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成为文学天空中的一颗璀璨之星。
下一首
《阅马》
相关诗词
  • 1
    [宋]
    雄文英概比君难,二十高名满世间。
    飞诏几回来北阙,草玄终不出南山。
    诗篇落处风雷动,笔力停时造化闲。
    仙术每将丹诀解,史才曾把逸书删。
    家僮只有猿随从,坐客唯闻鹤往还。
    两制词臣求识面,九重天子望祇颜。
    处士星孤轻世俗,大夫松好贱官班。
    棋残夜石秦云断,琴彻秋岩蜀月弯。
    朝议蒲轮看再降,肯教从此老柴关。
  • 2
    [宋]
    昆夷道远不复通,世传切玉谁能穷。
    宝刀近出日本国,越贾得之沧海东。
    鱼皮装贴香木鞘,黄白闲杂鍮与铜。
    百金传入好事手,佩服可以禳妖凶。
    传闻其国居大岛,土壤沃饶风俗好。
    其先徐福诈秦民,采药淹留◇童老。
    百工五种与之居,至今器玩皆精巧。
    前朝贡献屡往来,士人往往工词藻。
    徐福行时书未焚,逸书百篇今尚存。
    令严不许传中国,举世无人识古文。
    先王大典藏夷貊,苍波浩荡无通津。
    令人感激坐流涕,锈澀短刀何足云。
  • 3
    [宋]
    投绂归来万事轻,消磨未尽只风情。
    旧因莼菜求长假,新为杨枝作短行。
    不祷自安缘寿骨,苦藏难没是诗名。
    浅斟杯酒红生颊,细琢歌词稳称声。
    蜗壳殳卜居心自放,蝇头写字眼能明。
    盛衰阅过君应笑,宠辱年来我亦平。
    跪履数従圯下老,逸书闲问济南生。
    东风屈指无多日,只恐先春鶗鴂鸣。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