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胧月》

夜晴初见月,云薄未分明。
高树尚无影,远鸿时有声。
下阶嫌履湿,闭户认苔生。
寂寂墙阴暝,更长已渐倾。
作品赏析
这首诗《夜晴初见月,云薄未分明》是一首描绘夜晚静谧之景的诗,通过对月色、云彩、树影、鸿声、湿痕等的描绘,展现出一种静谧、幽寂的氛围。 首两句“夜晴初见月,云薄未分明”,描绘了一个晴朗的夜晚,月亮刚刚出现,云层稀薄,尚未能看出其清晰的轮廓。这两句为整首诗定下了基调,为后文的描绘提供了背景。 接下来的三、四句“高树尚无影,远鸿时有声”,是对夜晚的具体描绘。高高的树尚无月影,远处的鸿雁偶尔发出声响,进一步烘托出夜色的静谧。这里的“尚无影”和“时有声”形成对比,更加强调了夜晚的寂静。 五、六句“下阶嫌履湿,闭户认苔生”是诗人对细节的描绘。走出家门,地面湿滑,下阶时担心脚步会弄湿;回到家中,闭户细观,地上开始生长出青苔。这两句不仅描绘了环境的潮湿,也暗示了夜晚的漫长。 最后一句“寂寂墙阴暝,更长已渐倾”是对夜晚结束的暗示。墙阴在寂静中逐渐变暗,更漏已经滴下很长的时间。这两句不仅为整首诗画上了句号,也让人感到时间的流转和夜晚的结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一个寂静、深邃的夜晚。诗人通过对月色、云彩、树影、鸿声、湿痕等的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幽寂的氛围,让人感受到夜晚的神秘和美丽。同时,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夜晚的独特感受和观察,以及对时间流转的感慨。
相关诗词
  • 1
    [宋]
    梨叶初红婵韵歇。
    银汉风高,玉管声凄切。
    枕簟乍凉铜漏彻。
    谁教社燕轻离别。
    草际虫吟秋露结。
    宿酒醒来,不记归时节。
    多少衷肠犹未说。
    珠帘夜夜朦胧月。
  • 2
    [宋]
    马上匆匆听鹊喜,朦胧月淡黄昏。
    碧罗双扇拥朝云。
    粉光先辨脸,朱色怎分唇。
    暂别宝奁蛛网遍,春风泪污榴裙。
    香笺小字寄行云。
    纤腰非学楚,宽带为思君。
  • 3
    [宋]
    恼杀行人,东风里、为谁啼血。
    正青春未老,流莺方歇。
    蝴蝶枕前颠倒梦,杏花枝上朦胧月。
    问天涯、何事苦关情,思离别。
    声一唤,肠千结。
    闽岭外,江南陌。
    正是堤杨柳,翠条堪折。
    镇日叮咛千百遍,只将一句频频说。
    道不如归去不如归,伤情切。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