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州贫须惜尊罍费,俗陋兼无妓乐名。 幸有蒲团供燕坐,不妨藜杖助闲行。 看炊香稻供斋饭,自采寒蔬试野羹。 身外无营内无事,近来心气尽和平。 |
| 这首诗的主题是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自在,同时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欣赏。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句“州贫须惜尊罍费”,诗人以一个贫穷的州郡为切入点,描述了这里的人们珍视酒杯,纵情欢乐,不惜花费大量的钱财。这里,“尊”是酒器的意思,“罍”是古代一种小型盛酒器,二者连用,形象地描绘了酒在贫穷的州郡中的重要地位。这句诗揭示了人们对于物质享受的追求,同时也暗示了社会的贫富差距。 “俗陋兼无妓乐名”则进一步描述了这种社会风气的不佳。妓乐,即歌舞音乐,是古代上层社会娱乐的主要形式,也是人们交际的重要手段。然而,在诗人所描绘的贫穷州郡中,这种风气却无从谈起,人们的生活方式显得单调乏味。 接下来的几句诗,如“幸有蒲团供燕坐,不妨藜杖助闲行”、“看炊香稻供斋饭,自采寒蔬试野羹”,描绘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欣赏。他以蒲团为坐垫,藜杖为拐杖,过着简单而自在的生活。他看着自己烹饪的香稻、自采的蔬菜尝试制作斋饭和野菜汤,享受着这种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 “身外无营内无事,近来心气尽和平”,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心境。他不再追求身外的物质享受,也不再为世俗的事务所困扰,因此他的心境变得平和宁静。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简单、自给自足生活的欣赏,以及对内心平静的追求。这种生活虽然贫穷,但却充满了生活的乐趣和内心的平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