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祝融峰》

祝融万仞拔地起,欲见不见青霄里。
山翁爱山不肯去,为山醉卧松根底。
家童寻关不敢惊,沉吟恐怕山翁嗔。
梦回抖搂下山去,一径萝月松风清。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富有诗意的诗歌,展现了自然的魅力和人的情感的融合。以下是对于这首诗的一些赏析: 第一句“祝融万仞拔地起,欲见不见青霄里。”描绘出了一幅祝融山高耸入云,直冲青霄的壮观景象。诗中用了“万仞”来形容山的高度,表达了祝融山之高耸入云,无与伦比的特点。而“欲见不见”则表达了山的雄伟和神秘,如同一个巨大的屏障,有时看得见,有时又看不见。 第二句“山翁爱山不肯去,为山醉卧松根底。”描绘了一个热爱山川的老人形象。他因为喜欢山,醉卧在松树的根部,完全沉浸在山的怀抱中。这里的“山翁”是一个象征,代表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仰。 第三句“家童寻关不敢惊,沉吟恐怕山翁嗔。”描绘了诗人与家童之间的互动。家童因为担心打扰到老人,所以小心翼翼地寻找出山的入口,不敢惊扰他。这一句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尊重。 第四句“梦回抖搂下山去,一径萝月松风清。”描绘了诗人在山间游荡,直到夜幕降临,月亮升起,松风吹过,萝蔓挂枝的景象。这里的“梦回”暗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向往和留恋,而“一径萝月松风清”则描绘了一个宁静、清新的夜晚景象,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神秘。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自然的美妙和人的情感的交融。诗人通过对祝融山的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尊重,同时也通过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这首诗不仅具有艺术上的美感,也具有深刻的哲学思考。
创作背景
赵葵的《祝融峰》诗,是他在游览南岳衡山,登上祝融峰后所作。祝融峰是衡山的最高峰,海拔1300多米,由于地势高峻,风景秀丽,一直是文人墨客喜欢描绘的对象。赵葵在登上祝融峰后,被眼前的美景所震撼,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赵葵是宋朝的官员和学者,他的诗歌多反映社会生活和个人情感。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语言流畅生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祝融峰》一诗,通过对祝融峰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些对人生和社会的感慨。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查阅相关文献。
相关诗词
  • 1
    [宋]
    祝融峰,万年松。
    翠阴笼鹤,瑞所蟠龙。
    用献圣明天子寿,枝枝叶叶自春风。
  • 2
    [清]
    身高殊不绝,四顾乃无峰。
    但有浮云度,时时一荡胸。
    地沉星尽没,天跃日初熔。
    半勺洞庭水,秋寒欲起龙。
  • 3
    [宋]
    衡山七十二,高是祝融峰。
    下界蛮方近,中天岳势崇。
    四维皆佛占,绝顶正秋浓。
    翼宿平垂地,雷池暗起龙。
    简书曾禹授,燔祭自周封。
    拜庙巡阴石,看桥入古松。
    雪深居板屋,日转动厨钟。
    片水清如镜,洞庭微见踪。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