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八月十五日夜东轩》

隔竹已见月,清光度溪来。
移影上素壁,与我相徘徊。
是夜正中秋,天地雾露开。
人疑玉兔出,药杵不生埃。
嫦娥倚冰轮,艳色若自媒。
他夕岂不孚,物意为之摧。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隔竹已见月,清光度溪来》,它是一首描绘中秋月夜的美丽景象和丰富的想象力的诗。这首诗的每一节都描绘了一个独特的场景,通过这些场景,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首先,诗人通过描述月亮透过竹子照射出清光,溪水被月光照亮的景象,展现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夜晚。接着,月光透过竹影投射在白色的墙壁上,仿佛与诗人一同徘徊。这一节描绘了月光的动态美,同时也为下一节的想象做了铺垫。 第二节诗描绘了中秋之夜的特殊时刻,天地之间雾露散开,月亮清晰可见。诗人用“玉兔出”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中秋之夜的月亮,同时也表达了对月亮的赞美之情。 诗人在描述嫦娥倚着冰轮的形象时,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表现了嫦娥的美丽和优雅。同时,诗人也借嫦娥的形象表达了对中秋之夜的赞美之情。 最后,诗人提到“物意为之摧”,表达了对中秋之夜美景的珍视和不舍之情。整首诗充满了对中秋之夜的赞美和留恋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诗歌,它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中秋之夜的美景和诗人的情感。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对自然和美的赞美之情,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关诗词
  • 1
    [南北朝]
    白露淹庭树。
    秋风吹罗衣。
    忠信主不合。
    辞意将诉谁。
    独坐东轩下。
    鸡鸣夜已晞。
    总驾命宾仆。
    遵路起旋归。
    天命谁能见。
    人踪信可疑。
  • 2
    [宋]
    涧蒲上九节,不受尘土姿。
    清泉自澡洁,白石相因依。
    种蕉水中央,佳处略似之。
    谁能后雕赏,惟有岁寒知。
  • 3
    [宋]
    一堂既虚閒,一室可息偃。
    松篁度风清,窗户去日远。
    幽禅过亭午,凉气生薄晚。
    阃内即妻孥,更深遂忘返。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