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暮春归故山草堂》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作品赏析
《全唐诗》卷二三九与卷一五〇均录此诗,作者一为钱起,一为刘长卿。一般选本多编在钱起集下。
此诗开篇点题。“谷口”二字,暗示了题中“故山草堂”之所在;“春残”二字,扣题中“暮春”;以下几句都是“归”后的所见所感,思致清晰而严谨。谷口的环境是幽美的,诗人曾说过:“谷口好泉石,居人能陆沉。牛羊下山小,烟火隔云深。一径入溪色,数家连竹阴。藏虹辞晚雨,惊隼落残禽。”(《题玉山村叟屋壁》)春到谷口,更是别具一番景色。然而,此次归来却是“春残时节”,眼前已是黄鸟稀,辛夷尽,杏花飞了。木兰花比杏花开得早,所以诗说“辛夷花尽杏花飞”。一“稀”、一“尽”、一“飞”,烘托出春光逝去,了无踪影的一派空寂、凋零的气氛。
然而,在这冷落寂寥的氛围中,诗人都却喜地发现窗前幽竹,兀傲清劲,翠绿葱茏,摇曳多姿,迎接它久别归来的主人。诗人禁不住吟诵出:“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怜爱的就是幽竹“不改清阴”。“不改清阴”,极其简练而准确地概括了翠竹内在美与外在美和谐统一的特征。“月笼翠叶秋承露,风亚繁梢暝扫烟。知道雪霜终不变,永留寒色在庭前”(唐求《庭竹》)。“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你东南西北风”(郑板桥《竹石》)。诗人们讴歌的都是它“不改清阴”的品格。在这首诗中,钱起正是以春鸟、春花之“改”——稀、尽、飞,反衬出翠竹的“不改”,诗人爱的是“不改”,对于“改”持何态度,当然就不言而喻了。由此可见,诗的一、二句并没有赞美春鸟、春花之意,更没有为它们的消逝而惋惜,而是在感慨它们随春而来,随春而去,与时浮沉,不能自立于世的品性。
“画有在纸中者,有在纸外者”。诗也可以说有在言中者,有在言外者。“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以流水对的形式,用由人及物,由物及人的写法,生动地抒发了诗人的怜竹之意,和幽竹的“待我”之情。在这个物我相亲的意境之中,寄寓了诗人对幽竹的赞美,对那种不畏春残、不畏秋寒、不畏俗屈的高尚节操的礼赞。所以它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它那深刻的蕴涵又给人无穷的回味。前人说:“员外(钱起)诗体格新奇,理致清瞻。文宗右丞(王维)许以高格”(高仲武《中兴间气集》)。或许指的就是这一类诗。
创作背景
《暮春归故山草堂》是唐代诗人钱起创作的一首诗,其创作背景主要涉及诗人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钱起在暮春时节回到故山的草堂,感受到了春天的残璀和静谧,这种自然之美与他对故山草堂的眷恋之情交织在一起,引发了他的创作灵感。此外,钱起作为唐代文学家,他对山水自然和归隐田园生活的喜好也体现在这首诗中,故山草堂可以看作是他追求闲适自在的田园生活的写照。
相关诗词
  • 1
    [明]
    百炼青铜曾照胆,千年土蚀萍花黡。
    想得玄宫初闭时,金精夜哭黄鸟悲。
    鱼灯引魂开地府,夜夜晶光射幽户。
    盘龙隐见自有神,神物岂肯长湮沦。
    愿循蟾蜍骑入月,将与嫦娥照华发。
  • 2
    [宋]
    丹山之岩兮阻且深,丹山之云兮必其霖。
    中有地质学兮静处,冠及峨兮瑶簪。
    方辙兮坎滞,陶返辔兮穹林。
    辛夷兮为屋,芷幄兮兰衾。
    世与我兮异好,不可揉兮精金。
    信有味兮恬漠,亦何怨兮寡朋。
    猿嗥兮鹤愤,鸟悲兮蛟吟。
    忽西崦兮堕日,急响绝兮玉琴。
    载营业员魄兮焉逝,空桂枝兮萧森。
    朔风兮陵厉,白书兮多阴。
    素车兮丹旐,曷返兮遥岑。
    天高兮地厚,古往兮来今。
    彼达观兮超旷,奚死生兮爱习。
    四方兮上下,杳眇兮莫寻。
    鹤归兮何日,瑶草
  • 3
    [宋]
    杏花菖叶渐烂斑,率属劭农入祖关。
    昔日郎君方彩袖,今朝太守已苍颜。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