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银河底穿不可塞,一泻砰砰下空碧。 峰高云邃源荒茫,但见岩飞练千尺。 我来导这赴苍壑,流出凌江散天泽。 余波直赴黄木湾,飓卷鳌翻浪花白。 竟从海若膏乾坤,岂但梅边活甘液。 |
| 这首诗描绘了银河的壮丽景象,以及从银河中流出的水流在山谷中奔腾而下的情景。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美丽。 首先,诗中描述了银河的壮观景象,“银河底穿不可塞,一泻砰砰下空碧。”这句诗形象地描绘了银河的宽广和气势,如同穿透了天地之间的障碍,一泻而下,砰砰作响,直落空碧。这种描绘让人感受到了银河的威力和震撼。 接着,诗人又描绘了水流在山谷中奔腾而下的情景,“峰高云邃源荒茫,但见岩飞练千尺。”这句诗中,诗人用“峰高云邃”来形容山谷的高耸和云雾的深邃,而“源荒茫”则描绘了流水的源头荒芜广阔。在这样的环境中,水流如“练千尺”般飞岩,展现出一种壮观的景象。 随后,诗人描述了自己引导流水流入深谷的过程,“我来导这赴苍壑,流出凌江散天泽。”这句诗中,诗人将自己比作引导者,带领流水流入深谷,而流水流出后则散落成天泽一般,展现出一种宏大的气势。 最后,诗人又描述了流水在黄木湾的景象,“余波直赴黄木湾,飓卷鳌翻浪花白。”这句诗中,“余波”指的是流水留下的波浪,“飓卷鳌翻”则描绘了波浪的翻滚和激荡。在黄木湾,水流如飓风卷起、海龟翻腾般激起白色的浪花,进一步展现了河水的威力和美丽。 整首诗通过对银河和水流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威力和美丽。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形象的比喻,让读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伟大。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