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咏史下·何曾》

家国儿曹付五胡,奉身恨不及齐奴。
君王但说平生事,政为诸公昧远图。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家国情怀和政治理想,通过对时局的感慨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个人的未来的深深忧虑。 首句“家国儿曹付五胡”,诗人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无奈和忧虑。他看到国家正在遭受外族的侵略和压迫,感到无能为力,只能将希望寄托在年轻的群体身上。诗句中的“五胡”指的是当时中国北方的主要外族势力,如匈奴、鲜卑、羯、氐、秦等,暗示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深忧虑。 “奉身恨不及齐奴”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无法为国家做出更多贡献的遗憾和自责。这里的“齐奴”可能是指古代齐国的忠诚之士,诗人以此自比,表达了对忠诚和责任的深深敬仰。 “君王但说平生事”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君王的期望和对他们缺乏远见的批评。诗人希望君王能够谈论自己的平生事业,但同时也批评他们缺乏长远的规划和决策,这可能导致国家的衰落。 最后,“政为诸公昧远图”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当权者的批评和对国家未来的担忧。诗人认为当权者应该深思熟虑,制定长远的计划,以避免国家的衰落。这句诗也暗示了诗人对国家和个人未来的深深忧虑。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个人的深深忧虑,以及对时局的感慨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通过表达对国家和个人的期望和担忧,这首诗展现了诗人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
相关诗词
  • 1
    [现代]
    当年忠贞为国酬,何曾怕断头?
    如今天下红遍,江山靠谁守?
    业未就,身躯倦,鬓已秋。
    你我之辈,忍将夙愿,付与东流?
  • 2
    [唐]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 3
    [唐]
    其一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须惜少年时。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其二青天无云月如烛,露泣梨花白如玉。
    子规一夜啼到明,美人独在空房宿。
    其三空赐罗衣不赐恩,一薰香后一销魂。
    虽然舞袖何曾舞,常对春风裛泪痕。
    其四不洗残妆凭绣床,也同女伴绣鸳鸯。
    回针刺到双飞处,忆著征夫泪数行。
    其五眼想心思梦里惊,无人知我此时情。
    不如池上鸳鸯鸟,双宿双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