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和南村春兴》

朝来携杖到前溪,风暖花香满袖携。
郭索近晴穿草出,钩辀长日隔林啼。
松阴野庙将春社,茅屋人家正午鸡。
眼底韶光尽诗景,酒庐僧舍漫留题。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表达了诗人闲适的心情和对自然的热爱。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首联“朝来携杖到前溪,风暖花香满袖携。”这两句诗描述了诗人在早晨带着手杖来到小溪边,微风带着暖意和花香,诗人的心情也随之愉快起来。这里的“携杖”和“花香”是诗人的动作和环境描写,表达出诗人轻松愉悦的心情。 2. 颔联“郭索近晴穿草出,钩辀长日隔林啼。”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所看到的小溪边的景象。郭索指的是一种小虫,这里形容小虫在晴天阳光下穿草而出;钩辀则是一种鸟,这里形容它长时间隔着树林啼叫。这两句诗生动地描绘了小溪边生机勃勃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3. 颈联“松阴野庙将春社,茅屋人家正午鸡。”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看到的另一处景象:野外的松树阴下,正在举行春社活动;茅屋人家正午时分,家鸡在院子里啼叫。这两句诗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欣赏。 4. 尾联“眼底韶光尽诗景,酒庐僧舍漫留题。”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之情。诗人认为眼前的美景就是最好的诗景,因此他在酒庐和僧舍留下了题字。这两句诗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乡村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之情。诗人的心情轻松愉悦,对生活充满了热爱和欣赏。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创作背景
《和南村春兴》是明朝诗人龙瑄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明朝的灭亡以及清兵入侵南京的事件有关。具体来说,清朝顺治二年(1645年),清兵攻陷南京,进行了掳掠和烧杀。十几年后,诗人龙瑄北游至南京,寓居于此。他深感于六朝古都的兴衰更迭,以及明朝和南明的亡国悲剧,因此创作了这首诗来抒发感慨,表达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现实的无奈。
相关诗词
  • 1
    [唐]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 2
    [宋]
    珠崖风景水南村,山下人家林下门。
    鹦鹉巢时椰结子,鹧鸪啼处竹生孙。
    渔监家给无虚市,禾黍年登有酒尊。
    远客杖藜来往熟,却疑身世在桃源。
  • 3
    [唐]
    相逢问姓名亦存,别时无子今有孙。
    山上双松长不改,百家唯有三家村。
    村南村西车马道,一宿通舟水浩浩。
    涧中磊磊十里石,河上淤泥种桑麦。
    平坡冢墓皆我亲,满田主人是旧客。
    举声酸鼻问同年,十人六七归下泉。
    分手如何更此地,回头不语泪潸然。
  • 4
    [唐]
    焚香登玉坛,端简礼金阙。
    明月照幽隙,清风开短襟。
    绮陌春望远,瑶徽春兴多。
    殷勤不得语,红泪一双流。
    云情自郁争同梦,仙貌长芳又胜花。
  • 5
    [宋]
    绛烛朱笼相随映。
    驰绣毂、尘清香衬。
    万金光射龙轩莹。
    绕端门、瑞雷轻振。
    元宵为开圣景。
    严敷坐、观灯锡庆。
    帝家华英乘春兴。
    搴珠帘、望尧瞻舜。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