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三学院》

精蓝本是真人宅,叠嶂今古释子山。
绿树不妨丹鹤下,白云常伴老僧閒。
无风木任秋蝉荫,积雨庭多石藓斑。
儒客坐来除俗态,暮钟飞出望归还。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寺庙生活的诗,通过对寺庙环境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寺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淡泊之情。 首联“精蓝本是真人宅,叠嶂今古释子山”,诗人以精蓝为题,精蓝即僧舍,此指寺庙。诗人将寺庙称为“真人宅”,表达了对修行者的敬仰之情。而寺庙周围的山峰则被赋予了“释子山”的称号,进一步强调了寺庙与佛教的关系。这一联通过描绘寺庙的环境和特点,为整首诗定下了基调。 颔联“绿树不妨丹鹤下,白云常伴老僧閒”,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寺庙的景色。绿树成荫,丹鹤栖息,白云缭绕,老僧悠闲。这一联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现了寺庙的宁静和祥和,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 颈联“无风木任秋蝉荫,积雨庭多石藓斑”,诗人通过描述无风、秋蝉、积雨等自然现象,进一步展现了寺庙的静谧和岁月的沉淀。木无风而任秋蝉荫,突出了寺庙的宁静;庭积雨而多石藓斑,则表现了岁月的痕迹。这一联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绘,进一步强化了寺庙的神秘和魅力。 尾联“儒客坐来除俗态,暮钟飞出望归还”,诗人通过描绘儒客(儒家学者)来到寺庙后的变化,表达了对世俗的淡泊之情。儒客坐来除俗态,表明儒客来到寺庙后,心灵得到了净化,世俗的烦恼被一扫而空。暮钟飞出望归还,则以暮钟声声,表达了诗人对寺庙生活的依依不舍和对世俗的淡泊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寺庙环境的描绘和对寺庙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淡泊之情和对心灵的净化的追求。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寺庙生活的赞美,展现了寺庙的神秘和魅力,同时也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向往。
创作背景
王投的《三学院》是一首描绘寺庙景色的诗歌,创作背景可以追溯到宋代的佛教文化盛行时期。在这个时期,佛教寺庙成为文人雅士常常游览的地方,他们在那里感受宁静、寻求灵感。王投在游览三学院时,被其美景所吸引,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歌。 诗歌描绘了寺庙周围环绕的松竹和青山,以及寺庙内部的宁静和庄重。王投通过诗歌表达了对佛教文化的敬仰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同时,诗歌中也透露出对世俗纷扰的厌倦,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综上所述,王投的《三学院》是在宋代佛教文化背景下,对寺庙美景的描绘和赞美。
上一首
《春》
下一首
《岘山》
相关诗词
  • 1
    [宋]
    三面松篁簇梵宫,当轩冷砌画屏风。
    游人试问空门理,云起青山鹤山笼。
  • 2
    [宋]
    骐骥方腾踏,蚊虻敢扑缘。
    明年小期集,请看十庐鞭。
  • 3
    [宋]
    洞庭之山天下奇,冈峦百转盘青螭。
    金堂玉室白云锁,中有仙客来栖迟。
    方睛秀骨郭文举,孤剑青鞋出岩户。
    朅来此地访禅翁,共扫松花谈太古。
    拿云忽驾升天行,西归只履埋岩坰。
    声流影散遽如许,故山惟有梅风清。
    道师怀古兴不浅,堂宇横陈迎翠巘。
    悠悠遐想山阿人,水带云衣犹在眼。
    凉飙五月吹浮埃,蕉旗竹篲摇空阶。
    我来箕踞发长啸,月光飞射云楼开。
    寸心浩荡逸天外,欲去复住聊徘徊。
    永怀西山五色药,服之羽化登蓬莱。
王投的其他作品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