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县中池竹言怀》

官小志已足,时清免负薪。
卑栖且得地,荣耀不关身。
自爱赏心处,丛篁流水滨。
荷香度高枕,山色满南邻。
道在即为乐,机忘宁厌贫。
却愁丹凤诏,来访漆园人。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描绘了一个宁静、闲适的生活场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热爱和对现实的超脱。 首联“官小志已足,时清免负薪。”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当前官职大小的满足,以及所处的时代清明,不必自己上山砍柴的欣喜。诗人以小官自居,却心满意足,可见其心态之平和。而时清的环境描述,也透露出诗人对政治清明、社会和谐的社会的向往和欣慰。 颔联“卑栖且得地,荣耀不关身。”这两句诗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满足和超脱。虽然地位卑微,但诗人找到了栖身之地,这已经足够。荣耀和名利并不关乎自身,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泊。 颈联“自爱赏心处,丛篁流水滨。”这两句描绘了诗人所爱的清幽之地:有丛生的竹子,有潺潺的流水。这里环境清幽,让人心旷神怡,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 尾联“道在即为乐,机忘宁厌贫。”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生活哲学:只要心中有道(这里可以理解为真理、正义等),就应该快乐。忘却世俗机巧,宁可贫穷也不厌恶。这体现了诗人对简单、纯真生活的向往。 最后一句“却愁丹凤诏,来访漆园人。”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名利的淡泊,但又流露出对于可能到来的“丹凤诏”的忧虑,即对于可能被重用的担忧,这体现了诗人的矛盾和无奈。漆园人指的是庄子,这里暗喻诗人不愿被世俗束缚的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生活场景和表达他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以及对简单、纯真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的人生态度。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于可能到来的名利的忧虑和无奈,使整首诗更加丰富和有深度。
相关诗词
  • 1
    [唐]
    县去帝城远,为官与隐齐。
    马随山鹿放,鸡杂野禽栖。
    绕舍惟藤架,侵阶是药畦。
    更师嵇叔夜,不拟作书题。
    方拙天然性,为官是事疏。
    惟寻向山路,不寄入城书。
    因病多收药,缘餐学钓鱼。
    养身成好事,此外更空虚。
    微官如马足,只是在泥尘。
    到处贫随我,终年老趁人。
    簿书销眼力,杯酒耗心神。
    早作归休计,深居养此身。
    簿书多不会,薄俸亦难销。
    醉卧慵开眼,闲行懒系腰。
    移花兼蝶至,买石得云饶。
    且自心中乐,从他笑寂寥。
    晓钟惊睡觉,事事便相关。
    小市柴薪贵,贫家砧杵闲。
    读书多
  • 2
    [明]
    东城有李生,北城有李生。
    东城太长北太短,两人好古俱天成。
    东城磊落发半白,北城好酒兼好色。
    按歌往往低彩云,对酒时时欹白帻。
    青楼冥冥高入天,下临大道横紫烟。
    楼前尽是会稽竹,扫日含风若寒玉。
    盛夏五月天毒淫,云疏雪壁常阴阴。
    江中涛声日在耳,白莲紫榴开复深。
    此时君正眠石床,层冰峨峨倾酒浆。
    脱巾大叫发至地,纵有狗窦谁敢望。
    生也有舅列宿郎,好道今已归昙阳。
    口吟大洞已万过,犹在桃花县中坐。
    昔时意气何壮哉,唾骂韩柳如驽才。

  • 3
    [明]
    入城半里无人语,枯木寒鸦几茅宇。
    萧萧酒肆谁当垆,武清西来断行旅。
    县令老羸犹出迎,头上乌纱半尘土。
    问之不答攒双眉,但诉公私苦复苦。
    雨雹飞蝗两伤稼,春来况遭连月雨。
    绵城之西多草场,中官放马来旁午。
    中官占田动阡陌,不出官租地无主。
    县中里甲死诛求,请看荒坟遍村坞。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