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三学山夜看圣灯》

圣灯千万炬,旋向碧空生。
细雨湿不暗,好风吹更明。
磬敲金地响,僧唱梵天声。
若说无心法,此光如有情。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富有诗情画意的五言古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精细的描绘,展现了夜观圣灯的奇妙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内心的宁静。 首联“圣灯千万炬,旋向碧空生”,诗人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夜晚众多圣灯熠熠生辉的壮观景象,这些灯仿佛从碧空之中升起,营造出一种神秘而神圣的氛围。其中,“旋向”一词,暗示了这些灯火的移动轨迹,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颔联“细雨湿不暗,好风吹更明”,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圣灯在雨中照耀下的情景。细雨虽湿,却无法让这些灯的光芒暗淡,反而被清风轻轻吹拂,使得圣灯更加明亮。这里以雨中圣灯为喻,表现出诗人对世间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和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颈联“磬敲金地响,僧唱梵天声”,诗人以听觉的角度描绘了夜晚寺庙中的静谧氛围。磬声在金地上回响,僧人唱诵着梵天经文,营造出一种神圣而宁静的氛围。这里以磬声和僧人的唱诵为点睛之笔,进一步强化了夜晚圣灯的神秘感和神圣性。 尾联“若说无心法,此光如有情”,诗人以议论的方式收束全诗,表达了对无心法之妙理的领悟。在描绘了圣灯的奇妙景象后,诗人指出,如果说没有刻意追求的心法,那么这些圣灯的光芒似乎也带有情感一般,表现出对世间万物内在联系的洞察和思考。 全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精细的描绘,展现了夜观圣灯的奇妙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内心的宁静。同时,诗中蕴含的无心法之妙理,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领悟。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意象生动鲜明,是一首优秀的五言古诗。
创作背景
《三学山夜看圣灯》是唐代诗人徐氏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三学山和“圣灯”的奇观有关。三学山是四川的一处名胜,相传为蜀王修学宫之地。而“圣灯”则是三学山的一大奇观,每逢夜晚,山上会出现一种神秘的灯光,被认为是神圣的象征。诗人徐氏在游览三学山时,被这一奇观所吸引,于是创作了此诗,描绘了她观看圣灯的经历和感受。
相关诗词
  • 1
    [清]
    人生千里与万里,黯然销魂别而已。
    君独何为至于此,山非山兮水非水。
    生非生兮死非死。
    十三学经并学史,生在江南长纨绮,词赋翩翩众莫比,白璧青蝇见排诋。
    一朝束缚去,上书难自理。
    绝塞千里断行李,送吏泪不止,流人复何倚。
    彼尚愁不归,我行定已矣。
    八月龙沙雪花起,橐驼垂腰马没耳,白骨皑皑经战垒,黑河无船渡者几,前忧猛虎后苍,土穴偷生若蝼蚁,大鱼如山不见尾,张为风沫为雨,日月倒行入海底,白昼相逢半人鬼。
    噫嘻乎悲哉!生男聪明慎莫喜
  • 2
    [宋]
    栖贤古招提,十里巨松阴。
    栋宇自隋氏,悠悠岁月深。
    唐人范生画,风雨欲剥侵。
    相传金仙趾,玉质存至今。
    星黑夜正午,异物为华灯。
  • 3
    [唐]
    虔祷游灵境,元妃夙志同。
    玉香焚静夜,银烛炫辽空。
    泉漱云根月,钟敲桧杪风。
    印金标圣迹,飞石显神功。
    满望天涯极,平临日角红。
    猿来斋石上,僧集讲筵中。
    顿作超三界,浑疑证六通。
    愿成修偃化,社稷保延洪。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