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厌雨》

拟欲占晴待暮鸦,不禁愁思满蒹葭。
片云飞渡风和雨,斜日低穿水浸沙。
薏苡石边收钓笠,芙蓉篱外响芦笳。
最怜冉冉秋将半,未得先乘问月槎。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秋日黄昏的景色诗,诗中通过拟人、象征等手法,生动地描绘了秋日傍晚时分山村景色的美妙和诗人的愁思。 首联“拟欲占晴待暮鸦,不禁愁思满蒹葭。”诗人想要等待暮色中归巢的乌鸦,不禁心中充满愁思。这里诗人通过拟人手法,将“占晴”赋予了诗人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秋日晴雨不定的忧虑和无奈。同时,“蒹葭”这一意象也增添了诗的凄清之感,为后面的愁思渲染了氛围。 颔联“片云飞渡风和雨,斜日低穿水浸沙。”描绘了秋雨初停、云飞雨散的景象,以及夕阳斜照、水浸沙滩的美丽画面。这里运用了象征和比喻的手法,将云雨与诗人的愁思相联系,同时也将秋日的夕阳和水浸的沙滩比喻成诗人的心情和眼前的景色。 颈联“薏苡石边收钓笠,芙蓉篱外响芦笳。”描绘了诗人在秋日的山村中收起钓笠、听到芦笳声的场景。这里诗人通过描述自己的行为和听到的声音,进一步表达了自己的心情。“薏苡石”象征着山村自然景观,“芦笳声”则象征着宁静祥和的生活氛围,与诗人愁思的主题形成了对比。 尾联“最怜冉冉秋将半,未得先乘问月槎。”表达了诗人对秋天将尽而未能如愿以偿的愁思。“冉冉秋将半”既指季节的推移,又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诗人未能如愿地乘着“问月槎”去欣赏秋日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追求,同时也流露出诗人的无奈和惆怅。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秋日黄昏的山村景色,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愁思和追求。诗人运用拟人、象征等手法,使诗歌更具艺术感染力和深度。
创作背景
**《厌雨》是宋朝诗人赵处澹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主要与宋朝时的气候环境和社会环境有关。一方面,宋朝时期气候变化较为频繁,雨水较多,可能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诗人因此产生了厌雨的情绪。另一方面,社会环境也可能对诗人的创作产生了影响,例如社会动荡、生活困苦等,使得诗人对连绵不绝的雨水感到更加厌烦。 综上所述,赵处澹的《厌雨》主要是在特定的气候和社会背景下创作出来的,表达了诗人对雨水的厌烦情绪。
相关诗词
  • 1
    [明]
    天涯岁晚倦宵征,望里乡山路几程。
    落日远投江口寺,疏砧遥隔水边城。
    一身在客惊秋序,孤梦还家厌雨声。
    赖得远公消此况,夜深香茗说无生。
  • 2
    [宋]
    避喧那厌雨,宜睡不思茶。
  • 3
    [宋]
    楼横北固,尽日厌厌雨。
    欸乃数声歌,但渺漠、江山烟树。
    寂寥风物,三五过元宵,寻柳眼,觅花英,春色知何处。
    落梅呜咽,吹彻江城暮。
    脉脉数飞鸿,杳归期、东风凝伫。
    长安不见,烽起夕阳间,魂欲断、酒初醒,独下危梯去。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