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菩提古精舍,兵余但茅茨。 我行倦午暑,少憩容奴炊。 山僧老夫子,养蚕如养儿。 奈何煮白茧,乃欲缫青丝。 燕泥固可恶,覆巢似非宜。 不闻两足尊,顶鹊安无隳。 我亦学佛者,言之为兴悲。 作诗书壁间,以为浮屠规。 |
|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作者在菩提古精舍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僧人生活和自然环境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佛教的信仰和对生活的思考。 首段描述作者在午后暑热的疲倦中,在菩提古精舍稍作休息,并让仆人做饭。接着描绘了山僧老夫子养蚕的情景,但他的目的并非为了制作丝绸,而是为了养蚕本身,这表现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和专注。 然后,作者对燕子毁坏蚕茧和鸟巢的行为表示了不满,并反思人类的行为是否合适。他以佛家的观念来思考这些问题,认为人类应该尊重生命和自然,不应该破坏它们。 最后,作者表达了自己对这首诗的看法,认为它能够作为佛教的规范,提醒人们应该如何对待生活和自然。整首诗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佛教的信仰和对人类行为的反思。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的美文,它通过描绘自然和僧人的生活,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佛教的信仰和对人类行为的反思。 |